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9 月,董某到某银行取款时,意外发现自己的银行卡里多了 50 万元存款。经查,是银行误将一个与董某同名同姓人的存款存入董某的卡里。此种情形可构成A.意外事件B.不当得利C.赠与行为D.侵权行为

2012 年 9 月,董某到某银行取款时,意外发现自己的银行卡里多了 50 万元存款。经查,是银行误将一个与董某同名同姓人的存款存入董某的卡里。此种情形可构成

A.意外事件
B.不当得利
C.赠与行为
D.侵权行为

参考解析

解析:一、必须一方获得利益是构成不当得利的重要的必要条件。二、必须他方受到损失三、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四、受益必须没有合法依据

相关考题:

2006年9月,董某到某银行取款时,意外发现自己的银行卡里多了50万元存款。经查,是银行误将一个与董某同名同姓人的存款存入董某的卡里。此种情形可构成( )。A.意外事件B.不当得利C.赠与行为D.侵权行为

客户钱某2013年1月报案,称自己于2011年3月通过业务员董某为自己投保了重大疾病险,现自身患要求理赔。经部调查钱某2011年初即确诊患有胃癌,投保时确诊患有胃癌,投保时董某帮助客户隐瞒病情和联系方式,并在新单回访时冒充客户进行接访。董某对以上情况完全承认,公司对该保单作出拒赔决定。若认定营销员董某构成违规,该如何处理?

某市的县地税局子2005年7月9臼通知某银行冻结丁某的存款20万元,但未告知丁某。丁某在2010年4月23日到银行取款时被告其存款被冻结。丁某对冻结存款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关于本寨,下列哪些说法错误?( )A.丁某最迟可在2010年6月22日申请行政复议B.丁某只能向市地税局申请行政复议一C.丁某有权最迟在2010年7月23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D.该银行可作为行政复议第三人

董某被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后仍然经常为他人看病。王某知道董某被吊销了医师执业证书,仍对董某说:“我相信你的医术,如果出了事故与你无关”。结果董某疏忽大意、操作不当,造成王某死亡。董某的行为()。A.构成非法行医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应当按照法定刑的最高档量刑处罚D.不属于犯罪,因为有被害人的承诺

徐某因出国学习时间较长,处于安全考虑将珍藏的一批字画交朋友董某代为保管,董某将字画放于地下储藏室。一日,董某楼上一户人家浴室水管爆裂,水流至董某家,致须徐某的字画严重受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董某具有过失,应负全部赔偿B.董某具有过失,应给予适当赔偿C.此事对董某而言属于不可抗力,董某不应赔偿D董某系无偿保管且无重大过失,不应赔偿

家住甲县的张某在某大型国有银行甲县支行柜台存款50万元。某天,张某收到银行取款短信,显示其卡在千里之外的乙县被取走50余万元,张某立即前往ATM机查询情况,卡内余额确实少了50万元。张某要求银行对该笔存款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未果,欲起诉银行,但张某手中只有当时存款凭证的“复印件”,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A.张某可以将该大型国有银行总行及甲县支行列为共同被告B.关于张某是否在甲县支行存入50万元的事实,由张某承担举证责任C.张某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之前申请人民法院责令银行提交存款凭证的原件,但张某应当负担银行提交存款凭证原件所产生的费用D.存款凭证“复印件”从理论分类看,属于本证、间接证据

甲科技开发公司董某于2017年5月至6月间,从乙经贸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某手中购买600份增值税专用发票。董某利用购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丙实业公司、丁电脑公司等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500份,涉案金额共计人民币近1.1亿元,董某从中获利200多万元。当董某再次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时,被抓获。、在侦查过程中,下列选项中违反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有( )。A、侦查人员在讯问董某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董某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B、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必要时可以通知证人到检察院或公安机关提供证言C、侦查机关应当在看守所讯问董某D、对董某住处进行搜查,董某必须在场E、对董某讯问时,董某请求自行书写供述的,侦查人员可以视情况决定是否允许

