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一批产品,确定的长期应收款金额为3 000万元,约定分5年分期收取。经过对应收款项的可回收金额进行测试,相应的可收回金额为2 650万元,则应考虑350万元的资产减值准备。根据上述资料,长期应收款评估值为( )万元。A. 350 B. 2 650 C. 3 000 D. 2 700

2016年初,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一批产品,确定的长期应收款金额为3 000万元,约定分5年分期收取。经过对应收款项的可回收金额进行测试,相应的可收回金额为2 650万元,则应考虑350万元的资产减值准备。根据上述资料,长期应收款评估值为( )万元。

A. 350
B. 2 650
C. 3 000
D. 2 700

参考解析

解析: 长期应收款的评估值=账面余额3 000-计提的减值准备350=2 650(万元)。

相关考题:

甲企业对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与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款项一起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再按这些应收款项组合在资产负债表日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期初坏账准备余额10万元,本期需要按照2%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为140万元,本期需要按照4%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为235万元,本期发生坏账损失3万元,则甲企业本期应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为( )万元。A.0B.5.2C.12.2D.9.4

A公司于2010年1月1日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大型设备,合同价格为1500万元,分5年于每年年末收取,增值税税率为17%。假定该大型设备不采用分期收款方式时的销售价格为1200万元,商品已发出,产品成本为900万元。假定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发生有关的增值税纳税义务。企业经过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为7.9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以下问题。2010年1月1日分期收款销售设备时,确认的未实现融资收益的金额是( )万元。A.300B.600C.345D.45

2019年1月1日,甲公司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一批,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为5000万元,于2019年开始分5期,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1000万元。在现销方式下,该批商品的销售价格为4212.4万元,折现率为6%。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项业务在201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长期应收款”项目列报的金额是( )万元。A.3465.14B.2673.05C.4000D.4465.14

2019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为5000万元,分5年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该批商品成本为38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采用现销方式,该批商品的销售价格为45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等因素,2019年1月1日,甲公司该项销售业务会计处理中,错误的是( )。A.增加“长期应收款”科目金额5000万元B.增加“主营业务成本”科目金额3800万元C.增加“主营业务收入”科目金额5000万元D.减少“库存商品”科目金额3800万元

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套大型设备,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为4000万元,分5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企业依据合同约定的收款期安排测算该长期应收款折现值约3300万元,并以3300万元确认其公允价值,计入长期应收款科目。经评估专业人员核实,该设备销售后使用正常,且乙公司经营情况较好,没有不能按期支付设备款的迹象,则该长期应收款的评估值为( )。A.3300万元B.4000万元C.700万元D.3861万元

2016年初,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一批产品,确定的长期应收款金额为3000万元,约定分5年分期收取。经过对应收款项的可回收金额进行测试,相应的可收回金额为2650万元,则应考虑350万元的资产减值准备。根据上述资料,长期应收款评估值为( )。A、350万元B、2650万元C、3000万元D、2700万元

20×9年年初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一批产品,该产品的价款为2500万元,分5期平均收取,甲公司根据合同约定的收款期安排测算该长期应收款折现值为1800万元,经过对应收款项的可回收金额进行测试,相应的可收回金额为1600万元,则长期应收账款的评估值为( )。A.1000万元B.2500万元C.1800万元D.1600万元

2016年末某公司以分期付款的方式销售出一批产品,长期应收款金额为3000万元,约定分期6年收取。经过对应收款项的可回收金额进行测试,可回收金额为2700万元,此时长期应收款评估值为()万元。A. 3 000 B. 2 700C. 300 D. 0

甲公司2017年初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了一批产品,金额为2000万元,约定10年分期收取,经过对应收款项的可回收金额进行测试,可收回金额为1800万元,则该长期应收款评估值为( )。A.2000万元B.200万元C.1800万元D.3800万元

2017年初甲公司以分期付款的方式销售给乙公司一批产品,长期应收款金额为700万元,约定分期4年收取。经过对应收款项的可回收金额减值测试,需计提100万资产减值准备,此时长期应收款评估值为()万元。A. 700 B. 600C. 500 D. 100

20×9年年初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一批产品,该产品的价款为2500万元,分5期平均收取,甲公司根据合同约定的收款期安排测算该长期应收款折现值为1800万元,经过对应收款项的可回收金额进行测试,相应的可收回金额为1600万元,则长期应收账款的评估值为( )万元。A. 1000B. 2500C. 1800D. 1600

2017年初甲公司以分期付款的方式销售给乙公司一批产品,长期应收款金额为1200万元,约定分期4年收取。经过对应收款项的可回收金额进行测试,可回收金额为1050万元,此时长期应收款评估值为()万元。A. 1 200 B. 150C. 1 050 D. 0

2017年初分期收款方式销售甲公司一批产品,长期应收款金额为800万元,约定分4年分期收取。经过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金额进行测试,应考虑80万元的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应收款评估值为( )万元。 A.500B.610C.720D.830

甲公司2017年初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了一批产品,金额为2000万元,约定10年分期收取,经过对应收款项的可回收金额进行测试,可收回金额为1800万元,则该长期应收款评估值为( )万元。A. 2000B. 200C. 1800D. 3800

