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2 岁,因有血便一个月入院,肛门指检在距肛缘 7cm 处触及直径 4cm 的肿物,中间有溃疡,活检病理:中分化腺癌,全身检査无阳性发现,囊肿未见转移,术后化疗五个疗程,2 年后复査 CT,发现右肝 2 个直径为 2~3cm 结节,边缘清晰,强化明显,呈“牛眼征”,最可能的诊断是A.直肠癌肝转移B.原发性肝癌 C.肝多发血管瘤D.多发肝囊肿

男,62 岁,因有血便一个月入院,肛门指检在距肛缘 7cm 处触及直径 4cm 的肿物,中间有溃疡,活检病理:中分化腺癌,全身检査无阳性发现,囊肿未见转移,术后化疗五个疗程,2 年后复査 CT,发现右肝 2 个直径为 2~3cm 结节,边缘清晰,强化明显,呈“牛眼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A.直肠癌肝转移
B.原发性肝癌
C.肝多发血管瘤
D.多发肝囊肿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男,55岁,工人。便血半年。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大便带血,血为鲜红色,伴有少量黏液,近1个月发现大便变细就诊。查体:一般状况好,表浅淋巴结未及。直肠指诊:距肛缘约4cm触及全周性溃疡型肿物,质硬固定,肿物上界未触及,退指后指套染血。患者结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4~9cm处侵及直肠全周的溃疡性肿物,溃疡底深且覆以白苔,溃疡堤不规则隆起,质脆易出血。取直肠肿物活检,病理报告为腺癌。盆腔MRI显示直肠中下段肠壁全周性不规则增厚,最厚处达2.4cm,DWI扩散受限,增强扫描见不规则强化,肠周见结节影,直径约1cm。胸腹CT未见异常。完善各项检查后行腹腔镜辅助直肠Miles术,术后病理为直肠溃疡性中分化腺癌,伴坏死及少量黏液分泌,肿瘤侵透肌层达浆膜下脂肪组织,上下切缘未见癌,淋巴结转移1/36。根据目前情况,该患者的病理分期是(AJCC第七版2010)( )A、T1N0M0,Ⅰ期B、T4N0M0,Ⅱ期C、T2N1M0,ⅢA期D、T3N1M0,ⅢB期E、T4bN1M0,ⅢC期F、T3N1M1,Ⅳ期该患者下一步需要采取治疗是( )A、术后同步放化疗B、术后同步放化疗+化疗C、术后化疗D、术后化疗+放疗E、术后化疗+靶向治疗F、定期复查该患者,根治性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大约是( )A、50%

男54岁。结肠癌术后8个月,B超发现肝右前叶直径4cm结节。如发现右肝为多个转移结节,最佳的治疗方式是 A. 右肝切除B. 肝动脉结扎栓塞C. 全身化疗D. 放射治疗E. 免疫治疗

女性,50岁,因便血2个月来诊。直肠镜检査发现距肛缘4cm直肠前壁有2CmX2Cm肿块,取活检病理检査为直肠乳头状腺癌,最佳的手术方式是A.经肛局部切除术B.骶后径路局部切除术C. Miles手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D. Dixon手术(经腹直肠癌切除术)E.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手术

5岁患儿,发现右颈部包块1个月,有时低热、盗汗,体重有下降。体检:精神可,右颈部扪及一个4cm×3cm肿大淋巴结,不活动,无压痛,肝、脾不大。为明确诊断,最主要的检査是A、血常规B、血培养C、组织活检D、PPDE、骨髓穿刺

男,56岁。曾患胃溃疡10年。近3个月间断黑便伴消瘦。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査是A、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治疗 B、13C尿素呼气试验 C、腹部CT检査 D、胃镜及活检病理检査 E、腹部B超检査

男性,62 岁,因大便有脓血 1 月入院,肛门指诊在距肛缘 7cm 处触及大小 4cm 的肿物, 中间有溃疡,活检病理:中分化腺癌,全身检査无阳性发现,肝肺未见转移,下列手术方案中最合适的是:A.乙状结肠造口术B.Miles 手术C.Dixion 手术D.Hartmn 手术

能发现直径 2cm肝癌的检査方法是A.肝核素扫描 B.肝MRI C.肝CT D.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男,52岁。近2个月来排便次数增多,有肛门坠胀感及里急后重,粪便变细。常 有粘液血便,经抗生素治疗症状可缓解,但不久又复发,且呈进行性加重。若经病理检査证实为直肠腺癌,肿瘤下缘距肛缘约12cm,肿块直径约3cm。最佳手术方式应选择 A.Miles手术 B.乙状结肠造口术 C. Hartmann手术 D. Dixon手术

