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某17周岁,故意杀人,可以判处其死刑、缓期2年执行吗?

余某17周岁,故意杀人,可以判处其死刑、缓期2年执行吗?


相关考题:

对于判处死刑,宣告缓期二年执行的,在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可以依法执行死刑。()

对乙、丙、丁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其不满18周岁,对其不能适用死刑,并且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丙的行为构成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应数罪并罚,由于其不满18周岁,对其不能适用死刑,并且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对丁虽然不能适用死刑。但可以适用死刑缓期执行D.丙、丁虽然在赵某的组织下实施了扒窃行为,且二人的年龄都已满16周岁,但仍不能成立盗窃罪,因为二人是在受胁迫下实施的犯罪行为

对()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关于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B.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C.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三十年有期徒刑D.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A.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B.累犯C.首要分子D.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首要分子

王某因故意杀人罪被逮捕,被羁押期间自然流产,人民法院应如何判决?( )。A.应当适用死刑B.不得适用死刑C.可以适用死刑,但必须待其分娩后才可执行D.不可以适用死刑,但可以适用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案例一】王某因故意伤害他人致其死亡,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王某在劳动时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案例思考】1.对王某应该如何处理?(10分)

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可以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

下列选项中,关于死刑的说法正确的是A.审判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不适用死刑B.对于不适用死刑的人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C.死刑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D.对于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撮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关于减刑的执行问题,下列哪一选项不正确?A:李某因为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在死缓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2年以后,减为有期徒刑B:张某因为抢劫罪被判处死缓,因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C:王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法院可以根据其情节对其决定限制减刑D:曹某因为绑架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法院可根据其情节对其决定限制减刑

关于死刑缓期执行的正确说法包括(  )。A.对于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得判处死刑,但是可以判处死刑缓期执行B.死刑缓期执行的适用条件之一是罪行不是极其严重C.只要犯罪分子死刑缓期执行期闻故意犯罪,无论何时都可以核准死刑D.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2年执行期限,应当计算在减刑后的有期徒刑期限内

某16周岁少年,故意杀了人,法律可判处其死刑。

下列情形中,不适用死刑的是()A、18岁的周某犯故意杀人罪B、犯故意杀人罪的王某审判时怀孕C、聋哑人张某犯故意杀人罪D、17岁的李某犯故意杀人罪

陆某在16周岁时杀人,到19周岁时被抓捕归案,审判时20周岁,因此可以判处死刑。()

关于死刑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犯罪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C、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D、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若无故意犯罪且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据法律规定,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执行B、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C、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D、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以判处死刑,但必须在其生育或者流产后才能执行死刑判决

陆某在16周岁时杀人,到19周岁时被抓捕归案,审判时20周岁。对陆某可以判处死刑。

李某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虽然情节较轻,但仍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对其执行死刑。

甲(15周岁)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17周岁时,甲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杀人后逃跑,19周岁时被抓获判处有期徒刑10年。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甲在就业时免除向单位报告自己受过刑事处罚的义务B、对甲故意杀人的行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甲在审判时已满18周岁,可以适用死刑D、甲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关于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三十年有期徒刑B、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C、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D、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多选题关于死刑缓期执行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甲在考验期内有重大立功,可酌情缩短死刑缓期考验期限,并减为25年有期徒刑B乙因爆炸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在考验期内又犯重大责任事故罪,经查证属实,对乙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C丙因强奸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同时被限制减刑。丙在考验期满后被减为无期徒刑,如丙之后又减刑,则其被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25年D丁因走私毒品罪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经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决定对丁改判死刑缓期执行,则可以同时决定对丁限制减刑

判断题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可以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A对B错

单选题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关于死刑适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B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C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0年有期徒刑D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多选题洪某,1990年7月生。2004年9月,洪某将邻居王某小孩(1周岁)抱出并杀害,向王某勒索5万元。后因恐惧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一审法院判处其死刑缓期2年执行。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洪某属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刑法》第17条规定的8种犯罪负刑事责任。由于洪某的杀人行为应被绑架行为吸收,而绑架罪不在8种罪名之列,因此,对洪某不应追究刑事责任B《刑法》第17条规定的是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而不是经法院审理后具体确定的罪名,洪某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对其应当追究刑事责任C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洪某的刑事责任D一审法院的判决存在错误

填空题对()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判断题某16周岁少年,故意杀了人,法律可判处其死刑。A对B错

问答题余某17周岁,故意杀人,可以判处其死刑、缓期2年执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