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钢过程中,如果钢流白亮刺眼,钢流边缘有火舌则说明温度低。

在出钢过程中,如果钢流白亮刺眼,钢流边缘有火舌则说明温度低。


相关考题:

连铸操作中,盛钢桶采用吹氩的长水口保护浇注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钢流温度损失B、使中间包钢水成分、温度均匀C、防止钢水二次氧化

钢加热到始锻温度,则钢的塑性愈低、强度愈高、愈易进行锻造。()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当加热炉内钢表面温度高达1000℃时,钢表面的颜色为( )。A.暗红色B.红色C.淡黄色D.白亮刺眼

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钢液在出钢和浇注过程中二次氧化()。

对轴承钢来说,如果钢中的酸溶Al控制过低,在出钢和浇铸过程中,硅的__________严重,球状夹杂物就会增加。

线材轧制时憋钢的主要原因有()。A、导卫安装问题B、流钢线不正C、红坯调整问题D、劈头坏钢

在出钢过程中观察钢流特征判断钢水温度,钢水温度高者为()。A、钢水白亮刺眼,钢流边缘有火舌B、钢水发散有红烟,靠出钢口附近火星多,钢流呈桔黄色,不刺眼C、火焰发暗呈灰色D、火焰略带蓝色,且形状有刺、无力

出钢前将钢包开至出钢位置,出钢瞬间根据出钢钢流位置调整钢包,出钢后在见到钢流后及时调整钢包位置,将钢流冲击区调整至钢包中心,降低钢流对钢包侵蚀。出钢过程的详细操作程序包括()A、出钢1-1.5min时加入小粒白灰、萤石,合金量小(<3.5t)的钢种可以在1.5min左右加入白灰及萤石,合金量大(≥3.5t)的钢种在1.0min左右加入白灰及萤石B、其它合金依照流程依次单独加入,出钢时间的3/4以后不允许补加碳粉。出现大坨时,前后晃车,用钢流进行冲击C、白灰及合金熔化主要以“分批、对钢流加入”为主,以底吹搅拌为辅助熔化手段,所以要求摇炉工出钢加合金过程一定要对钢流加入D、出钢过程加料时机由摇炉工把握,并通知主控工操作

拉坯速度大于浇注速度时会造成()A、漏钢B、溢钢C、停浇D、絮流

钢中碳元素的含量越高则开始结晶的温度越低。

30钢的正火温度比45钢的正火温度应()。A、低B、高C、相同

当加热炉内钢表面温度高达1000℃时,钢表面的颜色为()。A、暗红色B、红色C、淡黄色D、白亮刺眼

钢加热到表面呈白亮刺眼的颜色,表面温度约为()。A、1000-1100℃B、1200-1350℃C、1400℃以上

滑动水口的作用有()。A、开启钢流B、关闭钢流C、保证圆流D、调节钢流

中间包中二次氧化()最严重。A、钢流与空气B、钢流与耐材C、钢流冲击液面与空气D、液面与空气

钢液越白亮,温度越高,出钢过程中吸气量也越小。

钢的熔化温度是随钢中化学成分变化的,溶于钢中的化学元素含量越高,钢的熔点就越低。

白灰及合金熔化主要以下渣检测为主,以()为辅助熔化手段,所以要求摇炉工出钢加合金过程一定要对钢流加入。A、分批、对钢流加入B、底吹搅拌C、前后晃车

钢的熔化温度是随钢中化学成分变化的,溶于钢中的元素含量越高,钢的熔点就越低。

钢中残铝量过低,在出钢和浇注过程中,矽的氧化严重,球状夹杂就()。

在出钢和浇注过程中,钢流会吸收空气中的氮而使钢中氮化物夹杂增多。

当发生钢包漏钢时,如果正在出钢过程中,立即向上摇炉停止出钢,并分清以下情况,分别采取措施()A、出钢过程中包底漏钢,钢流较大时,在炉下坑处不开车,至钢水漏完;钢包刺钢或钢流比较小时,开至吊包位。负责人:炉下工B、出完钢开车过程中包底漏钢,如果钢水车可以运行,开至吊包位。负责人:炉下工C、包壁漏钢:当包壁漏钢,将车立即开出,开至吊包位。负责人:摇炉工D、开至吊包位后,炼钢工立即组织钢水倒包。负责人:炼钢工

为了减少钢液在出钢至浇注过程中的再次污染,需要对钢液采用()等种保护措施。A、注流氩封保护B、保护渣浇注C、钢液面加保温剂D、钢液面加发热剂

钢的熔化温度是随钢中化学成份变化的,溶于钢中的化学元素含量越高,钢的熔点就越低。

钢液温度升高,则溶解在钢中的气体含量减少。()

钢的熔化温度是随钢中化学成份变化的,溶于钢中的元素含量越高,钢的熔点就越低。

出钢过程中按照操作要点要求在出钢过程中开底吹操作,保证()。A、钢液面翻动B、钢液不溅到钢包外C、保证渣料及合金熔化D、炉后温度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