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体检中,测了学生的身高水平。身高不超过160cm的有30名学生,平均身高为155cm;身高不低于180cm有45名学生,平均身高183cm;身高超过160cm的平均身高为175cm;身高低于180cm的平均身高172cm。请问此次学生的平均身高约为:A.172cmB.173cmC.174cmD.175cm

在一次体检中,测了学生的身高水平。身高不超过160cm的有30名学生,平均身高为155cm;身高不低于180cm有45名学生,平均身高183cm;身高超过160cm的平均身高为175cm;身高低于180cm的平均身高172cm。请问此次学生的平均身高约为:

A.172cm
B.173cm
C.174cm
D.175cm

参考解析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身高160cm—180cm之间的学生有x人,他们的总身高为y?cm。由题意有:y+45×183=175×(x+45)①,y+30×155=172×(x+30)②,联立解得x=290,y=50390。
第三步,此次体检学生的平均身高约为(30×155+50390+45×183)÷(30+290+45)≈173cm。
因此,选择B选项。

相关考题:

随机抽样调查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得甲地身高的均值为175cm,乙地位179cm,经t检验得P&l 随机抽样调查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得甲地身高的均值为175cm,乙地位179cm,经t检验得PA.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相差不大B.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均值相差较大C.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D.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E.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差别较大

:对2000人进行身高测量,他们的身高总和为3400米,已知男性平均身高为175cm,女性平均身高为165cm,则参加身高调查的男性女性之比是多少?( )A.2:1B.1:1C.1:4D.1:2

随机抽样调查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得甲地身高的均值为175cm,乙地位179cm,经t检验得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结论为A、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相差不大B、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均值相差较大C、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D、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E、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差别较大

青春期不同体型类型,成年后身高是A.早熟型者身高>晚熟型者身高>平均型者身高B.平均型者身高>晚熟型者身高>早熟型者身高C.早熟型者身高D.早熟型者身高E.早熟型者身高

关于小儿各期身高的指标中错误的一项是:A.出生时平均身高约为50cmB.前半年的增长量约等于后半年C.1周岁时平均身高约为75cmD.2周岁时平均身高约为85cmE.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5~7cm

随机抽样调查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得甲地身高的均值为175cm,乙地为179cm,经t检验得P A、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相差不大B、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均值相差较大C、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D、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E、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差别较大

小明所在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5米,小亮所在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5米。小丽说“小亮一定比小明矮”。你认为小丽的说法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

八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6人,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58米,小明身高为1.59米,但小明说他的身高在全班是中等偏下,班上有25个同学比他高,20个同学比他矮,这有可能吗?

甲、乙两个篮球队,各有若干名球员。有一天,甲队一名队员转去了乙队。从理论上来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A.甲队的平均身高增加,乙队的平均身高增加B.甲队的平均身高增加,乙队的平均身高下降C.甲队的平均身高下降,乙队的平均身高增加D.甲队的平均身高下降,乙队的平均身高下降

对某大学在校15000名学生的身高进行调查,从中随机抽取了100人进行抽样调查,测得的样本平均身高为l.66m,标准差为0.08m,总体平均身高未知,现以95%的置信水平对总体平均身高进行估计。

现有600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身高的次数分布的资料,学生的最低身高是139cm,最高身高是171cm,学生身高的数据被分成了11组,组间距为3cm,现知道每组学生的人数,已有所有学生身高的平均数。在上面的检验中,其中有两组被合并到其他组中,此时涉及的自由度是A.10B.9C.7D.6

现有600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身高的次数分布的资料,学生的最低身高是139cm,最高身高是171cm,学生身高的数据被分成了11组,组间距为3cm,现知道每组学生的人数,已有所有学生身高的平均数。欲考查这些学生的身高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X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

某年级甲班、乙班各有男生50人。从两个班各抽取10人测量身高,并求其平均身高。如果甲班的平均身高大于乙班,能否推论甲班所有同学的平均身高大于乙班?为什么?

设中学生的身高Y(米)和年龄X(岁)的回归方程为Y=0.5+0.06X,则初生婴儿的平均身高为0.5米。

从5000名学生中抽查200名测得平均身高为1.65m抽样平均误差为0.05m,试以95%的把握程度推算全部学生平均身高的可能范围。若200名学生中女生数为50名,试以95%的概率,抽样成数平均误差为0.03,估计全部学生数中女生的比重的区间。

青春期不同体型类型,成年后身高是()A、早熟型者身高晚熟型者身高平均型者身高B、平均型者身高晚熟型者身高早熟型者身高C、早熟型者身高平均型者身高≤晚熟型者身高D、早熟型者身高晚熟型者身高平均型者身高E、早熟型者身高平均型者身高=晚熟型者身高

小儿身材矮小的诊断标准是()A、身高低于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以下B、身高低于平均身高的3个标准差以下C、身高低于平均身高的5个标准差以下D、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正常小儿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数以下E、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正常小儿生长曲线第5百分位数以下

某小学二年级一班的平均身高是160cm,标准差是16;平均体重50Kg,标准差是10,则该班学生身高和体重比较哪个的差异大?

单选题随机抽样调查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得甲地身高的均值为175cm,乙地为179cm,经t检验得Pα,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结论为()。A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相差不大B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均值相差较大C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D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E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差别较大

单选题据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乡村学生身高增长率低于城市B乡村学生身高增长率高于城市C城市学生体重平均高于乡村D城市男生身高平均高于乡村E城市女生身高平均高于乡村

问答题某小学二年级一班的平均身高是160cm,标准差是16;平均体重50Kg,标准差是10,则该班学生身高和体重比较哪个的差异大?

单选题青春期不同体型类型,成年后身高是(  )。A早熟型者身高<平均型者身高≤晚熟型者身高B早熟型者身高<晚熟型者身高<平均型者身高C平均型者身高>晚熟型者身高>早熟型者身高D早熟型者身高>晚熟型者身高>平均型者身高E早熟型者身高<平均型者身高=晚熟型者身高

判断题设中学生的身高Y(米)和年龄X(岁)的回归方程为Y=0.5+0.06X,则初生婴儿的平均身高为0.5米。A对B错

多选题小儿身材矮小的诊断标准是()A身高低于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以下B身高低于平均身高的3个标准差以下C身高低于平均身高的5个标准差以下D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正常小儿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数以下E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正常小儿生长曲线第5百分位数以下

单选题BMI的计算方法为()A体重(Kg)/平均身高(m)B体重(Kg)/平均身高的平方(msup2/sup)C体重(Kg)/身高(m)D体重(Kg)/身高的平方(msup2/sup)

单选题男女生长曲线的两次交叉现象的特征不包括以下哪项?(  )A13~15岁阶段出现第二次交叉现象,男孩的平均身高超过女孩B在9~10岁女孩的平均身高超过男孩C在曲线图上9~10岁女孩身高超过男孩,形成第一次交叉D在13~15岁男孩平均身高超过女孩E在9~10岁前男孩平均身高超过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