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缺陷:初值差().

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缺陷:初值差().


相关考题:

对高压电容式绝缘结构的套管、互感器及耦合电容器,不仅要监测其绝缘介质损耗因数,还要监测其()的相对变化。

电流互感器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正常判断标准为()。A、初值差≤5%B、初值差≤10%C、初值差≤15%D、初值差≤20%

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带电检测项目有()。A、红外热像检测B、相对介质损耗因数C、相对电容量比值D、高频法局部放电检测

套管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缺陷判断标准为()。A、初值差10%B、初值差20%C、初值差25%D、初值差30%

在做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检测时,相对介质损耗因数的正常标准是()。A、变化量≤0.003B、变化量≤0.008C、变化量≤0.005D、变化量≤0.006

对高压电容式绝缘结构的套管、互感受器及耦合电容器,不仅要监测其绝缘介质损耗因数,还要监测其电容量的相对变化。

关于耦合电容器相对介质质损耗因数,说法正确的是()。A、具备条件时做本项试验,检测从电容末屏接地线上取信号,单根测试线长度应保证在15米以内B、可取临近同相的电流互感器末屏电流与本身电流相位差值的正切值C、变化量=本次试验值-初值D、初值宜选取设备停电状态下的介质损耗因数为合格、带电后一周内检测的数值

电流互感器相对介质损耗因数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变化量应小于()A、0.001B、0.003C、0.005D、0.007

下列关于耦合电容器说法正确的是()。A、低压端对地绝缘电阻≥2000MΩB、电容量初值差不超过±5%C、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变化量≤0.003D、相对电容量比值初值差≤5%

耦合电容器的介质损耗因数值,对于膜纸复合不超过(),对于油浸纸不()。A、0.001B、0.0025C、0.003D、0.005

对于SF6断路器断口间并联电容器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检测说法错误的是()A、容量初值差不超过±5%(警示值)B、介质损耗因数油浸纸≤0.006C、介质损耗因数膜纸复合≤0.0025D、对于瓷柱式断路器,与断口一起测量

耦合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是()A、标称电容量Cb和绝缘电阻B、介质损耗因数tgδ和额定电压C、标称电容量Cb和介质损耗因数tgδD、标称电容量Cb和高频等效电阻r

电压互感器绝缘电阻超过要求,或者怀疑绕组绝缘存在缺陷时,可进行()试验。A、绕组绝缘介质损耗因数B、支架绝缘介质损耗因数C、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气体密度继电器校验

电流互感器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异常判断标准为()。A、初值差5%且≤10%B、初值差10%且≤20%C、初值差5%且≤20%D、初值差10%且≤30%

套管带电检测时,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的判断标准是什么?()A、正常:初值差≤10%B、异常:初值差≥10%且≤30%C、缺陷:初值差≥30%D、缺陷:初值差≥50%

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初值宜选取:设备()下的介质损耗因数为合格,带电后立即检测的数值作为初值。A、停电状态B、冷备用状态C、热备用状态D、运行状态

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正常判断标准为()。A、初值差≤5%B、初值差≤10%C、初值差≤15%D、初值差≤20%

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检测周期为()。A、半年至1年B、1年至2年C、2年至3年D、3年至4.5年

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缺陷判断标准为()。A、初值差10%B、初值差20%C、初值差25%D、初值差30%

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异常判断标准为()。A、初值差5%且≤10%B、初值差10%且≤20%C、初值差5%且≤20%D、初值差10%且≤30%

套管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异常判断标准为()。A、初值差5%且≤10%B、初值差10%且≤20%C、初值差5%且≤20%D、初值差10%且≤30%

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相对电容量比值正常:初值差()。

套管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正常判断标准为()。A、初值差≤5%B、初值差≤10%C、初值差≤15%D、初值差≤20%

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相对电容量比值异常判断标准为()。A、初值差5%且≤10%B、初值差5%且≤20%C、初值差2%且≤10%D、初值差2%且≤20%

套管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当达到()时,应停电进行例行试验。A、正常标准B、异常标准C、缺陷标准D、故障标准

关于电流互感器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的表述正确的是()。A、电容量初值差不应超过±3%B、末屏介质损耗因数要求小于0.015C、测量值异常,可测量介质损耗因数与测量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D、220kV电流互感器介损值应小于0.006

套管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初值宜选取:设备()下的介质损耗因数为合格,带电后立即检测的数值作为初值。A、停电状态B、冷备用状态C、热备用状态D、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