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起重量为Q=100吨的钢结构焊接工形截面吊车梁且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n≥5×10^4次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  )。A、1.05B、1.2C、1.15D、1.0

设计起重量为Q=100吨的钢结构焊接工形截面吊车梁且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n≥5×10^4次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  )。

A、1.05
B、1.2
C、1.15
D、1.0

参考解析

解析: 知识点:钢结构的疲劳计算;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6.1.1条规定,直接承受动力荷载重复作用的钢结构构件及其连接,当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n等于或大于5×10^4次时,应进行疲劳计算。第5.2.1条规定,弯矩作用在主平面内的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相关考题:

钢结构梁的塑性设计情况下,截面塑性发展区高度限值为() A、整个截面形成塑性绞B、梁高的1/3C、梁高的1/4~1/8D、截面边缘处应力达到

钢结构规范对梁塑性设计时截面塑性发展区高度限制为() A、截面形成塑性铰B、梁高的1/3C、梁高的1/4~1/8截面边缘处应力达到fy

钢结构规范对梁塑性设计时截面塑性发展区高度限制为()A、截面形成塑性铰B、梁高的1/3C、梁高的1/4D、截面边缘处应力达到fy

一跨度30m的重型机械厂房,桥式吊车起重量为100t,该厂房采用适宜的吊车梁类型为( )。A.非预应力混凝土T形截面B.预应力混凝土T形截面C.预应力混凝土I字形截面D.预应力混凝土鱼腹式

某12m跨重级工作制简支焊接实腹工字形吊车梁的截面几何尺寸及截面特性如图所示。吊车梁钢材为Q345钢,焊条采用E50型。假定,吊车最大轮压标准值Pk=441kN。[2013年真题]2.假定,计算吊车梁支座处剪力时,两台吊车轮压作用位置如图3-8所示。试问,若仅考虑最大轮压设计值的作用,吊车梁截面最大剪应力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吊车梁支座为平板式支座。 A、81 B、91 C、101 D、111

某车间吊车梁端部车挡采用焊接工字形截面,钢材采用Q235B钢,车挡截面特性如下图所示。作用于车挡上的吊车水平冲击力设计值为H=201.8kN, 作用点距车挡底部的高度为1.37m。试问,对车挡进行抗剪强度计算时,车挡腹板的最大剪应力设计值(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80 B.70 C.60 D50

某单层钢结构厂房,安全等级为二级,柱距21m,设置有两台重级工作制(A6)的软钩桥式吊车,最大轮压标准值Pk1max=355KN,吊车轨道高度hR=150mm。吊车梁为焊接工字形截面,采用Q345C钢,吊车梁的截面尺寸如题27~30图所示。图中长度单位为mm。A.10B.14C.18D.22

某单层钢结构厂房,安全等级为二级,柱距21m,设置有两台重级工作制(A6)的软钩桥式吊车,最大轮压标准值Pk1max=355KN,吊车轨道高度hR=150mm。吊车梁为焊接工字形截面,采用Q345C钢,吊车梁的截面尺寸如题27~30图所示。图中长度单位为mm。在垂直平面内,吊车梁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14442.5kN·m。试问,仅考虑Mmax作用时,吊车梁下翼缘的最大拉应力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06B.235C.247D.274

某12m跨重级工作制简支焊接实腹工字形吊车梁的截面几何尺寸及截面特性如图1-11所示。吊车梁钢材为Q345钢,焊条采用E50型。假定,吊车最大轮压标准值Pk=441kN。假定,该吊车梁截面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3920kN*m。试问,该梁下翼缘在最大弯矩作用下的应力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120 (B)150 (C)200 (D)220

某车间吊车梁端部车挡采用焊接工字形截面,钢材采用Q235B钢,车挡截面特性如下图所示。作用于车挡上的吊车水平冲击力设计值为H=201.8kN, 作用点距车挡底部的高度为1.37m。已知条件同题27。试问,“2” 点处的角焊缝应力设计值(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30 B.90 C.130 D.160

某车间吊车梁端部车挡采用焊接工字形截面,钢材采用Q235B钢,车挡截面特性如下图所示。作用于车挡上的吊车水平冲击力设计值为H=201.8kN, 作用点距车挡底部的高度为1.37m。试问,对车挡进行抗弯强度计算时,截面的最大应力设计值(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计算截面无栓(钉)孔削弱。A.115 B.135 C.145 D.150

有一Γ形刚架,无侧移,尺寸、荷载、内力如题图所示。柱、梁均为焊接工字形截面、剪切边,其截面特性如下:梁的最大剪应力(  )N/mm2。A. 48.5 B. 55.1 C. 61.7 D. 64.2

