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力学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引下线截面( )应予以更换。A.出现锈蚀B.锈蚀10%以上者C.锈蚀20%以上者D.锈蚀30%以上者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力学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引下线截面( )应予以更换。

A.出现锈蚀
B.锈蚀10%以上者
C.锈蚀20%以上者
D.锈蚀30%以上者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雷击和静电防护技术。引下线截面锈蚀30%以上者应予以更换。

相关考题:

应定期检查防雷装置的受雷导体及其构架有无锈蚀或机械损伤而发生断裂等情况。如发现锈蚀在()以上时,则必须及时更换。 A、10%B、20%C、30%D、40%

防雷引下线截面锈蚀()以上时应予以更换。A20%B30%C40%D50%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性的要求。A对B错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截面锈蚀()以上应更换。A20%B30%C40%D50%

防雷装置中的接闪器截面锈蚀80%以上时才予以更换。A对B错

每半年检查防雷系统,如有锈蚀应除锈刷银粉漆,对于锈蚀严重,截面锈蚀达20%以上应更换。

引下线截面锈蚀()以上应更换。A、5%B、10%C、20%D、30%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的要求。A、机械强度B、耐腐蚀C、热稳定性D、通流能力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足够的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

引下线应进行防腐处理,应使用铝导线或铜线作引下线。引下线截面锈蚀30%以上应更换。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足够的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如用钢绞线,其截面不利小于35mm2。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性的要求。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截面锈蚀()以上应更换。A、20%B、30%C、40%D、50%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满足()要求 。A、机械强度B、耐腐蚀C、热稳定性D、尺寸要求

根据锈蚀作用机理,钢材的锈蚀可分为()A、物理锈蚀和化学锈蚀B、化学锈蚀和电化学锈蚀C、物理锈蚀和力学锈蚀D、物理锈蚀和电化学锈蚀

根据耦合电容器检修策略,耦合电容器接地引下线锈蚀严重,开展D类检修或B类检修,()。A、更换接地引下线B、进行补漆C、更换锈蚀螺栓D、进行防腐处理

防雷装置中的接闪器截面锈蚀80%以上时才予以更换。

断路器接地引下线无锈蚀、无松动、无脱落,锈蚀面积不应大于400mm2。

并联电容器组电容器接地引下线严重锈蚀、双根截面不满足通流要求,导通试验数据异常偏大,开展C类检修,更换为合格接地引下线。

并联电容器组电容器严重锈蚀、双根截面不满足通流要求,导通试验数据异常偏大,开展()类检修,更换为合格接地引下线。A、AB、BC、CD、D

接地引下线维护要求,接地引下线锈蚀,色标脱落、变色,应()进行处理。A、上报B、及时C、通知检修D、试验后

接地装置定期巡视检查项目与标准都有哪些()。A、避雷线、接地引下线,接地装置间的连接良好;B、接地引下线无断股、断线、严重锈蚀;C、接地装置无严重锈蚀,埋入地下部分无外露、丢失。

避雷器等防雷设备的接地引下线要用圆钢或扁钢,应防止连接处锈蚀和地下部分锈蚀()。A、短路B、开路C、腐蚀D、腐烂

单选题防雷引下线截面锈蚀()以上时应予以更换。A20%B30%C40%D50%

单选题根据锈蚀作用机理,钢材的锈蚀可分为()A物理锈蚀和化学锈蚀B化学锈蚀和电化学锈蚀C物理锈蚀和力学锈蚀D物理锈蚀和电化学锈蚀

判断题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性的要求。A对B错

单选题防雷装置的引下线截面锈蚀()以上应更换。A20%B30%C40%D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