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在上课前,陈老师对所在的高一(1)班全体学生进行课前调查,调查一下学生对于即将要学习的“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了解程度,结果发现有18%的学生从没听说过该知识;27%虽然有听说过,但并不会动手操作;还有22%的学生由于之前有过基础因此对“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非常了解。材料2:由于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来源不同,一部分学生接触计算机较多,对计算机操作比较熟悉,另一部分学生接触计算机相对较少,学生之间存在基础差异。教师可通过设计适宜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相互帮助,变学生为主动学习,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材料3:信息技术课程提倡“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利用。“合作学习”是由学习个体合作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的教学设计,通过互相交互,同步地解决某些问题。在达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取较高的学习成果,更积极的人际互助,自我调节以形成健康的心理,合作学习也进一步促进高层次心智活动(分析、推理、比较)的开展。但是实际教学中存在合作匆忙,合作过程简短,缺乏深思熟虑,合作无机制,盲目分组,成员分工不明,“合作学习”过程中全员参与性不够,发言汇报时往往优等生包揽全场。其他人只是盲从等现象。问题:(1)列举造成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出现差异的原因。(8分)(2)针对学生基础水平差异,你将采用什么教学策略。(6分)(3)如果让你组织开展“合作学习”,谈谈你的具体做法。(6分)
材料1:在上课前,陈老师对所在的高一(1)班全体学生进行课前调查,调查一下学生对于即将要学习的“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了解程度,结果发现有18%的学生从没听说过该知识;27%虽然有听说过,但并不会动手操作;还有22%的学生由于之前有过基础因此对“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非常了解。
材料2:由于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来源不同,一部分学生接触计算机较多,对计算机操作比较熟悉,另一部分学生接触计算机相对较少,学生之间存在基础差异。教师可通过设计适宜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相互帮助,变学生为主动学习,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材料3:信息技术课程提倡“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利用。“合作学习”是由学习个体合作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的教学设计,通过互相交互,同步地解决某些问题。在达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取较高的学习成果,更积极的人际互助,自我调节以形成健康的心理,合作学习也进一步促进高层次心智活动(分析、推理、比较)的开展。但是实际教学中存在合作匆忙,合作过程简短,缺乏深思熟虑,合作无机制,盲目分组,成员分工不明,“合作学习”过程中全员参与性不够,发言汇报时往往优等生包揽全场。其他人只是盲从等现象。
问题:
(1)列举造成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出现差异的原因。(8分)
(2)针对学生基础水平差异,你将采用什么教学策略。(6分)
(3)如果让你组织开展“合作学习”,谈谈你的具体做法。(6分)
材料2:由于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来源不同,一部分学生接触计算机较多,对计算机操作比较熟悉,另一部分学生接触计算机相对较少,学生之间存在基础差异。教师可通过设计适宜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相互帮助,变学生为主动学习,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材料3:信息技术课程提倡“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利用。“合作学习”是由学习个体合作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的教学设计,通过互相交互,同步地解决某些问题。在达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取较高的学习成果,更积极的人际互助,自我调节以形成健康的心理,合作学习也进一步促进高层次心智活动(分析、推理、比较)的开展。但是实际教学中存在合作匆忙,合作过程简短,缺乏深思熟虑,合作无机制,盲目分组,成员分工不明,“合作学习”过程中全员参与性不够,发言汇报时往往优等生包揽全场。其他人只是盲从等现象。
问题:
(1)列举造成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出现差异的原因。(8分)
(2)针对学生基础水平差异,你将采用什么教学策略。(6分)
(3)如果让你组织开展“合作学习”,谈谈你的具体做法。(6分)
参考解析
解析:(1)①不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不同。②不同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尺度把握不同。
③学生家境状况以及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
④学生自身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爱好不同。
(2)如果我是该老师,我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课前:摸底、备课。课前了解18%从没听过该知识的学生的学习水平。调研27%对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备好课,准备好助学课件和分层任务。
课中:设置分层任务;依靠助学课件;布置以个人为单位的任务,实行异质分组。
课后:对少数学困生进行专门辅导。
