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标准地调查林分蓄积量,有进行二类调查基础的人工林,抽取标准地面积比例不得少于伐区面积的()。A、1.0%B、1.5%C、2.0%D、3.0%

采用标准地调查林分蓄积量,有进行二类调查基础的人工林,抽取标准地面积比例不得少于伐区面积的()。

  • A、1.0%
  • B、1.5%
  • C、2.0%
  • D、3.0%

相关考题:

用标准地进行小班蓄积量调查时,对于天然林或整齐的成、过熟林实测面积比重为()。 A、2-3%B、3-5%C、5-7%D、7%以上

小班蓄积量常用的调查方法有:()。 A、样地调查法B、标准地调查法C、目测法D、角规调查法E、回归估计法

采用标准地法调查小班蓄积量时,对人工林调查的面积比例为5%以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采用标准地法调查小班蓄积量时,对复杂的混交林或不整齐的成过熟林调查的面积比例为6%以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用标准地调查,实测人工林面积的比重为()。 A、1%B、2~3%C、3~5%D、6%以上

土地面积量算在( )的基础上进行。A.室内测量 B.产权调查 C.行政调查 D.地籍调查 E.地籍测量

下列关于土地面积量算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面积量算按照从局部到整体逐级控制和检核的原则进行,以防止错误,提高精度B、土地面积量算在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C、地籍数据宜进行面积的控制与量算D、用解析法量算的宗地面积取代原宗地面积

标准地调查的林分调查因子有()。A、土壤B、疏密度C、植被D、蓄积量

鼠害标准地调查抽取的调查株数不应少于多少株?

在林分蓄积量测定中,应包括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测定和林分()测定。

下面关于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说法正确的有()A、标准地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林分B、标准地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且应离开林缘(至少应距林缘为1.5倍林分平均高的距离)C、标注地必须对所预定的要求有充分的代表性D、标准地设在混交林中时,树种、林木密度分布不要求是否均匀E、形状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

测得落叶松林分平均高为11m,每公顷胸高段面积为21.6m2,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和蓄积量分别为366m2和212m3,则林分每公顷蓄积量是()立方米?A、212B、127.2C、237.6D、无法计算

森林调查的最小测定单位是()A、林分B、标准地C、样地D、每木解析

采用标准地调查林分蓄积量,要求周界测量闭合差精度在()以上。A、1/10B、1/50C、1/100D、1/200

成人体表皮肤总面积约A、0.5~1.0㎡B、1.0~1.5㎡C、1.5~2.0㎡D、2.0~2.5㎡E、2.5~3.0㎡

《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规定,在进行种苗繁育基地的检疫调查时,标准地应选设在病、虫发生区域内有代表性的地段,标准地的累积总面积应不少于调查总面积的()。

制定每场游泳人数控制标准,人均游泳面积不得小于()㎡。A、1.0B、2.0C、3.0D、4.0

采用平均标准木法测定林分蓄积量时,平均标准木是指树木具有()。A、 平均材积B、 平均断面积C、 平均直径D、 平均高

在标准地调查中,通过每木检尺得标准地总断面积为0.01056m2,总株数为339棵,则该林分平均直径为()。A、13.6cm;B、12.6cm;C、11.6cm;D、10.6cm

采用标准地方法,调查伐区林分蓄积量,有二类调查基础的天然林区,标准地面积比例不得少于伐区面积的3%,人工林不得少于()。

地类调查应当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对调查范围内的每块土地的()等利用状况进行调查。A、地类B、气候C、分布D、位置E、面积

单选题采用标准地调查林分蓄积量,有进行二类调查基础的人工林,抽取标准地面积比例不得少于伐区面积的()。A1.0%B1.5%C2.0%D3.0%

问答题鼠害标准地调查抽取的调查株数不应少于多少株?

填空题《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规定,在进行种苗繁育基地的检疫调查时,标准地应选设在病、虫发生区域内有代表性的地段,标准地的累积总面积应不少于调查总面积的()。

填空题采用标准地方法,调查伐区林分蓄积量,有二类调查基础的天然林区,标准地面积比例不得少于伐区面积的3%,人工林不得少于()。

单选题采用标准地调查林分蓄积量,要求周界测量闭合差精度在()以上。A1/10B1/50C1/100D1/200

多选题地类调查应当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对调查范围内的每块土地的()等利用状况进行调查。A地类B气候C分布D位置E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