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结束时为中和肝素应选择的药物是( )A.维生素KB.鱼精蛋白C.止血芳酸D.酚磺乙胺E.白蛋白

体外循环结束时为中和肝素应选择的药物是( )

A.维生素K
B.鱼精蛋白
C.止血芳酸
D.酚磺乙胺
E.白蛋白

参考解析

解析:体外循环结束时为中和肝素应选择的药物是鱼精蛋白。

相关考题:

体外循环结束时为中和肝素应选择的药物是A.维生素K1B.鱼精蛋白C.止血芳酸D.酚磺乙胺E.白蛋白

关于体外循环的基本操作,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静推肝素3mg/kg,进行肝素化B、采用HCT为20%~25%的中度血液稀释转流C、体外循环期间,通过变温器改变血液温度,降低或升高机体温度D、转流结束后用血精蛋白终止肝素抗凝作用E、以上都是

下列选项不符合体外循环基本操作的是A.静推肝素3mg/kg,进行肝素化B.采用HCT为20%~25%的中度血液稀释转流C.体外循环期间,通过变温器改变血液温度,降低或升高机体温度D.转流结束后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抗凝作用E.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尽早拔管

ACT常用于体外循环时对肝素用量的监测,用鱼精蛋白中和反应后应小于A、130sB、20sC、50sD、400sE、150s

一患者体外循环术后异常出血,排除术中止血不彻底及肝素中和不全因素后,应首先考虑A、血小板因素B、血管脆性增加C、发生DICD、凝血因子缺乏E、酸碱平衡失常

在体外循环下对心脏病人进行心脏手术,建立体外循环前需对病人进行全身肝素化治疗,体外循环后根据病人体内的肝素量,鱼精蛋白与肝素的比例是A、1∶5~10B、5~3C、1∶4D、5∶1E、5∶1

体外循环或Off pump CABG术中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时,鱼精蛋白和肝素的比例为 A、1∶(0.7~0.8)B、1∶(1.5~2.0)C、1∶(1.0~1.5)D、1∶(2.0~2.5)E、1∶(2.5~3.0)

体外循环术后出血多的常见原因包括A.肝素中和不完全B.纤溶亢进C.凝血因子不足D.伤口大E.血小板减少

体外循环后凝血功能障碍可能有以下哪些因素( )A.纤溶亢进B.血小板减少C.鱼精蛋白过量D.低温E.肝素中和不全

体外循环或OffpumpCABG术中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时,鱼精蛋白和肝素的比例为()A1∶(0.7~0.8)B1∶(1.5~2.0)C1∶(1.0~1.5)D1∶(2.0~2.5)E1∶(2.5~3.0)

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束时应采用肝素盐水封管,肝素盐水的用量为()A、3~5毫升B、5~10毫升C、10~15毫升D、15~18毫升

体外循环或OffpumpCABG术中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时,鱼精蛋白和肝素的比例为()A、1∶(0.7~0.8)B、1∶(1.5~2.0)C、1∶(1.0~1.5)D、1∶(2.0~2.5)E、1∶(2.5~3.0)

体外循环手术的肝素化应如何计算肝素量,如何配制?应用鱼精蛋白应如何计算?

关于体外循环的基本操作,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采用HCT为20%~25%的中度稀释引流B、静推肝素3mg/kg,进行肝素化C、体外循环期间,通过变温器改变血液温度,降低或升高机体温度D、轮流结束后用血清蛋白终止肝素的抗凝作用E、以上都是

体外循环后凝血功能障碍可能有以下哪些因素()A、纤溶亢进B、血小板减少C、鱼精蛋白过量D、低温E、肝素中和不全

体外循环前,患者需注入肝素()mg/kg体重,ACT()后,方可开始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前,患者需注入肝素__________mg/kg体重,ACT__________后,方可开始体外循环。

某患者体外循环手术后发生异常出血,可排除术中止血不全及肝素中和不全等因素,则应考虑()。A、血小板因素B、血管因素C、发生DICD、手术因素E、麻醉因素

多选题体外循环后凝血功能障碍可能有以下哪些因素()A纤溶亢进B血小板减少C鱼精蛋白过量D低温E肝素中和不全

单选题在体外循环下对心脏病人进行心脏手术,建立体外循环前需对病人进行全身肝素化治疗,体外循环后根据病人体内的肝素量,鱼精蛋白与肝素的比例是()A1∶5~10B5~3C1∶4D5∶1E5∶1

单选题关于体外循环的基本操作,下列正确的是()。A静推肝素2~3mg/kg,进行肝素化B采用HCT为20%~25%的中度血液稀释转流C体外循环期间,通过变温器改变血液温度,降低或升高机体温度D转流结束后用鱼精蛋白终止肝素抗凝作用E以上都是

单选题监测临床体外循环肝素的应用(  )。ABCDE

单选题ACT常用于体外循环时对肝素用量的监测,用鱼精蛋白中和反应后应小于()A130sB20sC50sD400sE150s

单选题某患者体外循环手术后发生异常出血,可排除术中止血不全及肝素中和不全等因素,则应考虑()。A血小板因素B血管因素C发生DICD手术因素E麻醉因素

单选题体外循环或OffpumpCABG术中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时,鱼精蛋白和肝素的比例为()A1∶(0.7~0.8)B1∶(1.5~2.0)C1∶(1.0~1.5)D1∶(2.0~2.5)E1∶(2.5~3.0)

填空题体外循环前,患者需注入肝素__________mg/kg体重,ACT__________后,方可开始体外循环。

填空题体外循环前,患者需注入肝素()mg/kg体重,ACT()后,方可开始体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