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清热药用法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煅石膏适量外用,研末撒敷患处B.黄芩:煎服,3~10g。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酒炙用,止血炒炭用C.决明子:煎服,10~15g。用于润肠通便,不宜久煎D.贯众:煎服,15~20g。杀虫及清热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外用适量

下列有关清热药用法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煅石膏适量外用,研末撒敷患处
B.黄芩:煎服,3~10g。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酒炙用,止血炒炭用
C.决明子:煎服,10~15g。用于润肠通便,不宜久煎
D.贯众:煎服,15~20g。杀虫及清热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外用适量

参考解析

解析:贯众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煎服,5~10g。杀虫及清热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外用适量。

相关考题:

下面关于用法用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法通常是指给药的次数、间隔时间及给药途径B、遇到老年人有特殊病生理情况时应咨询医师或药师,适当减量服用C、用量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般标用的剂量为成人的常用量D、儿童用量通常是按每斤体重计算全日总量,再标明分次服用

以下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正确的是:( )A.为药品在不正确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B.为药品在适当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有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C.为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有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关于药品不良反应定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有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B.不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C.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D.不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有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以下有关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的情况中,正确的是A、无适应证用药B、有不良相互作用C、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D、中药饮片未单独开具处方E、用法、用量项下使用遵医嘱

下列有关中药用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的性质与用量的关系是确定中药用量的依据之一B、剂型、配伍与用量的关系是确定中药用量的依据之一C、汤剂用量轻于丸、散剂D、主药的用量应重于辅药E、先煎的药物比后下的药物药量要重

下列有关妊娠禁忌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关于发药程序叙述不正确的是A、坚持三对,即核对取药凭证、患者姓名、剂数B、发药前要认真检查包装药袋有无破损C、检查附带药品是否齐全D、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煎服方法及有无禁忌E、患者提出有关用药问题时,可让其向医师咨询

下列有关中药用量的叙述错误的为A、药物的性质与用量的关系是确定中药用量的依据之一B、剂型、配伍与用量的关系是确定中药用量的依据之一C、汤剂用量轻于丸、散剂D、主药的用量应重于辅药E、先煎的药物比后下的药物药量要重

下列有关开窍药用法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麝香煎服,0.5~1gB.石菖蒲煎服,3~9gC.冰片入丸散服,每次0.5~1gD.苏合香入丸散服,每次0.3~1g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药材质优者,用量宜小B、药材质地较重者,用量宜重C、气味平淡作用缓和的药,用量宜小D、气味浓厚作用峻猛的药,用量宜小E、药物单味应用时,剂量宜大

下列关于药物用法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芫花入汤剂,3~10gB.龙胆草入汤剂,3~6gC.芒硝冲服,10~15gD.代赭石入汤剂,5~10g

下列有关中成药用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下列有关汤剂用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下列对药品说明书中用法叙述正确的是A.给药途径B.给药方式C.给药时间D.给药剂量

以下有关调配处方“四查十对”的叙述中,最正确的是A.查差错,对临床诊断B.查药品,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C.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D.查配伍禁忌,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E.查用药合理性,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

以下有关调配处方“四查十对”的叙述中,最正确的是A:查差错,对临床诊断B:查药品,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C: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D:查配伍禁忌,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E:查用药合理性,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

下列对葛根芩连丸中葛根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清热解毒,燥湿止痢B.解毒,缓急和中C.解表清热,又升发脾胃清阳之气D.清热凉血,养阴生津E.宣肺利咽,载药上行

关于发药程序叙述不正确的是A.坚持三对,即核对取药凭证、患者姓名、剂数B.发药前要认真检查包装药袋有无破损C.检查附带药品是否齐全D.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煎服方法及有无禁忌E.患者提出有关用药问题时,可让其向医师咨询

下列关于药物用法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羚羊角煎服,1~3gB.天麻煎服,3~9gC.代赭石入汤剂,5~10克

2011-146.下列有关开窍药用法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麝香煎服,0.5~1g B.石菖蒲煎服,3~9gC.冰片入丸散服,每次0.5~1g D.苏合香入丸散服,每次0.3~1g

下列有关开窍药用法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麝香煎服,0.5~1g B.石菖蒲煎服,3~9gC.冰片入丸散服,每次0.5~1g D.苏合香入丸散服,每次0.3~1g

下列有关开窍药用法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麝香煎服,0.5~1gB.石菖蒲煎服,3~10gC.冰片人丸散服,每次0. 5~1gD.苏合香入丸散服,每次0.3~1g

下列有关利水渗湿药用法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茵陈,煎服,6~15gB.车前子,煎服,9~15gC.茯苓,煎服,9~15gD.木通,煎服,9~15g

下列有关祛风湿药用法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秦艽,煎服,3~10gB.防己,煎服,5~10gC.五加皮,煎服,5~10gD.蕲蛇,煎汤3~9g

以下有关调配处方“四查十对”的叙述中,最正确的是()。A、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B、查差错,对科别、姓名、年龄C、查药品,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D、查处方,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

单选题以下有关调配处方“四查十对”的叙述中,最正确的是()。A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B查差错,对科别、姓名、年龄C查药品,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D查处方,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

单选题下列有关中药用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的性质与用量的关系是确定中药用量的依据之一B剂型、配伍与用量的关系是确定中药用量的依据之一C汤剂用量轻于丸、散剂D主药的用量应重于辅药E先煎的药物比后下的药物药量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