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北京《晨报》曾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这篇文章应该发表在哪年?()A、1915年B、1916年C、1919年D、1921年

民国时期北京《晨报》曾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这篇文章应该发表在哪年?()

  • A、1915年
  • B、1916年
  • C、1919年
  • D、1921年

相关考题:

徐志摩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一起提倡格律新诗。()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载文曰:“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这句话针对的是(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B.日本强行租借胶州湾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受挫D.《九国公约》的签订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该宣言针对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A.1915 年袁世凯与日本签署“二十一条”B.1919 年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的失败C.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D.1937 年“七七事变”的爆发

下列传单中,集中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精神的是(  )A.“中国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B.“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鲁迅小说《药》最初发表在()。A、《晨报•副刊》B、《新潮》C、《新青年》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这主要是针对帝国主义()A、强租胶州湾B、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C、强行占领山东省D、逼迫清政府割让山东半岛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最早发表于()A、《京报副刊》B、《晨报副刊》C、《学灯》D、《新青年》

下列事件或现象,典型地体现了“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是() ①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 ②某店主张贴“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的标语 ③北大学生谢绍敏用中指血书“还我青岛” ④浙江海宁决定开除陆宗舆的县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下列事件中能够充分体现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有() ①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强调中国对山东拥有主权 ②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大声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 ③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啮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公之于众 ④浙江海宁县召开万人国民大会,决定开除陆宗舆县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此文发表的背景是()A、德国强租胶州湾B、巴黎和会决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C、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D、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妥协卖国

1926年,闻一多、徐志摩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标志着新格律诗派——()开始形成。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告国人》一书,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该材料反映了()。A、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B、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后,《晨报》于()刊载了林长民的《外交警报敬告国人》。A、4月30日B、5月1日C、5月2日D、5月3日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青年学生首先奋起抗争;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国民大革命D、南昌起义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发生的“改变世界”的事件是()A、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B、在上海签署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C、中美双方互派大使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晨报副刊·诗镌》提倡和发表的主要是()。

被认为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副刊是()。A、《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副刊B、上海《字体沪报》的附张《消闲报》C、北京《晨报》的《晨报副镌》D、《京报》副刊

陈大悲的纲领性长文()发表于北京《晨报》上,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推动了遍及大江南北的“爱美剧”运动的开展。

最早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的副刊是()。A、《京报》B、《民国日报》C、《晨报》D、《新华日报》

在中国传统的工商贸易之中,西式广告出现于()A、晚清时期的北京B、晚清时期的上海C、民国时期的北京D、民国时期的上海

填空题1926年,闻一多、徐志摩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标志着新格律诗派——()开始形成。

单选题民国时期北京《晨报》曾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这篇文章应该发表在哪年?()A1915年B1916年C1919年D1921年

单选题鲁迅小说《药》最初发表在()。A《晨报•副刊》B《新潮》C《新青年》

单选题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告国人》一书,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该材料反映了()。A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B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填空题《晨报副刊·诗镌》提倡和发表的主要是()。

单选题“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青年学生首先奋起抗争;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国民大革命D南昌起义

单选题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发生的“改变世界”的事件是()A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B在上海签署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C中美双方互派大使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