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3mm煤样测定全水分时,称样量应为()。 A、8~10gB、10~12gC、100gD、500g

用13mm煤样测定全水分时,称样量应为()。 

  • A、8~10g
  • B、10~12g
  • C、100g
  • D、500g

相关考题:

B/T211-2007《煤中全水分测定方法》中规定测定外在水分时所用煤样粒度为()。A、≤0.2mmB、≤3mmC、&l B/T211-2007《煤中全水分测定方法》中规定测定外在水分时所用煤样粒度为()。A、≤0.2mmB、≤3mmC、D、

测定煤中全水分,其煤样粒度应小于13mm或小于6m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粒度小于13mm测定全水分的煤样,必须留取3kg粒度小于6mm测定全水分的煤样,必须留取125kg。A对B错

测定全水分的煤样粒度是小于13mm或大于6mm。A对B错

粒度小于13mm测定全水分的煤样,必须留取3kg粒度小于6mm测定全水分的煤样,必须留取125kg。

测定全水分的煤样粒度是小于13mm或大于6mm。

粒度小于13MM的全水煤样为()。A、2KGB、1KGC、500G

用粒度小于13mm的煤样测煤中全水分时,需称取的煤样量为500g,称准到()g。A、0.1B、0.2C、1D、0.5

煤中全水分测定分A、B、C、D四种方法,其中适用于外在水分高的烟煤和无烟煤的D方法要求煤样粒度与煤样量为( )。A、小于13mm、1kg;B、小于6mm、500g;C、小于13mm、2kg;D、小于6mm、2kg。

用粒度小于6mm的煤样测煤中全水分时,需称取煤样10~12g,称准到()g。A、0.1B、0.01C、0.5D、1

将粒度为6mm的全水分煤样装入容器密封后,称重为500g,容器本身重150g。化验室收到此煤后,容器和试样共重495g,测定煤样水分时称取试样m为10g,干燥后失重m1为1.04g,试求装入煤样时煤的全水分。

测定粒度小于13mm煤样的全水分时,为什么要趁热称量?

B/T211-2007《煤中全水分测定方法》中规定测定外在水分时所用煤样粒度为()。A、≤0.2mmB、≤3mmC、<6mmD、<13mm

称取空气干燥基煤样1.000g,测定其空气干燥煤样水分时失去质量为0.0600g,煤试样中的水分为()。A、3.00%B、4.00%C、5.00%D、6.00%

用13mm煤样测定全水分时,烘干后的煤样应趁热称重,称准至()g。A、0.01B、0.2C、0.5D、1

用6mm煤样测定全水分时,烘干后的煤样应趁热称重,称准至()g。 A、0.001B、0.2C、0.5D、1

选煤厂用快速灰化法测定煤样灰分时,煤样在炉门口停放约()。     A、3minB、5minC、7minD、10min

测定13mm煤样全水分时,浅盘的质量不应超过()。A、500gB、400gC、300gD、200g

煤样全水分的测定有四种方法,它们分别为6mm煤样的通氮干燥法;空气干燥法;微波干燥法13mm煤样的一步法和两步法。

用链条炉快速测定煤样灰分时,应称取空气干燥煤样0.5±0.01g。

用艾士卡法测定煤中的全硫量时,煤样是在氧气中灼烧的。

用库仑滴定法测定煤中的全硫量时,煤样是在空气中燃烧的。

标称最大粒度13mm的全水煤样最小质量是1.5kg。

填空题测定燃煤灰分时,称取煤样量为()。

单选题采用空气干燥法测定水分时,要求空气干燥基煤样的称样量为()。A1±0.5gB1±0.1gC1±0.05g

单选题煤中全硫量测定方法的不正确叙述()A艾士卡法测定煤中全硫量,煤样是在空气中灼烧。B库仑滴定法测定煤中全硫量,煤样是在空气中燃烧。C高温燃烧中和法测定煤中全硫量,煤样是在空气中燃烧。D库仑滴定法、高温燃烧中和法测定煤中全硫量,均采用三氧化钨为催化剂。

问答题对煤中全水分进行测定时,用预先干燥过的称量瓶在分析天平上称取煤样10.020g,然后将煤样在鼓风干燥箱105~110℃中干燥2h。冷却至室温后称的重量为9.688g,试求该煤样的全水分测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