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甲企业所属的技术人员张某利用业余时间和甲企业的物质条件,研制成功了特种保健饮料。因对该发明的专利申请权的归属没有具体约定,甲企业、张某便于2005年8月在同一日内分别向专利局就该饮料的制作方法申请发明专利。不料同年10月,法国公民凯文也通过专利代理机构就相同的制作方法,向我国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并且凯文已经于2004年6月向法国专利部门先行提出了同样的申请。我国和法国同属《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成员国。问题:假设本案所涉及的发明符合专利权授予条件,专利局依法应将专利权授予谁?为什么?

2004年,甲企业所属的技术人员张某利用业余时间和甲企业的物质条件,研制成功了特种保健饮料。因对该发明的专利申请权的归属没有具体约定,甲企业、张某便于2005年8月在同一日内分别向专利局就该饮料的制作方法申请发明专利。不料同年10月,法国公民凯文也通过专利代理机构就相同的制作方法,向我国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并且凯文已经于2004年6月向法国专利部门先行提出了同样的申请。我国和法国同属《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成员国。
问题:
假设本案所涉及的发明符合专利权授予条件,专利局依法应将专利权授予谁?为什么?


参考解析

解析:如果本案所涉及的发明符合专利权授予条件,专利局依法应将专利权授予甲企业。因为,张某是甲企业的技术人员,乙某利用本企业的物质条件研制成功了特种保健饮料,按照《专利法》的规定,属于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属没有具体约定的,属于该企业,而不属于张某。另外,法国公民凯文虽然依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规定享有优先权,但是,凯文向我国提出发明专利申请的时间是2005年10月,而凯文向法国专利部门先行提出同样申请的时间是2004年6月,已经超过了12个月,其优先权不再受法律保护。因此,专利局依法应当将专利权授予甲企业。

相关考题:

王某与李某分别从事同样的发明创造,李某于2001年7月1日完成该发明,王某于同年11月1日完成该发明,李某于2002年3月5日9时向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王某于同年3月5日9点30分向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专利申请人应该是谁()A.王某B.李某C.王某和李某共有D.王某和李某双方自行协商,确定申请人

下列行为构成冲突申请的情况是()。A.在先专利申请在被公布以前撤回B.在先专利申请被专利局驳回C.在先专利申请被公布以后放弃其专利申请权D.甲、乙同时将相同主题的发明专利分别向我国和日本专利局提出申请

下列属于冲突申请的情况是()。A.某外国人将其主题相同的发明专利同时向其本国和我国专利局提出申请B.王某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在审查时发现其提出申请前,已有同样的技术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C.王某的在先申请被专利局驳回D.王某将其专利申请在被公布以前撤回

甲、乙两人分别发明了同样的旋转玻璃门防撞装置,甲于2005年12月10日上午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乙于同日下午也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此项发明的专利权应( )。 A.授予甲 B.授予乙 C.授予甲乙两人共有 D.由甲乙两人协商归属

中国学者王某在法国完成一项产品发明。2008年12月3日,王某在我国某学术研讨会上介绍了他的这项发明成果。2009年5月5日,王某以这项成果在法国提出专利申请。2009年6月16日,出席过研讨会的某研究所工程师张某,将这项成果作为他自己的非职务发明,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2010年4月28日,王某又以同一成果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同时提出要求优先权的书面声明,并提交了有关文件。下列说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A.张某申请在先,按照先申请原则,享有专利申请权B.王某享有外国优先权,故专利申请应属王某C.王某是中国人,不应享有外国优先权,但张某不是真正的发明人,故专利申请权应属王某D.王某的发明已丧失新颖性,应驳回双方的申请

甲公司2015年8月26日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提出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和一项发明专利申请,申请人也已在申请时分别做出说明,以下哪些说法正确?A.作为同样发明创造的发明专利申请可以直接被授权B.作为同样发明创造的发明专利申请进行修改权利要求后,可能会被授权C.如果在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前,甲公司因不缴纳年费导致实用新型专利权已终止,作为同样发明创造的发明专利申请可以被授权D.如果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授权前,甲公司提交了撤回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声明并且该撤回声明已经生效,该发明申请符合授予专利权的其他条件,则该发明专利申请可以被授权

2002年6月8日,甲公司就A技术方案在美国提出发明专利申请,2003年2月6日,甲公司又就8技术方案在法国提出发明专利申请。甲公司最晚应当于( )向我国专利行政部门提出“A+B”技术方案的发明专利申请,才可以申请同时享有A方案和B方案的优先权。A.2002年12月8日B.2003年6月8日C.2003年8月6日D.2004年2月6日