男,62 岁,因有血便一个月入院,肛门指检在距肛缘 7cm 处触及直径 4cm 的肿物,中间有溃疡,活检病理:中分化腺癌,全身检査无阳性发现,囊肿未见转移,术后化疗五个疗程,2 年后复査 CT,发现右肝 2 个直径为 2~3cm 结节,边缘清晰,强化明显,呈“牛眼征”,当前最合理的治疗是A. 继续治疗  B. 左肝切除C.观室  D.介入治疗

男,65岁,大便频数,里急后重,便少量混有血黏液2个月,便常规见大量红细胞,偶见白细胞。经检查发现距肛门4cm处,直肠有一直径3cm溃疡,边缘隆起、硬。哪种诊断可能性大()。A、克隆病B、直肠炎C、溃疡性结肠炎D、肠结核E、直肠癌

如果发现距肛门4cm直肠有一个直径3cm溃疡,边缘隆起,质硬,活检报告为腺癌,以下治疗可能最合适的是()。A、抗结核治疗B、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嘧啶C、回肠造瘘D、Dixon手术E、Miles手术

患者,男性,45岁。脓血便2月余。腹部未见阳性体征。直肠指检可及一肿物下缘,质较硬,指套带血。纤维结肠发现距肛门8cm菜花样肿物,病理为高分化腺癌。手术方式最恰当的是()A、经肛门直肠内局部切除B、Miles手术C、Dixon手术D、Hartmann手术E、化学治疗

患者男,35岁,因“肛门坠胀感1个月”来诊。既往史无特殊。查体:KPS=80;皮肤、黏膜无苍白、黄染;双肺正常,HR70次/min,无杂音;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直肠指检:距肛门3cm处3点方向可触及肿物,质韧,表面光滑,指套未带血。超声:直肠壁外生性肿物,直径约5cm,边界清楚。合理的处置有()。(提示术后2年复查腹部CT:肝S6占位,考虑间质瘤肝转移。)A、伊马替尼标准剂量治疗B、伊马替尼增加剂量治疗C、舒尼替尼治疗D、肝转移灶切除术E、肝转移灶TACE治疗F、再次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是有益的

患者,女性,40岁。排便次数增多伴稀便2个月,间断出现血便和黏液便。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直肠指检阴性。如果病理活检证实为恶性病灶,术前CT检查发现右肝一直径1cm的孤立性结节,最适宜的治疗为()A、切除转移灶B、切除原发灶C、放射治疗D、根治性切除加肝脏病灶楔形切除,术后辅助化疗E、姑息性切除加肝动脉插管化疗

患者,女性,55岁。排便次数增多、不成形2个月,间断出现血便和黏液便。腹部查体无异常发现,直肠指检阴性。如果病理活检证实为恶性病灶,B超检查发现左肝一直径2cm的孤立性低回声结节,最适宜的治疗为()A、行肠肿瘤切除B、肠癌根治性切除C、给予放疗和化疗D、根治性切除加肝脏病灶楔形切除,术后辅助化疗E、姑息性切除加肝动脉插管化疗

男,54岁。结肠癌术后8个月,B超发现肝右前叶直径4cm结节如发现右肝为多个转移结节,最佳的治疗方式是()。A、右肝切除B、肝动脉结扎栓塞C、全身化疗D、放射治疗E、免疫治疗

单选题男,48岁。胃镜活检病理为胃窦中分化腺癌,腹部增强CT未见肝转移结节,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肿瘤3cm×4cm,侵犯全层,切缘未见肿瘤侵犯,周围淋巴结4/24。其TNM分期为()AT2N1MOBT4N1MOCT4N1MODT3N2MOET3N2M1

单选题患者,女性,40岁。排便次数增多伴稀便2个月,间断出现血便和黏液便。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直肠指检阴性。如果病理活检证实为恶性病灶,术前CT检查发现右肝一直径1cm的孤立性结节,最适宜的治疗为()。A切除转移灶B切除原发灶C放射治疗D根治性切除加肝脏病灶楔形切除,术后辅助化疗E姑息性切除加肝动脉插管化疗

问答题女性,27岁,教师,婚后1年,因大便次数增多,肛门坠胀感,血便、脓血便2年,到医院就诊,直肠指征:距肛缘4cm触及一环形肿物,质硬、活动度差,推指指套有染血。病理检查:直肠低分化腺癌。可能选择的手术方式?为什么?术前应作哪些准备?

单选题男,65岁,大便频数,里急后重,便少量混有血黏液2个月,便常规见大量红细胞,偶见白细胞。经检查发现距肛门4cm处,直肠有一直径3cm溃疡,边缘隆起、硬。哪种诊断可能性大()。A克隆病B直肠炎C溃疡性结肠炎D肠结核E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