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包括(提示若患者使用上述抗生素抗感染治疗2周后肺部感染较前好转,但近3天再次出现发热,且出现腹泻,每日7~8次,粪泡沫多。查体:患者消瘦,眼窝及前囟略凹,腹部轻压痛,心肺查体无异常。)()。A、粪涂片B、粪培养C、粪常规D、心电图E、腹部超声F、腹部CT

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包括(提示若患者使用上述抗生素抗感染治疗2周后肺部感染较前好转,但近3天再次出现发热,且出现腹泻,每日7~8次,粪泡沫多。查体:患者消瘦,眼窝及前囟略凹,腹部轻压痛,心肺查体无异常。)()。

  • A、粪涂片
  • B、粪培养
  • C、粪常规
  • D、心电图
  • E、腹部超声
  • F、腹部CT

相关考题:

患者女,31岁,肺结核病史两年,因“发热、咳嗽3天”入院。今晨患者剧烈咳嗽后出现呼吸困难,其最可能并发了A、急性肺部感染B、心力衰竭C、自发性气胸D、呼吸衰竭E、肺气肿

患者,王某,因喉头水肿行气管切开病人:合适的病室湿度为()。

患者男性,60岁,因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请问为该患者实施口腔护理时应该注意什么?

患者,女,47岁。右示指被木刺扎伤2天后出现右示指红、肿、热、痛,今日开始出现跳痛,并伴发热。目前主要的处理措施是A.中药外敷B.应用抗生素C.切开引流D.充分休息E.理疗

患者女,36岁。连续输液5天后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皮肤温度高。根据临床表现,该患者可能出现了A、细菌污染反应B、过敏反应C、空气栓塞D、发热反应E、静脉炎

患者女,52岁,因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术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检查呼吸机各管路连接是否紧密B、每周更换呼吸机各管道和螺纹管C、呼吸机频率应与患者自主呼吸同步D、每天更换湿化液E、病室空气每天用紫外线照射

患者女,52岁,因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术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检查呼吸机各管路连接是否紧密B.每周更换呼吸机各管道和螺纹管C.呼吸机频率应与患者自主呼吸同步D.每天更换湿化液E.病室空气每天用紫外线照射

女,38岁。因咳嗽发热2天,经皮试阴性后肌注青霉素80万U,注射后1分钟患者突感胸闷、气短、出冷汗,随后呼之不应,心跳呼吸停止。如患者出现喉头水肿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A.鼻管吸氧B.气管内插管C.气管切开D.面罩给氧E.安放口咽通气道

患者女,36岁。连续输液5天后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皮肤温度高。根据临床表现,该患者可能出现了A.细菌污染反应B.过敏反应C.空气栓塞D.发热反应E.静脉炎

患者,男性,42岁,1周前无明显诱冈出现腹泻、腹痛,近两天来患者感行走无力,双脚刺痛感等不适,逐渐出现双手麻木感,阵发性加剧。无头昏、头痛,无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等。查体:神清,语言略有含混,智能检查正常,脑神经检查无异常。双下肢肌张力减低,肌力4级,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若患者出现呼吸无力,首选治疗方案是A.尽早行气管插管,若1天后无好转,行气管切开B.及时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预防并发症C.及时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D.直接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畅通E.应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冲击治疗

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可能的诊断是(提示粪常规:呈墨绿色,可见假膜;粪涂片:革兰阳性球菌占90%,粪培养见致病菌生长。)()。A、真菌性肠炎B、抗生素相关性肠炎C、克罗恩病D、化脓性阑尾炎E、生理性腹泻F、病毒性肠炎

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是()A、吸氧B、建立人工气道C、气管插管D、气管切开

患者,男性,42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腹痛,近两天来患者感行走无力,双脚刺痛感等不适,逐渐出现双手麻木感,阵发性加剧。无头昏、头痛,无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等。查体:神清,语言略有含混,智能检查正常,脑神经检查无异常。双下肢肌张力减低,肌力4级,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若患者出现呼吸无力,首选治疗方案是().A、尽早行气管插管,若1天后无好转,行气管切开B、直接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畅通C、应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冲击治疗D、及时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E、及时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预防并发症

