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用量雨杯向承雨器注入清水,将显示记录值与()比较,其计量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A、输入值B、读出值C、注水量D、排水量

对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用量雨杯向承雨器注入清水,将显示记录值与()比较,其计量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 A、输入值
  • B、读出值
  • C、注水量
  • D、排水量

相关考题:

雨量器由承雨器、储水器和器盖等组成,并配有专用的( )。A.直尺B.台称C.量雨杯

翻斗式雨量计精度率定方法是,从翻斗集水口注入一定的水量。模拟0.5 mm/min雨强时,注入清水量应不少于相当于4()的雨量。A.mB.dmC.cmD.mm

雨量筒的承雨器与承雪器的不同就在于承雨器带漏斗,而承雪器不带漏斗。

日记性画线模拟翻斗式雨量计连续无雨或降水量小于()mm之日,可不换纸。在8时观测时,向承雨器注入清水,使笔尖升高至整毫米处开始记录,但每张记录纸连续使用日数不应超过()日,并应在各日记录线的末端注明日期。A、5;5B、5;10C、10;5D、10;10

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mm。量雨杯的内截面积正好是承雨器口内截面积的1/()。A、5B、10C、20D、25

画线模拟翻斗式雨量计传感器部分由承雨器、()、发信部件、底座、外壳等组成。A、专用的量雨杯B、水位浮子C、虹吸管D、翻斗

双翻斗雨量传感器的翻斗内壁禁止用手或其他物体擦拭,以免沾上油污,可用清水从承水器内注入反复冲洗,冲洗结束后必须将计量翻斗和计数翻斗倾同一侧。

()是雨量传感器的重要部分,也是当前自动、遥测雨量计广泛采用的传感系统。A、漏斗B、盛雨器C、翻斗D、调节螺母

雨量传感器主要由()、漏斗、翻斗及有关翻斗动作记载线路组成。A、平衡器B、盛雨器C、调节螺母D、编码器

如连续几日无雨或者降水量小于()mm时,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可不用换纸,只需在8时观测时向承雨器注入清水,使笔尖升高至整mm处开始记录。A、5B、8C、10D、15

雨量器由()等组成,并配有专用量雨杯。A、承雨器B、储水筒C、储水器D、器盖

()主要由承雨器、浮子室、虹吸管、自记钟、记录笔、外壳等组成。A、人工雨量器B、虹吸式自记雨量计C、翻斗式自记雨量计D、水位浮升自记雨量计

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mm。降在承雨器口1mm的降雨量,倒入量雨杯内的高度为()mm。A、25B、20C、10D、5

人工雨量器主要由承雨器、储水筒、储水器和器盖等组成,并配有专用的()。A、量杯B、量雨杯C、量筒D、比重瓶

判断题双翻斗雨量传感器的翻斗内壁禁止用手或其他物体擦拭,以免沾上油污,可用清水从承水器内注入反复冲洗,冲洗结束后必须将计量翻斗和计数翻斗倾同一侧。A对B错

单选题日记性画线模拟翻斗式雨量计连续无雨或降水量小于()mm之日,可不换纸。在8时观测时,向承雨器注入清水,使笔尖升高至整毫米处开始记录,但每张记录纸连续使用日数不应超过()日,并应在各日记录线的末端注明日期。A5;5B5;10C10;5D10;10

单选题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mm。降在承雨器口1mm的降雨量,倒入量雨杯内的高度为()mm。A25B20C10D5

单选题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mm。量雨杯的刻度即以25mm高度为降雨量()mm的标定值,并精确至0.1mm。A5B2C1D0.5

单选题雨量传感器主要由()、漏斗、翻斗及有关翻斗动作记载线路组成。A平衡器B盛雨器C调节螺母D编码器

单选题画线模拟翻斗式雨量计传感器部分由承雨器、()、发信部件、底座、外壳等组成。A专用的量雨杯B水位浮子C虹吸管D翻斗

单选题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mm。量雨杯的内截面积正好是承雨器口内截面积的1/()。A5B10C20D25

多选题雨量器由()等组成,并配有专用量雨杯。A承雨器B储水筒C储水器D器盖

判断题雨量筒的承雨器与承雪器的不同就在于承雨器带漏斗,而承雪器不带漏斗。A对B错

单选题翻斗式雨量计精度率定方法是,从翻斗集水口注入一定的水量。模拟4mm/()雨强时,注入清水量应不少于相当于30mm的雨量。AsBminChDd

单选题()主要由承雨器、浮子室、虹吸管、自记钟、记录笔、外壳等组成。A人工雨量器B虹吸式自记雨量计C翻斗式自记雨量计D水位浮升自记雨量计

单选题如连续几日无雨或者降水量小于()mm时,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可不用换纸,只需在8时观测时向承雨器注入清水,使笔尖升高至整mm处开始记录。A5B8C10D15

单选题对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用量雨杯向承雨器注入清水,将显示记录值与()比较,其计量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A输入值B读出值C注水量D排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