中国人张某在法国完成一项产品发明。2009年12月3日,张某在一次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介绍了他的这项发明成果。2010年6月16日,出席过这次研讨会的某研究所工程师王某,将这项成果作为他自己的非职务发明,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2010年5月5日,张某以这项成果在法国提出专利申请。2011年4月28日,张某又以同一成果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同时提出要求优先权的书面声明,并提交了有关文件。依据《专利权法》有关规定,关于本案的以下意见中,正确的是:A.王某申请在先,按照先申请原则,享有专利申请权B.张某是中国人,不应享有国际优先权,但王某不是真正的发明人,故专利申请权应属张某,其申请日应为2010年5月5日C.张某享有国际优先权,故专利申请权应属张某,其申请日为2010年5月5日D.张某的发明已丧失新颖性,专利局应驳回双方的申请

甲于2005年2月10就A发明创造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了发明专利申请,2005年12月10日又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而此前乙已就A技术于2005年11月10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了专利申请,根据先申请原则,乙的申请在前,所以甲的申请丧失新颖性。( )

2005年5月4日,张某向中国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其后,张某对该发明作了改进,于2006年5月4日又就其改进发明自中国专利局提出申请时,可享有()A、两项专利权B、优先使用权C、国际优先权D、国内优先权

1990年10月18日,法国“奥尼尔”公司完成了一种新型的汽车发动机发明。1990年10月30日,该公司向法国专利局提出了发明专利申请,1991年8月1日,该公司又向中国专利局递交了专利申请,并提出优先权声明。中国广东“深宝”公司于1990年8月30日也完成了相同的汽车发动机发明,并于1991年3月6日向中国专利局递交了专利申请。则专利权应授予()。A、法国“奥尼尔”公司B、中国广东“深宝”公司C、以上两公司共有

下列行为构成冲突申请的情况是()。A、在先专利申请在被公布以前撤回B、在先专利申请被专利局驳回C、在先专利申请被公布以后放弃其专利申请权D、甲、乙同时将相同主题的发明专利分别向我国和日本专利局提出申请

王工程师于2005年7月10日向中国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就相同技术主题的下列申请中,构成王工程师申请的冲突申请是()。A、甲于2005年3月5日向日本专利行政部门提出的发明专利申请B、乙于2006年1月15日向中国专利行政部门提出的发明专利申请C、丙于2005年2月3日向中国专利行政部门提出的发明专利申请D、王先生的共同发明人丁于2005年5月8日向中国专利行政部门提出的发明专利申请

甲于2008年10月10日参展我国政府承认的国际展览会,并公开了某项技术,之后于2009年2月l5日向专利局提出了专利申请,而乙则于2009年1月20日做出了同样的发明创造,并于2009年2月1日也向专利局提出了专利申请。本案可以预知的结果是()。A、甲可以获得专利B、乙可以获得专利C、甲和乙共同获得专利D、甲和乙都不能获得专利

陈某在法国留学期间发明了一项专利。于2003年5月6日在法国提出专利申请,并与2004年2月1日就相同主题在我国提出专利申请,同时提交了要求优先权的书面声明及相关文件,经主管部门审查后获得批准,最终,陈某被授予该项发明专利权。陈某关于该项发明的申请日应为哪天?为什么?

2004年,甲企业所属的技术人员张某利用业余时间和甲企业的物质条件,研制成功了特种保健饮料。因对该发明的专利申请权的归属没有具体约定,甲企业、张某便于2005年8月在同一日内分别向专利局就该饮料的制作方法申请发明专利。不料同年10月,法国公民凯文也通过专利代理机构就相同的制作方法,向我国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并且凯文已经于2004年6月向法国专利部门先行提出了同样的申请。我国和法国同属《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成员国。假设本案所涉及的发明符合专利权授予条件,专利局依法应将专利权授予谁?为什么?

甲、乙两人分别发明了同样的旋转玻璃门防撞装置,甲于2005年12月10日上午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乙于同日下午也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此项发明的专利权应()。A、授予甲B、授予乙C、授予甲乙两人共有D、由甲乙两人协商归属

2008年5月,甲机电科技公司(简称“甲公司”)的张工程师在执行公司任务过程中,完成了A产品的研究开发。2009年2月,张工程师在办理退休手续后接受乙科技开发公司(简称“乙公司”)的委托单独研制B产品,双方没有约定B产品专利申请权归属。2009年8月,B产品研制成功。2009年ll月,甲、乙两公司分别就A产品、B产品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甲公司在申请时发现,丙公司于2009年10月提出专利申请的C产品和A产品属于同样的发明,因此向专利局主张,自己对A产品专利申请享有优先权。 问题: 1.张工程师对A产品是否拥有专利申请权?说明理由。 2.张工程师对B产品是否拥有专利申请权?说明理由。 3.甲公司在什么情况下对A产品的专利申请享有优先权?甲公司向专利局要求优先权时,应当提供哪些文件资料? 4.甲公司如果认为B产品属于甲公司的职务发明创造,需要提供什么证明材料?