王先生,因喉头水肿行气管切开患者:合适的病室湿度为()A、20~30%B、30~40%C、40~50%D、50~60%E、60~70%

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对于假膜性肠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大肠埃希菌B、屎肠球菌C、粪肠球菌D、真菌E、梭状芽孢杆菌F、金黄色葡萄球菌

患者女,84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肺炎,呼吸衰竭”来诊。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行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因病情危重,脱机困难,已上机治疗10天。与气管插管相比,气管切开的优势是(提示因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长,撤机困难,决定行气管切开术。)()。A、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B、减少误吸C、减少损伤D、减少无效腔E、利于操作F、患者活动更方便,可早期经口进食,还可堵住气管套管开口发声说话

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可能的诊断为(提示抗生素治疗后,患者出现腹泻,每日7~8次,粪呈豆腐渣样细块,口腔黏膜有白色乳凝块样物,粪培养(-),粪涂片见菌丝。)()。A、化脓性阑尾炎B、细菌性肠炎C、克罗恩病D、真菌性肠炎E、生理性腹泻F、病毒性肠炎

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根据上述诊断可给予的治疗是()。A、口服甲硝唑B、口服肠道益生菌C、口服头孢类抗生素D、口服万古霉素E、立即停用抗生素F、无需特殊治疗

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患者若行痰培养最可能出现的致病菌是()。A、屎肠球菌B、真菌C、鲍曼不动杆菌D、铜绿假单胞菌E、大肠埃希菌F、肺炎克雷伯菌

以下哪种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发生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A、头面部烧伤患者予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第3日出现发热,体温38.9℃,痰多,为黄色脓痰,肺部CT示双肺斑片状阴影B、脑外伤患者术后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后第16小时出现发热,PCT0.05ng/ml,双肺可闻及湿啰音C、某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5日后病情好转撤机,撤机第4日出现发热,体温38.2℃,PCT0.5ng/ml,痰培养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D、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第2日出现发热,体温38.7℃,双肺可闻及湿啰音

患者男性,54岁,114kg,因突发腹痛伴严重恶心、呕吐入院,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14个月前因车祸颈椎挫伤致四肢瘫痪,经功能锻炼目前患者可借助拐杖活动。入院后5天,因急性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静脉给予咪达唑仑3mg,琥珀胆碱80mg后气管插管成功。2分钟后,心电图出现宽大QRS波,心动过缓,继而心跳停止,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在拟行药物诱导气管插管前,该患者的病史资料中,下列哪项最应引起重视()。A、患者的身高、体重B、家族成员阳性心梗病史C、急性坏死性胰腺炎D、既往曾有颈椎外伤史E、呼吸衰竭F、高血压病史

单选题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患者若行痰培养最可能出现的致病菌是()。A屎肠球菌B真菌C鲍曼不动杆菌D铜绿假单胞菌E大肠埃希菌F肺炎克雷伯菌

单选题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是()A吸氧B建立人工气道C气管插管D气管切开

单选题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可能的诊断为(提示抗生素治疗后,患者出现腹泻,每日7~8次,粪呈豆腐渣样细块,口腔黏膜有白色乳凝块样物,粪培养(-),粪涂片见菌丝。)()。A化脓性阑尾炎B细菌性肠炎C克罗恩病D真菌性肠炎E生理性腹泻F病毒性肠炎

单选题患者男性,48岁。因"车祸致颅脑外伤1小时"入院。体检:呼吸急促,深昏迷,有口鼻出血,左侧瞳孔4mm,右侧瞳孔5mm,对光反射迟钝,SaO80%。头颅CT:广泛脑挫裂伤、颅底骨折,该患者抢救期间人工气道的最佳选择是()A经口气管插管B经鼻气管插管C直接行气管切开D口咽通气道E鼻咽通气道

多选题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包括(提示若患者使用上述抗生素抗感染治疗2周后肺部感染较前好转,但近3天再次出现发热,且出现腹泻,每日7~8次,粪泡沫多。查体:患者消瘦,眼窝及前囟略凹,腹部轻压痛,心肺查体无异常。)()。A粪涂片B粪培养C粪常规D心电图E腹部超声F腹部CT

单选题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可能的诊断是(提示粪常规:呈墨绿色,可见假膜;粪涂片:革兰阳性球菌占90%,粪培养见致病菌生长。)()。A真菌性肠炎B抗生素相关性肠炎C克罗恩病D化脓性阑尾炎E生理性腹泻F病毒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