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mm。量雨杯的刻度即以25mm高度为降雨量()mm的标定值,并精确至0.1mm。A5B2C1D0.5

单选题
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mm。量雨杯的刻度即以25mm高度为降雨量()mm的标定值,并精确至0.1mm。
A

5

B

2

C

1

D

0.5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雨量器由承雨器、储水器和器盖等组成,并配有专用的( )。A.直尺B.台称C.量雨杯

使用量雨杯观测降水量时,应使量雨杯处于铅直状态,读数时视线与 ()平齐,观读至量雨杯的最小刻度,并立即记入观测记载簿与观测时间相应的降水量栏,然后 校对读数一次 。

使用量雨杯观测液态降水量时,应使量雨杯处于铅直状态,读水面凹面()处平。

雨量器由承雨器、储水筒、储水器和器盖等组成,并配有专用()。

雨量器的安装高度,以承雨器口在水平状态下至观测场地面的距离计,一般为()m。A.0.5B.0.7C.1.0D.1.2

每日8时,观测降水量时,若有自然虹吸量,应更换(),然后在室内用量雨杯测量储水器内降水,并记载在该日降水量观测记录统计表中。A、自记钟B、储水器C、承雨器D、虹吸管

对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用量雨杯向承雨器注入清水,将显示记录值与()比较,其计量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A、输入值B、读出值C、注水量D、排水量

使用量雨杯观测液态降水量时,应使量雨杯处于()状态,读数时视线与水面凹面()平齐,观读至量雨杯的(),并立即记入观测记载簿与观测时间相应的降水量栏内,然后()读数一次。

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mm。量雨杯的内截面积正好是承雨器口内截面积的1/()。A、5B、10C、20D、25

画线模拟翻斗式雨量计传感器部分由承雨器、()、发信部件、底座、外壳等组成。A、专用的量雨杯B、水位浮子C、虹吸管D、翻斗

雨量器由()等组成,并配有专用量雨杯。A、承雨器B、储水筒C、储水器D、器盖

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mm。降在承雨器口1mm的降雨量,倒入量雨杯内的高度为()mm。A、25B、20C、10D、5

在室内或在观测场,将人工雨量器储水瓶内的雨水倒入量雨杯,读数时视线应与水面()平齐,观读至量雨杯的最小刻度,并立即记录,然后校对读数一次。A、边缘线B、中面C、凸面最高处D、凹面最低处

雨量器的安装高度,以承雨器口在水平状态下至观测场地面的距离计,一般为()m。A、0.5B、0.7C、1.0D、1.2

人工雨量器主要由承雨器、储水筒、储水器和器盖等组成,并配有专用的()。A、量杯B、量雨杯C、量筒D、比重瓶

单选题人工雨量器主要由承雨器、储水筒、储水器和器盖等组成,并配有专用的()。A量杯B量雨杯C量筒D比重瓶

单选题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mm。降在承雨器口1mm的降雨量,倒入量雨杯内的高度为()mm。A25B20C10D5

单选题降雨时,降落在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内的降雨量通过漏斗集中流到储水器内。到达观测时间或降雨结束后,用()量出储水器内的降水深(量)。A量杯B专用的量雨杯C量筒D比重瓶

单选题画线模拟翻斗式雨量计传感器部分由承雨器、()、发信部件、底座、外壳等组成。A专用的量雨杯B水位浮子C虹吸管D翻斗

单选题对雨淋报警阀组进行检测,下列情况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公称直径为250 mm的雨淋报警阀,在联动信号发出80 s时启动B公称直径为150 mm的雨淋报警阀,在联动信号发出10 s时启动C公称直径为180 mm的雨淋报警阀,在联动信号发出15 s时启动D公称直径为220 mm的雨淋报警阀,在联动信号发出60 s时启动

填空题使用量雨杯观测液态降水量时,应使量雨杯处于铅直状态,读水面凹面()处平

单选题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mm。量雨杯的内截面积正好是承雨器口内截面积的1/()。A5B10C20D25

单选题每日8时,观测降水量时,若有自然虹吸量,应更换(),然后在室内用量雨杯测量储水器内降水,并记载在该日降水量观测记录统计表中。A自记钟B储水器C承雨器D虹吸管

多选题雨量器由()等组成,并配有专用量雨杯。A承雨器B储水筒C储水器D器盖

单选题雨量器的安装高度,以承雨器口在水平状态下至观测场地面的距离计,一般为()m。A0.5B0.7C1.0D1.2

单选题在室内或在观测场,将人工雨量器储水瓶内的雨水倒入量雨杯,读数时视线应与水面()平齐,观读至量雨杯的最小刻度,并立即记录,然后校对读数一次。A边缘线B中面C凸面最高处D凹面最低处

单选题对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用量雨杯向承雨器注入清水,将显示记录值与()比较,其计量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A输入值B读出值C注水量D排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