问答题2012年5月,甲机电科技公司(简称“甲公司”)的张工程师在执行公司任务过程中,完成了A产品的研究开发。2013年2月,张工程师在办理退休手续后接受乙科技开发公司(简称“乙公司”)的委托单独研制B产品,双方没有约定B产品的专利申请权归属。2013年8月,B产品研制成功。2013年11月,甲、乙两公司分别就A产品、B产品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甲公司在申请时发现,丙公司于2013年10月提出专利申请的C产品和A产品属于同样的发明,因此向专利局主张,自己对A产品专利申请享有优先权。  问题:  (1)张工程师对A产品是否拥有专利申请权?说明理由。  (2)张工程师对B产品是否拥有专利申请权?说明理由。  (3)甲公司如果认为B产品属于甲公司的职务发明创造,需要提供什么证明材料?

单选题某施工企业的甲某在担任某工程项目经理期间,利用业余时间经过多次试验完成了对施工机械的改造,并准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关于该项专利申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职务发明创造,甲某有专利申请权B属于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只能属于施工企业C甲某的专利成果不是执行单位任务,不属于职务发明D甲某利用了单位的物质条件,并与单位就专利权归属作出了约定

问答题法国某公司于2008年12月1日在法国就桌新型节能产品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并被受理,2009年5月9日就同一产品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要求享有优先权并及时提交了相关证明文件。  问:该申请能否获得审批?为什么?

单选题中国学者王某在法国完成一项产品发明。2016年5月5日,王某以这项成果在法国提出专利申请。2016年6月16日,出席过研讨会的某研究所工程师张某,就该发明在中国提出专利申请。2017年4月28日,王某又以该发明在中国提出专利申请,同时提出要求优先权的书面声明,并按时提交了有关文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张某申请在先,按照先申请原则,享有专利申请权B王某享有外国优先权,故专利申请权应属王某C王某是中国人,不应享有外国优先权D张某不是真正的发明人,所以专利申请权应属王某

问答题1995年8月15日,法国厂家公司完成了一种新式的外观设计。同年9月20日,该公司向法国专利局提交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1996年4月3日,该法国公司又向我国专利局递交了同样的申请。而我国一家公司于1995年11月4日完成了相同的空调外观设计,并且于1996年1月5日向我国专利局递交了专利申请。如果该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法国不能被核准,我国是否也应予以驳回?

问答题2008年5月,甲机电科技公司(简称"甲公司")的张工程师在执行公司任务过程中,完成了A产品的研究开发。2009年2月,张工程师在办理退休手续后接受乙科技开发公司(简称"乙公司")的委托单独研制B产品,双方没有约定B产品的专利申请权归属。2009年8月,B产品研制成功。2009年11月,甲、乙两公司分别就A产品、B产品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甲公司在申请时发现,丙公司于2009年10月提出专利申请的C产品和A产品属于同样的发明,因此向专利局主张,自己对A产品专利申请享有优先权。 (1)张工程师对A产品是否拥有专利申请权?说明理由。 (2)张工程师对B产品是否拥有专利申请权?说明理由。 (3)甲公司在什么情况下对A产品的专利申请享有优先权?甲公司向专利局要求优先权时,应当提供哪些文件资料? (4)甲公司如果认为B产品属于甲公司的职务发明创造,需要提供什么证明材料?

单选题(10年真题)甲研究所于2007年3月1日完成了一种海水淡化的方法发明,于同年5月1日开始与乙企业进行合作试验,甲、乙之间没有签订任何协议,试验成功后乙于5月30日单独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甲于6月1日也向专利局单独提出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权应归 ( )A甲B乙C甲和乙D甲和乙抽签决定

问答题甲是某研究所的研究员,其在国外完成一项发明创造,2000年4月1日,甲在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介绍了谊项技术,20D0年10月4日,参加这次展览会的乙将这项技术作为自己的发明创造.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2000年9月28日,甲以这项发明创造在国外提出发明专利申请,2001年8月12日甲又以同一成果向国家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同时提出要求优先权的书面声明,井提交了有关文件。  问:(1)该项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归谁所有?  (2)甲向国家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时,该技术是否已丧失新颖性?

问答题2011年4月6日,张某在广交会上展示了其新发明的产品,4月15日,张某在中国就其产品申请发明专利(后获得批准)。6月8日,张某在向《巴黎公约》成员国甲国申请专利时,得知甲国公民已在6月6日向甲国就同样产品申请专利。(1)如张某提出优先权申请并加以证明 其在甲国的申请日至少可以提前至哪一日期?(2)张某在中国申请专利已获得批准,甲国是否也应当批准他的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