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合成级配不得有太多的锯齿形交错,且在()范围内不出现“驼峰”。当反复调整不能满意时,宜更换材料设计。 A.0.075mm~0.15mmB.0.075mm~0.3mmC.0.15mm~0.6mmD.0.3mm~0.6mm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合成级配不得有太多的锯齿形交错,且在()范围内不出现“驼峰”。当反复调整不能满意时,宜更换材料设计。
A.0.075mm~0.15mm
B.0.075mm~0.3mm
C.0.15mm~0.6mm
D.0.3mm~0.6mm
B.0.075mm~0.3mm
C.0.15mm~0.6mm
D.0.3mm~0.6mm
参考解析
解析:标准配合比的矿料合成级配中,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及公称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优选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中值,并避免在0.3—0.6mm处出现“驼峰”。
相关考题:
请回答下列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有关问题:(1)设计合成级配不得有太多的锯齿形交错,且在( )范围内不出现“驼峰”。A.0.075~0.15mmB.0.15~0.3mmC.0.3~0.6mmD.0.6~1.18mm
高速、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应在调查以往同类材料的配合比设计经验和使用效果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其步骤包括()。A.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B.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C.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D.确定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合成级配不得有太多的锯齿形交错,且在()范围内不出“驼峰”。当反复调整不能满意时,宜更换材料设计。A.0.075mm~0.15mmB.0.075mm~0.3mmC.0.15mm~0.6mmD.0.3mm~0.6mm
请回答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进行配合比设计的相关问题。(2)采用图解法进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矿料配合比设计,需要()内容。A.确定矿质混合料工程级配范围B.选择级配范围下限作为目标设计级配C.调整矿料配合比宜使级配曲线偏向级配范围下限D.宜适当减少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粗集料和0.6mm以下部分细粉的用量,增加中等粒径集料,形成S型级配曲线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方法,通过配合比设计决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包括配合比设计的阶段( )。A.目标配合比设计B.生产配合比设计C.生产配合比验证D.目标配合比确认E.目标配合比复核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 ①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②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③选定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类型; ④确定施工级配范围; ⑤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④②⑤C、①③②④⑤D、③①②④⑤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路面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调整宜遵循下列原则:①首先按规范规定的级配范围确定采用粗型(C型)或细型(F型)的混合料。对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多的路段,宜选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并取较低的设计空隙率。对冬季温度低、且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或者重载交通少的路段,宜选用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并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②为确保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兼顾低温抗裂性能的需要。配合比设计时,宜适当增加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粗集料用量,减少0.6mm以下部分细粉的用量,形成S型级配曲线,并取中等或偏高水平的设计空隙率。③根据公路等级和施工设备的控制水平,确定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可比规范级配范围宽一些。上述共有错误()。A、两处;B、三处;C、四处;D、五处。
多选题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组成设计的内容()。A包含沥青混合料类型的确定B包含沥青混合料最佳含水量的确定C矿料的最大粒径的确定D混合料最大干密度的计算E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的确定
单选题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 ①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②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③选定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类型; ④确定施工级配范围; ⑤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④②⑤C①③②④⑤D③①②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