(3)“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应该着重解决合作无机制,盲目分组,分组成员分工不明确。小组成员发言过于集中等问题。在授课开始前,我要进行充分的备课,确定哪些内容可以采用分组的学习方式,设计好应该如何进行分组、分组讨论的时间、组内成员具体的分工、选择哪位组员作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等。在授课具体开展时结合课前的准备和课堂的具体情况,综合设置开展合作讨论。在授课结束后.认真总结本节课所开展合作学习的优缺点。以备下次课堂更好地开展。
③学生家境状况以及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
④学生自身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爱好不同。
(2)如果我是该老师,我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课前:摸底、备课。课前了解18%从没听过该知识的学生的学习水平。调研27%对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备好课,准备好助学课件和分层任务。
课中:设置分层任务;依靠助学课件;布置以个人为单位的任务,实行异质分组。
课后:对少数学困生进行专门辅导。
(3)“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应该着重解决合作无机制,盲目分组,分组成员分工不明确。小组成员发言过于集中等问题。在授课开始前,我要进行充分的备课,确定哪些内容可以采用分组的学习方式,设计好应该如何进行分组、分组讨论的时间、组内成员具体的分工、选择哪位组员作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等。在授课具体开展时结合课前的准备和课堂的具体情况,综合设置开展合作讨论。在授课结束后.认真总结本节课所开展合作学习的优缺点。以备下次课堂更好地开展。
相关考题:
下面关于教学过程或教学行为描述的内容中,哪些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A、老师组织全体学生对某个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分析评价B、老师在课前设计、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C、老师根据往届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大了对一些内容的练习难度D、老师在内容的讲授过程中,根据学生前期的设计作业,调整了讲授的重点
翻转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有()。 A、对知识点再进行重点讲解B、通过讨论、交流和展示等互动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C、由于有了课前任务学习,学生在课堂中可以自由学习其他学科内容D、课堂教学让学生讲解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
王老师在上《单纯丰富、造型基础——素描》一课时,用制作好的PPT课件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中展示古今中外的代表性素描作品,引导学生认识素描。学生觉得课程枯燥,要求老师直接示范,之后应学生要求老师拿出工具进行课堂示范,示范过程中无任何交流,学生觉得异常枯燥。下课前几分钟,教师把制作好的具有代表性的素描作品给学生欣赏,要求学生临摹此作品,结果学生无从下手。问题:(1)该老师的教学存在什么问题?(2)作为老师,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请阅读下列材料:“翻转课堂”将知识的学习安排在课前,知识的内化和拓展安排到课堂上,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课前学生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反思,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同时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困惑;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复杂问题中实现知识的运用和拓展;学生交流分享,深度参与学习。本节课的设计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Flash引导动画制作》,此前学生学习了物体的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但动作补间动画基本上是沿着直线运动的。通过本节课引导动画制作的学习。学生可制作物体沿任意路径运动的动画。预设资源:(1)课前:微视频(约5分钟),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引导动画;从创建引导层、绘制引导线到制作引导动画,再现了“蝶恋花”引导动画制作的实现过程。(2)课堂:多媒体课件、作品素材学习方法: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协作探究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用时:1课时(45分钟)依据上述材料,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完成下列任务。(1)设计本节课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任务要求:有利于达成目标;覆盖知识点。(2)设计本节课的课堂教与学活动的主要环节。
案例:在上课前,陈老师对所在的高一(1)班全体学生进行课前调查。调查一下学生对于即将要学习的“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了解程度,结果发现有8%的学生从没听说过该知识。27%虽然有听说过,但并不会动手操作。同时.还有l2%的学生由于之前有过基础因此对“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非常了解。问题:(1)这一调查结果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什么性质 (2)如果你是该老师,你将采用什么教学策略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在上课前,陈老师对所在的初一(1)班全体学生进行课前调查。调查一下学生对于即将要学习的“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了解程度,结果发现有12%的学生从没听说过该知识;27%的学生虽然有听说过,但并不会动手操作。同时,还有10%的学生由于小学有过基础,因此对“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非常了解。问题:(1)这一调查结果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什么性质?(2)如果你是该老师,你将采用什么教学策略?
