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中华民国第一次教育会议上,以1922年新学制为基础略加修改,提出《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关于这个学制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本国实情适应B.适应民生需要C.增高教育效率D.谋个人之社会性之发展

1928年,中华民国第一次教育会议上,以1922年新学制为基础略加修改,提出《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关于这个学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本国实情适应
B.适应民生需要
C.增高教育效率
D.谋个人之社会性之发展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清政府被彻底颠覆以后,1922年新的政府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又被称为()A、《壬戌学制》B、《壬寅学制》C、《癸卯学制》D、《新学制》

1922年9月,教育部通过《学制改革系统案》,11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壬戌学制”或称“新学制”。这个学制的缺点是有盲目搬用()国经验的倾向。采用“六三三”制的框架。 A.日本B.德国C.英国D.美国

1922年,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学制,又称()或新学制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1922年11月,北洋政府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叫“新学制”,又称()。

下列属于民国时期颁布学制的是.A、《学校系统》B、《壬子癸丑学制》C、伪满“新学制”D、《壬戌学制》

1922年11月,北洋政府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叫“新学制”,又称“壬戌学制”。()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1912年10月,中华民国政府颁行了新的学制() A、《癸丑学制》B、《王戌学制》C、《戊辰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

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以1922年新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A.《教育方针及实施原则案》B.《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C.《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D.《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

根据时局需要,对1922年新学制加以局部变通而制定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一癸丑学制D.戊辰学制

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颁行“戊辰学制”。该学制颁定后经道多次局部的增改和调整,越来越重视A.乡村教育B.普通教育C.师范教育D.职业教育

以1922年“新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的是( )A.壬寅学制B.戊辰学制C.癸卯学制D.壬戌学制

在中国近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取淌大学预科始于A.壬寅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1922年新学制D.戊辰学制

( )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A.壬寅学制B.壬戌学制C.癸卯学制D.戊辰学制

1912~1913年公布的中华民国新学制用干支纪年法可称为()。其中规定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级共()年;中学校年限为()年,不分级。

1922年11月1日《学校系统改革案》以大总统令正式公布。这个学制一般称为“新学制”或“壬戌学制”或()。

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下来的是()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新学制D、壬戌学制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是( )时期的教育目的。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清朝末年新学制改革之后D、中华民国

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以1922年新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

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以1922年新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A、《教育方针及实施原则案》B、《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C、《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D、《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

()是日本教育史上第一个新学制,在确立教育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国的学校教育体制。A、《学校令》B、《学制令》C、《帝国大学令》D、《教育敕谕》

1912~1913年公布的中华民国新学制用干支纪年法可称为“()”

单选题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下来的是()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新学制D壬戌学制

填空题1912~1913年公布的中华民国新学制用干支纪年法可称为“()”

填空题1922年11月1日《学校系统改革案》以大总统令正式公布。这个学制一般称为“新学制”或“壬戌学制”或()。

填空题1912~1913年公布的中华民国新学制用干支纪年法可称为()。其中规定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级共()年;中学校年限为()年,不分级。

单选题“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是()时期的教育目的。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清朝末年新学制改革之后D中华民国

填空题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以1922年新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