某12m跨重级工作制简支焊接实腹工字形吊车梁的截面几何尺寸及截面特性如图所示。吊车梁钢材为Q345钢,焊条采用E50型。假定,吊车最大轮压标准值Pk=441kN。[2013年真题]3.假定,该吊车梁截面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3920kN·m。试问,该梁下翼缘在最大弯矩作用下的应力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20 B.150 C.200 D.220

某单层工业厂房为钢结构,厂房柱距21m,设置有两台重级工作制的软钩桥式吊车,吊车每侧有四个车轮,最大轮压标准值P kmax=355kN,吊车轨道高度150mm。每台吊车的轮压分布如图a所示。吊车梁为焊接工字形截面,如图b所示,采用Q345-C钢制作,焊条采用E50型。图中长度单位为mm。在竖向平面内,吊车梁的最大弯矩设计值=14442.5kN*m。试问,强度计算中,仅考虑作用时吊车梁下翼缘的最大拉应力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206(B)235(C)247(D)274

某冷轧车间单层钢结构主厂房,设有两台起重量为25t的重级工作制(A6)软钩吊车。吊车梁系统布置见题17-23图,吊车梁钢材为Q345。吊车梁截面见题19图,截面几何特性见题19表。假定,吊车梁最大竖向弯矩设计值为1200kN·m,相应水平向弯矩设计值为100kN·m。试问,在计算吊车梁抗弯强度时,其计算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150B.165C.230D.240

某单层工业厂房为钢结构,厂房柱距21m,设置有两台重级工作制的软钩桥式吊车,吊车每侧有四个车轮,最大轮压标准值P kmax=355kN,吊车轨道高度150mm。每台吊车的轮压分布如图a所示。吊车梁为焊接工字形截面,如图b所示,采用Q345-C钢制作,焊条采用E50型。图中长度单位为mm。假定吊车梁采用突缘支座,支座端板与吊车梁腹板采用双面角焊缝连接,焊缝高度hf=10mm。支座剪力设计值V=3041.7kN。试问,该角焊缝的剪应力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70(B)90(C)110(D)180

在吊车梁的设计中,当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n等于或大于(  )次时,应进行疲劳计算。

某冷轧车间单层钢结构主厂房,设有两台起重量为25t的重级工作制(A6)软钩吊车。吊车梁系统布置见题17-23图,吊车梁钢材为Q345。假定,厂房位于8度区,采用轻屋面,屋面支撑布置见题21图,支撑采用Q235。试问,屋面支撑采用下列何种截面最为合理(满足规范要求且用钢量最低)?A.L70×5B.L110×7C.2L63×5D.2L90×6

某单层钢结构厂房,钢材均为Q2358。边列单阶柱截面及内力见图3-1,上段柱为焊接工字形截面实腹柱,下段柱为不对称组合截面格构柱,所有板件均为火焰切割。柱上端与钢屋架形成刚接。无截面削弱。假定,吊车梁需进行疲劳计算,试问,吊车梁设计时下列说法何项正确?(  )

某单层钢结构厂房,钢材均为Q2358。边列单阶柱截面及内力见下图,上段柱为焊接工字形截面实腹柱,下段柱为不对称组合截面格构柱,所有板件均为火焰切割。柱上端与钢屋架形成刚接。无截面削弱。假定,吊车梁需进行疲劳计算,试问,吊车梁设计时下列说法何项正确?(  )

两吊车梁跨间的同一截面内,吊车梁顶面高差Δ为()。A、≥10㎜B、≤5㎜C、≤10㎜D、≤15㎜

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是沿着截面高度按()规律变化的,在中性轴上切应力为最大,且最大值为该截面上平均切应力的()倍。

吊车梁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粱,其截面形式有()等。A、等截面的T形B、工字形吊车梁C、变截面的折线形D、鱼腹式吊车梁E、正方形

单选题钢结构规范对梁塑性设计时的截面塑性发展区高度限制为()。A截面形成塑性铰B梁高的1/3C梁高的1/4D截面边缘处应力达到fy

单选题在吊车梁的设计中,当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n等于或大于(  )次时,应进行疲劳计算。A104B5×104C105D106

单选题某厂房钢屋架下弦节点悬挂单轨吊车梁,按单跨简支构造,直线布置,计算跨度取L=6600mm,如下图所示。吊车梁上运行一台额定起重量为3t的CD1型电动葫芦,设备自重标准值为360kg。吊车梁选用Q235-B热轧普通工字钢I32a,其截面特性W x=692×103mm 3,I x=11100×104mm 4,自重g=52.72kg/m。对吊车梁作强度、稳定及变形验算时,考虑磨损影响,截面模量及惯性矩应乘以折减系数0.9,截面的塑性发展系数取γ x=1.0。 要求对所选吊车梁作挠度验算。试问,其最大挠度与跨度的比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1/400B 1/441C 1/646D 1/678

单选题设计起重量为Q=100t的钢结构焊接工字形截面吊车梁且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n≥5×104次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  )。[2017年真题]A1.05B1.2C1.15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