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号、同规格、同批次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和平均值的差异不宜大于()A、 5%B、 10%C、 15%D、 20%

同型号、同规格、同批次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和平均值的差异不宜大于()

  • A、 5%
  • B、 10%
  • C、 15%
  • D、 20%

相关考题:

电流互感器采用减极性原则标注是指当一次和二次电流同时从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的同极性端子流入时,它们在铁芯中产生的磁通方向()。 A.与交、直流有关B.相反C.相同

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的同极性端子标记通用()为同极性,()为同极性。

阀门安装前, 应在每批(同牌号、 同型号、 同规格) 数量中抽查() 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A. 5% B. 10%C. 15% D. 20%

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的阀门安装前,应在每批数量中抽查()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A、5%B、10%C、15%D、20%

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的阀门安装前,应在每批数量中抽查()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A.5%B.10%C.15%D.20%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励磁曲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额定电压测量点100%,励磁电流不宜大于其出厂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的测量值的(),同批同型号、同规格电压互感器此点的励磁电流不宜相差()。

电流互感器出厂试验,同型号、同规格、同批次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直流电阻和()的差异不宜大于10%。A、最大值B、最小值C、平均值D、初值

同型号、同规格、同批次干式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和平均值的差异不宜()10%。当有怀疑时,应提高施加的测量电流,测量电流(直流值)一般不宜超过额定电流(方均根值)的50%。 A、大于B、小于C、大于或等于D、小于或等于

电流互感器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应符合:同型号、同规格、同批次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和平均值的差异不宜大于() 。当有怀疑,应()施加的测量电流,测量电流(直流值)一般不宜超过()的50%。

进场的阀门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且不少于一个。A、5B、10C、15D、20

同型号、同规格、新旧程度不同的电池不宜在同一直流供电系统中混用。

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值,与换算到同一温度下的初值比较,相差不宜大于()。A、2%B、4%C、10%D、15%

阀门安装前,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A、5%B、10%C、15%D、20%

同型号、同变比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接成三角形比接成星形所允许的二次负荷要小。

阀门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且不少于一个。A、5%B、10%C、15%D、20%

()基本相同的部位的锚栓组成一个检验批。A、同规格B、同批次C、同型号D、同类型

对于额定电压测量点(100%),励磁电流不宜大于其出厂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的测量值的5%,同批次、同型号、同规格电压互感器此点的励磁电流不宜相差5%。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交接试验中,同一批次的同型号、同规格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值相互间的差异不大于()%。A、2B、5C、10D、15

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同型号、同规格、同批次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值和平均值的差异不大于()%。A、10B、20C、30D、40

电流互感器出厂试验,同型号、同规格、同批次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直流电阻和平均值的差异不宜大于()%。A、5B、10C、20D、30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励磁曲线测量中,同批次、同型号、同规格电压互感器此点的励磁电流不宜相差()。A、10%B、20%C、30%D、40%

电流互感器励磁特性测量,一般来讲()电流互感器在拐点的励磁电压无明显的差别。A、同批B、同型号C、同规格D、同电压等级

电流互感器因二次负载大,误差超过10%时,可将两组同级别、同型号、同变比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串联,以降低电流互感器的负载。

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的极性通常采用()标注。A、减极性原则B、加极性原则C、同极性原则

同型号、同变比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接成三角形比接成星型所运行的二次负荷要小

填空题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的同极性端子标记通用_________为同极性,_________为同极性。

填空题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励磁曲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额定电压测量点100%,励磁电流不宜大于其出厂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的测量值的(),同批同型号、同规格电压互感器此点的励磁电流不宜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