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转化炉循环气中氧气和烃类的含量,是防止形成爆炸性气体。

控制转化炉循环气中氧气和烃类的含量,是防止形成爆炸性气体。


相关考题:

合成循环气中CH4,N2含量超高是什么原因()。 A.驰放气排放量小,导致惰性气体含量高B.转化工段转化不完全,使转化炉出口CH4含量不合格C.N2含量高也可能是转化氧气纯度不够,含有N2D.焦炉气压缩机一段进口氮气阀没关严或内漏

转化开工时,控制循环气中的烃类含量是为了()。 A、防止烃类与配入的蒸汽过早反应而导致提温困难B、防止烃类在催化剂表面裂解积碳C、防止烃类形成爆炸混合物D、防止烃类在设备管道内裂解积碳

脱硫开工时,循环气体中烃类含量的要求应()。 A、B、C、D、

因事故转化突然停工,处理原则是:防止(),需要隔离脱硫器和()炉内烃类。

转化炉点火时,转化系统循环气的氧含量不能超过方案的规定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控制转化炉循环气中氧气和烃类的含量,是防止形成爆炸性气体。()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合成岗位正常操作要点是什么,正确的是()A、催化剂床层热点温度的控制B、氨冷器温度的调节C、循环气量及循环气中惰性气体含量的控制D、防止跑气和漏气

为了防止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灰溜槽不断地用()进行吹扫。A、蒸汽B、氧气C、氮气D、氦气

计算题:某厂在一次取1#干熄炉循环气体样品,由气体分析仪分析其O2含量为0.9%,H2含量为1.2%,CO含量为3.5%,CO2含量为13.6%,试计算循环气体中N2含量?

氧气几乎能与所有可燃气体和液体燃料的蒸汽混合而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与(),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A、氧气与二氧化碳B、氧气与二氧化硫C、氧气和空气

如果反应器进口氧气浓度为8%,出口为5%,则氧气的转化率为37.5%(不考虑反应前后循环气体积的变化)。

脱硫开工时,循环气体中烃类含量的要求应()A、﹤0.3%B、﹤0.5%C、﹤1%D、﹤2%

转化气中残余甲烷含量越高,则说明()。A、烃类的转化率越高B、烃类的转化率越低C、不反映烃类的转化率

停工过程中,如果转化炉循环气还有大量烃类,就停止进入蒸汽,会发生的现象是()A、转化催化剂发生中毒B、转化催化剂发生结炭C、转化催化剂发生破碎D、锅炉发生超压

脱硫开工时,控制循环气体中氧气含量是为了()A、防止管道和设备氧化B、防止形成爆炸性气体C、防止催化剂结炭D、防止催化剂破碎

转化炉点火前,转化炉中的循环气烃含量<1%即可

转化气中残余甲烷含量越高,说明()A、烃类的转化率越高B、烃类的转化率越低C、不反应烃类的转化率

开工过程中,为了防止转化催化剂结碳,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配氢配汽之前,脱硫系统联入转化系统B、转化循环气烃类含量不能超标C、脱硫系统单独循环升温D、脱硫系统循环压力高于转化系统循环压力

转化开工时,循环气中的氧气和烃类应在()置换合格。A、转化配氢配汽前B、转化炉升温过程中C、转化配氢配汽后D、转化炉点火前

转化系统在没有完成配氢配汽前,为了防止转化催化剂结碳,禁止()。A、水蒸气进入转化炉B、氢气进入转化炉C、烃类进入转化炉D、氮气进入转化炉

转化炉出口气体中甲烷含量升高,说明转化炉的()。A、催化剂活性好B、转化炉膛温度高C、水碳比高D、转化率低

投氧前后转化炉系统必须在现场就近放空,避免氧气在转化系统后部内集聚,形成爆炸性气体

如何控制转化炉的氧气添加量()A、转化炉加入氧气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转化炉的反应温度和出口气体的温度及组成B、当氧气加入量少时,燃烧放热量小,不足以支持甲烷转化所需热量,触媒床层温度下降,转化炉出口温度下降,转化炉出口甲烷含量升高C、当氧气加入量大时,转化炉温度上升,转化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出口甲烷含量下降D、转化炉出口温度一般不低于880℃、转化炉触媒床层最高温度点不得超1050℃

提高甲醇合成反映CO单程转化率的措施有()。A、增大循环气量B、降低循环气量C、提高循环气中CO含量D、降低循环气中CO含量

影响转化炉出口CH4含量的因素很多,操作没有关的()A、控制好温度B、保证进转化水/气≥0.9C、控制原料气中总硫≤0.1PPMD、系空分提高氧气压力

转化炉点火时,转化系统循环气的氧含量不能超过方案的规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