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视平线上,除心点、距点外,其他的点我们都可以统称余点。

在视平线上,除心点、距点外,其他的点我们都可以统称余点。


相关考题:

(  )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A.心点B.消失点C.视中线D.视点

与画成45°的“平变线”消失在( )A.天点 B.余点C.距点 D.心点

对平原区松散地层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宜布设观测线,观测点的布设要求为( )。A.观测点距在100~5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B.观测点距在500~10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C.观测点距在100~5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D.观测点距在500~10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

透视中的灭点是指()。A、视心线和画面的焦点B、与画面不平行而相互之间平行的直线在画面上越远越靠拢,并在最远时消灭于一点C、向上倾斜与画面不平行的线段消灭于视平线上方的点D、向下倾斜与画面不平行的线段消灭于视平线下方的点

直线上离画面无限远的点,其透视称为直线上的()。A、基灭点B、灭点C、心点D、远点

()有两个消失点,分别消失在视视平线心点的两侧A、平行透视B、二点透视C、一点透视D、成角透视

视点是指画者眼睛的位置。心点又称主点,指画者眼睛正对()上的一点。A、画面B、距点C、断面D、视平线

在一条直线上有A、B两点,已知A、B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是18m,A点高程是8m,B点高程是2m,则该直线的平距是1/3。

关于透视的相关概念正确的有()。A、视点:画者眼睛的位置B、视心线:由视点引入画面的垂线C、心点:视心线和画面的焦点。心点处于画面中心的位置D、视平线:由心点所引的水平线

对平原区松散地层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宜布设观测线,观测点的布设要求为()。A、观测点距在100~5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B、观测点距在500~10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C、观测点距在100~5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D、观测点距在500~10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

()为制约着物体由大到小变化的灭线在视平线上的交汇点A、透视的灭点B、透视的交点C、中心D、视点

透视线的终点也称为()其位置在视平线上。A、止点B、灭点C、末点D、视点

机组盘车在轴线上任一点都可以测得该点的摆度圆,此圆直径称为该点的()

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的视平线上的一点。

视平线即由心点所入画面的垂线。

向上倾斜与画面不平行的线段消灭于视平线上方的点称为天点。

透视中画者眼睛的位置被称为()。A、视平线B、余点C、视点D、心点

填空题机组盘车在轴线上任一点都可以测得该点的摆度圆,此圆直径称为该点的()

单选题与画面不平行而相互平行的线消灭于视平线上的点叫()。A灭点B视点C停点D心点

多选题关于透视的相关概念正确的有()。A视点:画者眼睛的位置B视心线:由视点引入画面的垂线C心点:视心线和画面的焦点。心点处于画面中心的位置D视平线:由心点所引的水平线

单选题透视中的灭点是指()。A视心线和画面的焦点B与画面不平行而相互之间平行的直线在画面上越远越靠拢,并在最远时消灭于一点C向上倾斜与画面不平行的线段消灭于视平线上方的点D向下倾斜与画面不平行的线段消灭于视平线下方的点

单选题眼睛的位置叫“视点”,视点至地平线上的点叫做“视点中心”,简称“心点”。穿过心点向左右引一条水平线被称作()。A视中心线B视平线C视线D视水平线

单选题当放样点能通视2~3个已知控制点,但该点对控制点较远或不便于量距时,可采用()。A前方交会法放样点位B后方交会法放样点位C侧方交会法放样点位D都可以

判断题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的视平线上的一点。A对B错

判断题一点透视法,在视平线上,只有一个灭点的透视称为一点透视。A对B错

单选题透视中画者眼睛的位置被称为()。A视平线B余点C视点D心点

单选题透视中的天点是指()。A向上倾斜与画面不平行的线段消灭于视平线上方的点B向下倾斜与画面不平行的线段消灭于视平线下方的点C由视点引与成45°角的视线,其与视平线的交点D视心线和画面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