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为材料的()A、屈服点B、疲劳极限C、强度极限D、弹性极限

在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为材料的()

  • A、屈服点
  • B、疲劳极限
  • C、强度极限
  • D、弹性极限

相关考题:

脆性材料在验算强度时,其许用应力的介定范围应在( )。A.强度极限以下B.屈服极限以下C.弹性极限以下D.比例极限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交变应力的最大应力大于疲劳极限时,所进行的疲劳强度计算称为有限寿命计算B.材料的疲劳极限除与材料本身有关以外,还与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有关C.有限寿命疲劳极限小于疲劳极限D.S-N曲线的斜直线部分可以用下面的方程表示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交变应力的最大应力大于疲劳极限时,所进行的疲劳强度计算称为有限寿命计算B:材料的疲劳极限除与材料本身有关以外,还与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有关C:有限寿命疲劳极限小于疲劳极限D:S—N曲线的斜直线部分可以用下面的方程表示σmN=C

疲劳强度设计中,一般用()进行疲劳强度的验算。A:屈服极限B:屈服极限除以安全系数得到的许用应力C:强度极限除以安全系数得到的许用应力D:安全系数表示的强度判据

下列关于疲劳寿命理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循环应力大于疲劳极限时所进行的疲劳强度计算称为有限寿命计算B、条件疲劳极限小于疲劳极限C、应力循环次数小于循环基数的称为低周疲劳D、有限寿命疲劳极限小于疲劳极限

对塑性材料制成的零件,进行静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取为(  )。A. σsB. σ1C. σ0D. σb

在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是材料的(  )。A. 屈服极限B. 强度极限C. 疲劳极限D. 弹性极限

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该是材料的( )。A.屈服极限B.强度极限C.疲劳极限D.弹性极限

极限应力是指使材料丧失工作能力时的应力,理想弹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屈服极限。

塑性材料制成的零件进行静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为()

加固材料的强度是根据材料的应力来确定的。材料的应力可分为“破断拉力”(极限强度)和“许用拉力”。在进行加固材料强度计算时,应以“破断拉力”为标准,即作用于加固材料的外力,不能超过所使用材料的破断拉力。

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A、抗拉强度B、弹性极限C、屈服强度D、疲劳强度

脆性材料在验算强度时,其许用应力的介定范围应在()。A、强度极限以下B、屈服极限以下C、弹性极限以下D、比例极限

以下错误的选项是()A、疲劳使材料不能发挥固有的力学性能,在应力远小于静态应力强度值时就会发生破坏B、塑料的内疲劳性用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来表征C、不致引起材料疲劳破坏的最高极限应力称为材料的疲劳极限或疲劳强度D、疲劳是指材料在月期性的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破坏的现象

金属材料在无限多次交变载荷作用下而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A、屈服极限B、疲劳强度C、强度极限D、弹性极限

在强度计算中,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指比例极限σp,而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指强度极限。

一钢制零件材料的疲劳强度极限σr=152N/mm2,取寿命系数m=9,应力循环基数N0=5x106,则当应力循环次数N=8x106时,材料的疲劳强度极限σrN=()N/mm2A、144B、152C、160

塑性材料制成的零件进行静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为()A、σbB、σsC、σ0D、σ-1

用应力幅σa=及平均应力σm作为纵横坐标的极限应力图,是表示材料不同的()与不同的()之间的关系。在纵坐标上为对称循环应力,其循环特性为(),极限应力为();在横坐标上为静应力,其循环特性为(),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为()。

金属材料在无限多次交变载荷作用下而不破坏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或疲劳极限。

金属材料在无限多次交变应力作用下,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A、屈服极限B、屈服强度C、疲劳极限D、疲劳强度

单选题在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为材料的()A屈服点B疲劳极限C强度极限D弹性极限

单选题以下关于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构件材料的极限应力由计算可得B塑性材料以屈服极限为极限应力C脆性材料以强度极限作为极限应力D材料的破坏形式主要有2种

单选题对塑性材料制成的零件,进行静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取为(  )。[2018年真题]AσsBσ1Cσ0Dσb

判断题金属材料在无限多次交变载荷作用下而不破坏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或疲劳极限。A对B错

单选题塑性材料制成的零件进行静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为()AσbBσ0CσsDσ1

单选题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该是材料的(  )。[2009年真题]A屈服极限B强度极限C疲劳极限D弹性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