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梁用粉煤灰的需水量比选用范围不应大于()。A、95%B、100%C、105%D、110%

预应力混凝土梁用粉煤灰的需水量比选用范围不应大于()。

  • A、95%
  • B、100%
  • C、105%
  • D、110%

相关考题: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2004)120号)中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梁用粉煤灰的需水量比选用范围不应大于()。

水运工程用粉煤灰于国际技术要求的主要差异有() A、水运工程用粉煤灰活性指数要求高于国际B、水运工程限用高钙灰C、水运工程用粉煤灰烧失量要求高于国际D、水运工程用II级灰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时,要求需水量比≤100%,烧失量≤5%

海水港浪溅区钢筋混凝土应采用需水量比不大于100%的粉煤灰。

跨度大于30m的混凝土梁,选用下列( )类型较为经济合理。A.高宽比为4的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B.钢骨混凝土梁C.矩形截面预应力混凝土梁D.箱形截面预应力混凝土梁

跨度大于30m的混凝土梁,选用下列哪一种类型较为经济合理?( )A.高宽比为4的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B.钢骨混凝土梁C.矩形截面预应力混凝土梁D.箱形截面预应力混凝土梁

用烘干法测定碎石含水率时,烘箱温度为()。A、100~105℃B、105~110℃C、90~95℃D、100~110℃

准确度用加标回收率表示时,被测组分含量大于100mg/kg时,回收率范围是()%A、95-105B、90-110C、85-100D、60-120E、80-110

下列符合级Ⅰ粉煤灰技术要求的是:()A、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12%,需水量比≤105%,烧失量≤5%B、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25%,需水量比≤105%,烧失量≤8%C、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45%,需水量比≤115%,烧失量≤15%D、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12%,需水量比≤95%,烧失量≤5%

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需水量比试验中,II级C类粉煤灰应不大于()。A、90%B、95%C、105%D、115%

扭转振动试验,要求在()%额定转速范围内,不应有转速禁区。A、75~95B、85~100C、80~105D、90~110

预应力混凝土梁用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水胶比应符合()。A、胶凝材料总量不应超过500kg/m3B、胶凝材料总量不应超过550kg/m3C、水胶比不应大于0.35D、水胶比不应大于0.30

预应力混凝土梁用矿物掺和料应采用()。A、粉煤灰B、磨细矿渣粉C、粉煤灰+磨细矿渣粉D、硅灰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2004)120号)中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梁用粉煤灰的需水量比选用范围不应大于()。A、95%B、100%C、105%D、110%

用烘干法测土的含水率时,烘箱温度为()A、100~105℃B、105~110℃C、100~110℃D、90~95℃

应先将测试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烘干箱内烘至恒重。A、100~110℃B、95~105℃C、105~110℃D、105~115℃

用于预拌混凝土和砂浆用II级粉煤灰细度和需水比技术指标分别为:()A、≤12%,≤105%B、≤12%,≤95%C、≤25%,≤105%D、≤25%,≤100%

二级粉煤灰的需水量比要求不大于()%A、95B、100C、105D、110

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大于30%时,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得大于();预应力混凝土以及处于冻融环境的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

单选题准确度用加标回收率表示时,被测组分含量大于100mg/kg时,回收率范围是()%A95-105B90-110C85-100D60-120E80-110

填空题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大于30%时,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得大于();预应力混凝土以及处于冻融环境的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

单选题用于预拌混凝土和砂浆用II级粉煤灰细度和需水比技术指标分别为:()A≤12%,≤105%B≤12%,≤95%C≤25%,≤105%D≤25%,≤100%

多选题预应力混凝土梁用矿物掺和料应采用()。A粉煤灰B磨细矿渣粉C粉煤灰+磨细矿渣粉D硅灰

多选题预应力混凝土梁用粉煤灰的需水量比选用范围不应大于()。A95%B100%C105%D110%

单选题二级粉煤灰的需水量比要求不大于()%A95B100C105D110

多选题预应力混凝土梁用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水胶比应符合()。A胶凝材料总量不应超过500kg/m3B胶凝材料总量不应超过550kg/m3C水胶比不应大于0.35D水胶比不应大于0.30

单选题《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2004)120号)中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梁用粉煤灰的需水量比选用范围不应大于()。A95%B100%C105%D110%

单选题应先将测试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烘干箱内烘至恒重。A100~110℃B95~105℃C105~110℃D10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