案例:在讲授“探秘二维码”之前,孟老师对学生做了一次关于“二维码应用经验与知识了解”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学生使用二维码的情况,第二部分调查学生对二维码知识的掌握情况。经过调查,孟老师了解到,80%的学生有过用微信交朋友、建群的经验,50%的学生有过获取活动及报名的经历,57.5%的学生有过应用二维码进行支付的体验。对于二维码的诞生、数据存储、制作过程、安全隐患等内容,调查结果如图18所示。根据学生的情况,孟老师重点对学生不熟悉的内容进行了讲解。问题:(1)请依据教学评价的目的,分析孟老师所做的问卷调查属于哪种类型的教学评价,并说明这种评价的作用。(2)请任意选取两种方法获得学生对二维码知识了解的真实情况。
案例:材料1:李老师对初一全体学生进行《表格的制作与数据的处理》课程调查,调查学生对于“Excel”软件的了解程度,结果有20%的学生从没听说过该软件,50%的学生听说过,但不会使用,只有30%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表格信息处理》,能够使用该软件进行简单数据处理。材料2:由于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来源不同,一部分学生接触计算机较多,对计算机操作比较熟悉,另一部分学生接触计算机相对较少,学生之间存在基础差异。教师可通过设计适宜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相互帮助,变学生为主动学习,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材料3:信息技术课程提倡“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利用。“合作学习”是由学习个体合作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的教学设计,通过互相交互,同步地解决某些问题。在达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取较高的学习成果,更积极的人际互助,自我调节以形成健康的心理,合作学习也进一步促进高层次心智活动(分析、推理、比较)的开展。但是实际教学中存在合作匆忙,合作过程简短,缺乏深思熟虑,合作无机制,盲目分组,成员分工不明,“合作学习”过程中全员参与性不够,发言汇报时往往优等生包揽全场,其他人只是盲从等现象。问题:(1)列举造成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出现差异的原因。(8分)(2)针对学生基础水平差异,你将采用什么教学策略。(6分)(3)如果让你组织开展“合作学习”,谈谈你的具体做法。(6分)
初中信息技术《构思与规划生日贺卡动画作品》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事先做好的生日贺卡动画,让学生欣赏动画。并提出一个问题“要完成这个生日贺卡的制作,需要我们事先确定哪些内容呢?”由于学生已经能够自己制作动画,所以学生会给出一些答案,但是不够细致。引入课题——构思与规划生日贺卡动画作品。(二)新知探究1.分析动画的要素教师再次出示做好的生日贺卡动画,并进行提问“如果要完成动画的制作,首先确定什么?”,学生通过观察能够给出答案——首先是生日主题,然后确定其所使用的文字。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学生阅读完教材之后,得出制作要求部分不完整。然后教师将这几部分的内容进行综合——作品总体构思。教师对于作品总体构思中的作品主题、文字剧本、制作要求进行简单的讲解,对制作要求、文字剧本当中的一些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介绍。2.交流合作、完成任务教师提问“根据前面你们自己制作的动画,讨论一下作品制作的整个过程是什么?”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时间10分钟。学生讨论完成之后,教师随机提问。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得出作品制作过程包括:制作素材、制作动画效果、编辑动画场景、导入声音、调试并发布动画作品。教师对素材的重要性以及在制作过程当中的注意事项进行重点介绍。(三)巩固提高请同学们按照之前的分组分析一下制作音乐MV动画作品的构思与规划,并将分析的结果填入PPT上所呈现的表格里面。(四)小结作业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制作一份作品的制作进度规划表。【答辩题目解析】1.用Flash制作动画都有哪些关键技术?2.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请谈一下你对信息素养含义的理解。
计算机作为教学的目标的一个例子是()。A、一个学物理的学生解决数学计算B、一个小学的学生利用计算机练习拼写课C、一个职业培训的学生利用计算机学习数据库原理D、一个高中的学生利用计算机上网查询文学作品作者的背景
学生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掌握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利用模式三的设备配置方案,可为学生活动提供方式。() ①利用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展示学生的作品 ②通过网络教育的计算机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③通过网络计算机中的学习课件,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④能过网络交流习体会,进行协作学习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
在上课前,陈老师对所在的高一(1)班全体学生进行课前调查。调查一下学生对于即将要学习的“图片的合成”的了解程度,结果发现有30%的学生从没听说过该知识,60%的学生虽然有听说过,但并不会动手操作,只有10%的学生由于有过基础因此对“图片的合成”比较了解。问题: (1)这一调查结果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什么性质? (2)如果你是该老师,你将采用什么教学策略?