共用题干 夏某与董某系邻居,一日夏某将独自在家的董某之女(4岁)拐骗到远郊游玩,并用报纸上剪下的字拼成恐吓信寄给董某,称其女被绑架,让董某将10万元钱放在某处的垃圾箱里赎人。此事被夏某的同事马某暗中看在眼里,于是马某不动声色地跟踪被害人董某,在看到董某将赎金放好后,即刻席卷而去。当夏某到放赎金的地方取钱时没有看到钱,以为董某报警,害怕事情败露,即将董某之女杀害。则对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A:夏某构成绑架罪B:夏某构成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C:马某构成盗窃罪D:马某利用夏某的行为实施犯罪,属间接正犯

(2009年真题)2006年9月,董某到某银行取款时,意外发现自己的银行卡里多了50万元存款。经查,是银行误将一个与董某同名同姓人的存款存人董某的卡里。此种情形可构成(  )。A.意外事件B.不当得利C.赠与行为D.侵权行为

董某向某省司法厅申请律师执照注册,某省司法厅一直未给与任何答复,董某向某区人民法院起诉,下列关于举证责任的说法中哪些是错误的?()A:董某须证明自己提出过申请B:董某须证明司法厅的行为违法C:某省司法厅承担全部举证责任D:董某须证明自己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

姜某等妨害司法案吴某,男,17岁,整日游手好闲,与一群“好哥们”喝酒打架。董某,女,16岁,曾与吴某谈恋爱,因为看不惯吴某的所作所为,遂与吴某分手,吴某一直纠缠不放。201 1年7月1 3日,吴某找到董某,将其带到一偏僻处,之后强行与董某发生了性关系。董某父母知道后报了案,吴某被依法批准逮捕。吴某的父母聘请律师姜某为吴某担任辩护人,告诉姜某一定帮他们儿子脱罪,不管用什么方法,姜某说他一定能办到。201 1年8月27日,姜某与吴母一起找到董某,两人告诉董某不要指控吴某,就说两人是男女朋友,是自愿发生关系的。吴母许诺董某只要不指控,可以答应她的任何要求。董某没有同意。之后姜某还伪造了一系列证据,证明案发当时吴某并不在现场。案件的目击证人章某,是吴父以前的同学,吴父找到章某请求帮忙,让章某撒谎说因为离的太远没有看清,而且只看到了背影,不确定是不是吴某强奸了董某。吴父还承诺如果章某答应自己的请求,就给章某4万元作为答谢。章某答应了吴父的请求,在出庭作证时没有如实作证。【问题】1.律师姜某的行为构成一罪还是数罪?应当如何定性?2.如果姜某曾在代理的一起民事案件中帮助当事人毁灭证据,是否与上述行为构成相同罪名?为什么?3.吴母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4.如果董某同意他们的要求,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5.吴父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6.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董某赌博、招摇撞骗案董某(49岁),系无业人员,整日游手好闲,四处滋事。【问题】、1.董某在方某的地下赌场帮忙,两人多次合谋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获取钱财。某日,参赌者赵某识破了骗局要求退还所输钱财,董某和方某百般抵赖,不肯退还,并将赵某打成重伤。董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应如何处罚?2.董某在“好哥们”郑某的怂恿下身穿警服,冒充民警去发廊“扫黄”,让发廊老板给自己2万元好处费,否则就把小姐抓去警局,老板诚惶诚恐,立即照办。其间董某发现一小姐脖子上带着金项链,伸手要拿,小姐不肯,董某便拿出玩具手枪相威胁,小姐只好将金项链奉上。董某的行为构成何罪?该如何处罚?3.董某经常与妻子吵架,某次争吵时居然用菜刀将妻子砍倒在地,鲜血横流,董某见状心生悔意,连忙叫车将妻子送往医院,此时恰逢下班高峰期,车在路上堵了一个小时,送到医院后,其妻经抢救无效死亡,医生说,若早送来半小时,其妻就无性命危险。董某的行为是否成立犯罪中止?董某的行为与妻子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因堵车的介入而中断?4.董某经人介绍认识刘某,并了解其在北京组织妇女卖淫,刘某让董某给自己帮忙,董某表示同意,先后帮刘某运送20多个小姐上京卖淫,董某的行为如何定性?5.某日,董某在运送小姐的途中,与一司机发生摩擦,该司机对董某言语挑衅,董某气愤不过,两人便在限速70公里的道路上加速至100多公里飙车,最后两车同时撞上停在路边的一辆奔驰车,董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构成何罪?6.杨某被骗至北京卖淫,不肯就范,董某便对其动手动脚,意图强奸,杨某奋力挣扎,抄起身旁的花瓶将董某砸死,杨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董某在2018年6月1日向曹某借款20万元,约定3个月后偿还。同日董某又找来关某提供汽车抵押担保,并签订抵押合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本案抵押合同包含内容的是( )。A.汽车的状况B.2018年9月1日C.汽车担保的范围D.董某的偿还能力