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套大型设备,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为4 000万元,分5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企业依据合同约定的收款期安排测算该长期应收款折现值约3 300万元,并以3 300万元确认其公允价值,计入长期应收款科目。经评估专业人员核实,该设备销售后使用正常,且乙公司经营情况较好,没有不能按期支付设备款的迹象,则该长期应收款的评估值为( )万元。A. 3 300 B. 4 000 C. 7 00 D. 3 861

2×17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套大型设备,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为2000万元(不含增值税),分5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该大型设备成本为1200万元。假定该销售商品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同期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不考虑其他因素,(P/A,5,6%)=4.2124。下列甲公司的相关处理中,不正确的有()。A、甲公司2×17年1月1日应确认的收入金额为2000万元B、甲公司2×17年1月1日确认的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为1684.96万元C、甲公司2×17年12月3113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长期应收款的金额为1386.06万元D、甲公司因该项销售业务影响2×17年利润总额的金额为800万元

单选题A公司和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0年1月3日,A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B公司销售D产品10台,销售价格为21000万元,合同约定款项分3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第一次收款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假定税法上要求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及分期收款额,分期确认增值税。D产品的成本为12000万元。D产品已于同日发出,该产品的现销价格为18000万元。A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假定年实际利率为5%。A公司2010年末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应收款”项目金额为()。A14000万元B11900万元C6685万元D7000万元

单选题2×16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为5000万元,分5年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该批商品成本为3800万元。如果采用现销方式,该批商品的销售价格为45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等因素,2×16年1月1日,甲公司该项销售业务会计处理中,错误的是()。A增加“长期应收款”科目金额5000万元B增加“主营业务成本”科目金额3800万元C增加“主营业务收入”科目金额5000万元D减少“库存商品”科目金额3800万元

单选题2015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为5000万元,分5年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该批商品成本为3800万元。如果采用现销方式,该批商品的销售价格为45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等因素,2015年1月1日,甲公司该项销售业务会计处理中,错误的是()。A增加长期应收款科目金额5000万元B增加主营业务成本科目金额3800万元C增加主营业务收入科目金额5000万元D减少库存商品科目金额3800万元

单选题2016年1月3日,A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B公司销售D产品10台,销售价格为21000万元,合同约定款项分3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第一次收款时间为2016年12月31日。假定税法上要求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及分期收款额确认增值税。D产品的成本为12000万元。D产品已于同日发出,该产品的现销价格为18000万元。A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假定年实际利率为5%。A公司2016年末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应收款”项目金额为(  )。A14000万元B11900万元C4900万元D7000万元

单选题2010年1月3日,A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B公司销售D产品10台,销售价格为21000万元,合同约定款项分3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第一次收款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假定税法上要求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及分期收款额,分期确认增值税。D产品的成本为12000万元。D产品已于同日发出,该产品的现销价格为18000万元。A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假定年实际利率为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A公司2010年末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应收款”项目金额为( )A14000万元B11900万元C2100万元D7000万元

单选题2010年1月3日,A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B公司销售D产品10台,销售价格为21000万元,合同约定款项分3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第一次收款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假定税法上要求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及分期收款额,分期确认增值税。D产品的成本为12000万元。D产品已于同日发出,该产品的现销价格为18000万元。A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假定年实际利率为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A公司2010年应确认收入的金额为( )A18000万元B21000万元C12000万元D2100万元

单选题甲公司对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与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款项一起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再按这些应收款项组合在资产负债表日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期初坏账准备余额15万元,本期需要按照2%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为150万元,本期需要按照4%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为225万元,本期发生坏账损失3万元,则本期应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为(  )万元。A-6B0C15D12

多选题2×17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套大型设备,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为2000万元(不含增值税),分5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该大型设备成本为1200万元。假定该销售商品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同期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不考虑其他因素,(P/A,5,6%)=4.2124。下列甲公司的相关处理中,不正确的有()。A甲公司2×17年1月1日应确认的收入金额为2000万元B甲公司2×17年1月1日确认的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为1684.96万元C甲公司2×17年12月3113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长期应收款的金额为1386.06万元D甲公司因该项销售业务影响2×17年利润总额的金额为800万元

问答题甲公司2014年1月1日售出生产的大型设备一套,协议约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从销售当年年末开始分5年分期等额收款,每年收取1000万元,合计5000万元,成本为3000万元。假定销货方在销售成立日应收金额的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实际年利率为7.93%,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相关税费等因素。编制甲公司从2014年至2018年关于分期收款销售的会计分录。

多选题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台自己生产的设备,销售价格为4000万元,合同约定发出设备当日收取价款1000万元,余款分3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该产品在现销方式下的公允价值为3723.2万元,甲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实际利率为5%。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A甲公司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3723.2万元B甲公司应确认未实现融资收益276.8万元C甲公司应确认长期应收款账面价值3000万元D甲公司该业务对2017年度资产负债表“长期应收款”项目的列报金额影响额为2723.2万元E甲公司该业务对2017年度资产负债表“长期应收款”项目的列报金额影响额为1859.36万元

单选题2011年初甲公司购入乙公司30%的股权,成本为60万元,2011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为50万元,因此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0万元,2012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为70万元,则2012年末甲公司应恢复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为()万元。A10B20C30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