教学实施之前,相对来说,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可以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学生对戊戌变法这段历史过程的了解程度B、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例如思维能力、学习动机等C、学生从视频、多媒体等课件中获取知识的能力D、学生之间的历史知识差距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有:信息技术初步认识、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和()。A、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B、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C、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阅读下列材料在学习完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之后,老师专门留出两节课来让学生以“我最喜欢的明星”为主题制作一件多媒体作品。下课之前王老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几位学生展示完成后王老师大发雷霆:“怎么都是放几张网上下载的图片就了事了,我们学过的音频、视频制作知识哪儿去了?界面布局、导航完全没有用心设计……每个人的都是千篇一律,没有一点创新……”,学生们感到莫名其妙,暗自唠叨:“你又没说做成什么样!”……请根据上面的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从教学评价的角度看,学生作品不符合教师要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使得学生更加明确如何制作好作品?请给出你的改进方案。 (3)结合上面材料分析教学评价的功能与作用。
案例: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在上课前,陈老师对所在的初一(1)班全体学生进行课前调查。调查一下学生对于即将要学习的“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了解程度,结果发现有12%的学生从没听说过该知识。27%虽然有听说过,但并不会动手操作。同时,还有10%的学生由于小学有过基础,因此对“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非常了解。问题: (1)这一调查结果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什么性质? (2)如果你是该老师,你将采用什么教学策略?
案例: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在学习“精彩的多媒体世界”这节课时,某教师撰写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的组成元素,掌握多媒体作品的交互操作,了解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多媒体作品的兴趣。问题: (1)根据新课标理念和要求,重新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可评价、行为动词使用恰当。 (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单选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有:信息技术初步认识、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和()。A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B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C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问答题在上课前,孟老师对所在的高中(2)班全体学生进行课前调查。调查一下学生对于即将要学习的“动态网页制作”的了解程度,结果发现有24%的学生从没听说过该知识,64%虽然有听说过,但并不会动手操作,只有12%的学生由于初中有过基础因此对“动态网页制作”非常了解。 (1)孟老师做这个调查,对于教学实施有什么作用? (2)如果你是该老师,你将采用什么教学策略?
问答题案例: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在上课前,陈老师对所在的初一(1)班全体学生进行课前调查。调查一下学生对于即将要学习的“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了解程度,结果发现有12%的学生从没听说过该知识。27%虽然有听说过,但并不会动手操作。同时,还有10%的学生由于小学有过基础,因此对“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非常了解。问题: (1)这一调查结果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什么性质? (2)如果你是该老师,你将采用什么教学策略?
问答题在上课前,陈老师对所在的高一(1)班全体学生进行课前调查。调查一下学生对于即将要学习的“图片的合成”的了解程度,结果发现有30%的学生从没听说过该知识,60%的学生虽然有听说过,但并不会动手操作,只有10%的学生由于有过基础因此对“图片的合成”比较了解。问题: (1)这一调查结果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什么性质? (2)如果你是该老师,你将采用什么教学策略?
填空题A.它能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重点和难点B.指学生在上课前自学新知识、新内容的过程C.预习就是在课前学习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