纺纱女工董某在某纺织公司做工期间,因偷盗公司的色纱而被开除。事后不久,公司总经理发现董某被开除后仍滞留公司并住在公司宿舍,于是训斥和驱赶董某,董某便怀恨在心,欲行报复。次日凌晨,董某拿了1盒火柴离开留宿的宿舍,走到四楼仓库的货梯边,乘四周无人点燃了堆放在仓库西南角的纱料。但董某怕被发现,点燃纱料后就跑了。由于纱料受了潮,燃烧慢,被守仓库的职工及时发现并扑灭。关于董某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有()。A、构成放火罪B、构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C、属于犯罪未遂D、属于犯罪既遂

王某把4万元现金存入国内某商业银行,存期为五年,到期时王某获得了近1万元的利息。那么王某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是()A、商业银行贷款收取的利息B、国家对储户的奖励C、银行吸收储户的存款D、银行存款准备金

陈某、董某于2012年5月登记结婚,结婚时对财产关系未作约定。2013年二人贷款50万元购买房屋一套房屋产权证登记为陈某。2014年6月离婚。对于二人贷款所购房屋,说法错误的是()。A、 房屋是共同财产,贷款是夫妻共同债务B、 房屋是陈某财产,贷款是其个人债务C、 房屋是陈某财产,但贷款是夫妻共同债务D、 房屋是陈某财产,贷款是董某债务

某小学上数学课时,教师石某因有事临时离开,学生董某(8岁)见邻桌梁某(7岁)的文具盒好看,拿来玩赏,梁某不同意,让董某还回。董某不听,拿起文具盒就跑,梁某去追,不小心在门坎处摔倒,磕破额头,致轻微脑震荡,共花去医疗费1700元。经查,董某父母均在国外,现董某在父母委托的朋友张某家居住。梁某父母要求张某赔偿1700元的医疗费,张某以不是董某的父母为由拒绝。本案1700元是否应由张某赔付?为什么?

某国家机关部门的副司长董某在一次与朋友探讨国家宏观经济趋势时,随口引用了尚未公开的国家机密级宏观经济数据,后该数据在国家公开发布前已经被国外某媒体发布,影响了我国政府的国际形象。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董某构成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B、董某构成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C、董某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D、董某构成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董某被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后仍然经常为他人看病。王某知道董某被吊销了医师执业证书,仍对董某说:“我相信你的医术,如果出了事故与你无关”。结果董某疏忽大意、操作不当,造成王某死亡。董某的行为()。A、构成非法行医罪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应当按照法定刑的最高档量刑处罚D、不属于犯罪,因为有被害人的承诺

物业公司保安董某为赶时髦进行高额消费,找到制作假证贩子,花150元钱制作了一张中国银行信用卡。董某持伪造的信用卡对经理谎称家人住院急需用钱,将信用卡质押给经理骗取了2万元后逃匿。关于董某的行为认定正确的是()。A、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B、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C、构成信用卡诈骗罪D、构成诈骗罪

