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汽提塔塔顶放空尾气用抽余碳四稀释是防止()发生分解爆炸。A、丁二烯B、甲基乙炔C、乙基乙炔D、乙烯基乙炔

第二汽提塔塔顶放空尾气用抽余碳四稀释是防止()发生分解爆炸。

  • A、丁二烯
  • B、甲基乙炔
  • C、乙基乙炔
  • D、乙烯基乙炔

相关考题:

关于可燃气体分解爆炸的描述错误的是()。A.乙炔、乙烯、氢气等,即使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也能被点燃爆炸B.为防止乙炔分解爆炸,不能用含铜量超过70%的铜合金制造盛乙炔的容器C.分解爆炸所需的能量,随压力升高而降低D.乙烯分解爆炸所需的发火能比乙炔的要大,所以低压下未曾发生过事故

第一精馏塔回流过量对()操作是有利的。A、系统脱水B、脱除二甲胺C、脱除甲基乙炔D、脱除乙烯基乙炔

碳四进料分析项目中最主要组分为()。A、丁二烯-1,2B、1,3-丁二烯C、乙烯基乙炔D、顺丁烯-2

T-103塔顶乙烯基乙炔超标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第二汽提塔塔顶放空尾气中乙烯基乙炔安全技术规定分压小于()。A、0.03MPaB、0.05MPaC、0.075MPaD、0.10MPa

汽提塔釜温低,产品中()含量超标。A、碳五B、甲基乙炔C、丁二烯-1,2D、乙烯基乙炔

由于在除炔塔顶附近产生碳四炔烃浓缩是很危险的,所以要用来自T-101A的塔顶蒸汽和闪蒸罐的气体进行稀释,使塔顶物料中乙烯基乙炔含量不大于(),总炔烃含量不大于()。

含乙烯基乙炔的物料储存时,乙烯基乙炔的浓度不能高于(),严禁使用含()的设备及设施;输送高浓度丁二烯的备用泵尽可能避免()或使丁二烯处于流动状态,避免高浓度丁二烯在管道();过滤器以及机泵切换后用()置换。

当第二萃取塔顶乙烯基乙炔超标时采取的措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提高釜温B、提高溶剂比C、加大塔顶采出D、提高丁二烯回收塔釜温

当第二萃取塔顶乙烯基乙炔因()等而引起超标时,应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A、溶剂量小B、塔压波动过大C、汽提塔釜温低D、丁二烯回收塔釜温过高

因汽提塔釜温过低引起第二萃取塔顶乙烯基乙炔超标处理方法是()。A、提高汽提塔釜温B、增加硅油加入量C、提高第二萃取塔釜温D、增加第一萃取塔溶剂量

正常情况下,下列组分中不可能在抽余碳四中出现的组分是()。A、碳三B、丁烯C、丁二烯-1,3D、乙烯基乙炔

乙炔爆炸事故,常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乙炔-空气混合气体爆炸,一种是高压乙炔的分解爆炸。

第二汽提塔釜温低时易导致丁二烯产品中()的含量容易上升。A、乙基乙炔B、丁二烯-1,2C、乙烯基乙炔D、以上都是

影响丁二烯收率主要有()等原因。A、BBR中丁二烯含量B、第二精馏塔釜液中丁二烯含量C、第二汽提塔放空尾气中丁二烯含量D、第一精馏塔塔顶尾气中丁二烯含量

第一萃取塔控制的重关键组分是塔顶()。A、反丁烯-2B、顺丁烯-2C、丁二烯-1.3D、乙烯基乙炔

抽余碳四稀释第二汽提塔馏出气的作用是降低乙烯基乙炔的()。A、分压B、总压C、浓度D、温度

正常工况下第二汽提塔塔顶放空气中乙烯基乙炔安全技术规定浓度小于()m/m。A、38%B、43%C、45%D、50%

第二汽提塔塔顶放空尾气中乙烯基乙炔安全技术规定浓度小于()m/m。A、38%B、43%C、45%D、50%

汽提塔釜温低时增加了第二萃取塔()分离的负荷,易使产品丁二烯中炔烃超标。A、炔烃B、碳三C、碳五D、甲基乙炔

碳四进料的分析项目有()含量等。A、1,3-丁二烯B、顺丁烯-2C、乙烯基乙炔D、碳三和碳五

第二汽提塔塔顶尾气中乙烯基乙炔的浓度可用()进行稀释。A、丁二烯B、惰性气体C、甲基乙炔D、抽余碳四

第二汽提塔釜温低易造成产品中()不合格。A、水份B、胺值C、乙烯基乙炔D、1,3-丁二烯纯度

下列组分中抽余碳四含有的组分是()。A、碳五B、丁烯-1C、乙基乙炔D、乙烯基乙炔

乙炔爆炸事故,常以那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乙炔-空气混合气体爆炸,一种是高压乙炔的分解爆炸。

关于乙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氧气钢瓶可以有焊缝,而乙炔钢瓶绝对不可以有焊缝B、正常充装后的氮气钢瓶压力低于乙炔钢瓶C、乙炔溶解于钢瓶中的丙酮中是为了防止乙炔分解爆炸D、溶解乙炔气体钢瓶的压力最大

单选题关于乙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氧气钢瓶可以有焊缝,而乙炔钢瓶绝对不可以有焊缝B正常充装后的氮气钢瓶压力低于乙炔钢瓶C乙炔溶解于钢瓶中的丙酮中是为了防止乙炔分解爆炸D溶解乙炔气体钢瓶的压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