董某在某农贸市场购物时,一妇女大喊"抓小偷"。董某见一个人朝拐弯处跑去,便上前追击。董某追了一阵后没追上,便不再追赶。该妇女和后面赶来的人群,围住董某。董某忙解释自己不是小偷。该妇女犹豫了半天,不敢肯定董某是不是小偷,派出所民警将董某和该妇女带到派出所。该妇女说:"董某可能是小偷,可能偷了我的钱。"民警搜查了董某的身体,搜出3张壹佰元的钞票和3张拾元的钞票。该妇女指着一张新钞票对民警说:"这一百元是我的。"民警徐某打了董某1个耳光,使董某掉了1颗牙齿,满口出血。徐某还罚了董某200元,但没给董某开收据。董某不服,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要求派出所赔偿损失。本案中,董某负有哪些举证义务?如果董某不能证明徐某收他200元罚款,该如何处理?

下列交易中,金融机构必须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的是()。A、甲某于2007年3月1日有一张200万的定期存单到期,他当天到银行直接把这笔存款的本金及利息一起存入他在该银行的活期账户。该银行未发现这笔交易有可疑之处。B、乙某2006年3月15日于某银行存入一年期定期存款19万7千,于2007年3月15日到某银行将其到期的存款本息取出,并将该存款本息拿到A银行存入其活期账户。C、丁某于2007年4月1日持长城借记卡在美国刷卡9千美元买了一辆二手汽车。D、甲公司于2007年4月10日向丁某转账200万日元。

单选题董某是儿童影星,年满9周岁,片酬颇丰。其父董某军的亲弟董某强,家居山区,生活较为困难。董某军征得董某口头同意后,将董某的片酬30万元以董某的名义赠与董某强。对董某军这一民事行为的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有效,因为董某军为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处理其财产B有效,因为董某军已征得董某的同意C无效,因为董某军未征得董某母亲的同意D无效,因为董某军处理董某的财产不是为了董某的利益

多选题董某驾驶其所有的大众轿车一辆参加朋友聚会。聚会期间大家想打牌,饮酒最少的周某自告奋勇:“我开董某的车去1公里附近的商店买。”董某将车钥匙交给周某。周某驾驶该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骑电动车的甲重伤。经查,董某打算一年后换车,未对该车投保交强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有权要求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赔付,交强险赔偿后有权向董某追偿保险费及赔偿额B甲有权要求周某与董某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承担连带责任C甲有权要求周某承担赔偿责任D对于交强险责任限额以外的部分,董某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单选题董某系甲市某国有饭店的经理,他与当地派出所民警白某关系甚好。董某向白某透露,饭店想提供色情服务,希望派出所能高抬贵手。白某暗示董某,派出所不会难为他们的。董某遂将单位的两辆崭新的桑塔纳轿车送给派出所。二单位相安无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董某的行为构成行贿罪,其单位不构成犯罪B董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其单位构成行贿罪C董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其单位构成对单位行贿罪D董某的单位构成对单位行贿罪

问答题某小学上数学课时,教师石某因有事临时离开,学生董某(8岁)见邻桌梁某(7岁)的文具盒好看,拿来玩赏,梁某不同意,让董某还回。董某不听,拿起文具盒就跑,梁某去追,不小心在门坎处摔倒,磕破额头,致轻微脑震荡,共花去医疗费1700元。经查,董某父母均在国外,现董某在父母委托的朋友张某家居住。梁某父母要求张某赔偿1700元的医疗费,张某以不是董某的父母为由拒绝。学校是否应当承担部分责任?

问答题某小学上数学课时,教师石某因有事临时离开,学生董某(8岁)见邻桌梁某(7岁)的文具盒好看,拿来玩赏,梁某不同意,让董某还回。董某不听,拿起文具盒就跑,梁某去追,不小心在门坎处摔倒,磕破额头,致轻微脑震荡,共花去医疗费1700元。经查,董某父母均在国外,现董某在父母委托的朋友张某家居住。梁某父母要求张某赔偿1700元的医疗费,张某以不是董某的父母为由拒绝。本案1700元是否应由张某赔付?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