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包括(提示若患者使用上述抗生素抗感染治疗2周后肺部感染较前好转,但近3天再次出现发热,且出现腹泻,每日7~8次,粪泡沫多。查体:患者消瘦,眼窝及前囟略凹,腹部轻压痛,心肺查体无异常。)()。A粪涂片B粪培养C粪常规D心电图E腹部超声F腹部CT

多选题
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包括(提示若患者使用上述抗生素抗感染治疗2周后肺部感染较前好转,但近3天再次出现发热,且出现腹泻,每日7~8次,粪泡沫多。查体:患者消瘦,眼窝及前囟略凹,腹部轻压痛,心肺查体无异常。)()。
A

粪涂片

B

粪培养

C

粪常规

D

心电图

E

腹部超声

F

腹部CT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女。发热,最高体温39℃,持续1天后降至正常,1天后再次发热。该患者可能的疾病是A、疟疾B、败血症C、结核病D、大叶性肺炎E、布鲁菌病

患者,女,15岁。发热5天,每天体温最高40℃,最低39℃,该热型属于( )

患者女性,35岁,因“发热伴咽痛”来诊。患者孕36+周,3日前因受凉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咽痛。查体:咽红,双扁桃体Ⅱ度大,有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大。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3×109/L。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不宜应用的药物是()A、青霉素GB、阿莫西林C、阿米卡星D、阿奇霉素E、头孢呋辛

患者女性,35岁,因“发热伴咽痛”来诊。患者孕36+周,3日前因受凉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咽痛。查体:咽红,双扁桃体Ⅱ度大,有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大。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3×109/L。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妊娠期患者,药物分布容积的变化是()A、明显减少B、明显增加C、无影响D、影响不大E、面积增大

患儿男,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抽搐1次”来诊。查体:体温39℃,面色苍白。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8。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高热惊厥B、癫痫C、化脓性脑膜炎D、病毒性脑炎E、结核性脑膜炎

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可能的诊断是(提示粪常规:呈墨绿色,可见假膜;粪涂片:革兰阳性球菌占90%,粪培养见致病菌生长。)()。A、真菌性肠炎B、抗生素相关性肠炎C、克罗恩病D、化脓性阑尾炎E、生理性腹泻F、病毒性肠炎

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包括(提示若患者使用上述抗生素抗感染治疗2周后肺部感染较前好转,但近3天再次出现发热,且出现腹泻,每日7~8次,粪泡沫多。查体:患者消瘦,眼窝及前囟略凹,腹部轻压痛,心肺查体无异常。)()。A、粪涂片B、粪培养C、粪常规D、心电图E、腹部超声F、腹部CT

患者,男性,27岁,发热1个月,体温最高达40℃。查体: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紫癜,右颈部及腋下可触及多个淋巴结,质硬,脾肋下4cm。血常规:白细胞11.2×109/L,血小板22×109/L,血红蛋白80g/L。该患者行脑脊液检查,最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情况()A、脑脊液发现结核杆菌B、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增高C、脑脊液蛋白显著增高,糖降低D、细菌培养阳性E、脑脊液白血病细胞增多

5岁患儿。发热、头痛、呕吐3天,抽搐1次入院,查体:体温39℃,面色苍白,血常规示: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占0.88。为确诊,最为必要的检查是()A、血常规B、血培养C、脑电图D、脑脊液检查E、头颅CT

男性,20岁。发热2周。查体:体温39℃,脉搏9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0/70mmHg。神情淡漠。心率96次/分。余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3.0×109。该患者疑诊为伤寒,应做以下哪些检查()A、血培养B、骨髓培养C、PPDD、肥达试验E、肠镜

患儿男,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抽搐1次”来诊。查体:体温39℃,面色苍白。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8。在化脓性脑膜炎的并发症中,通过颅骨透照试验+诊断性穿刺能明确诊断的是()。A、脑室管膜炎B、硬脑膜下积液C、脑积水D、脑性低钠血症E、癫痫

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对于假膜性肠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大肠埃希菌B、屎肠球菌C、粪肠球菌D、真菌E、梭状芽孢杆菌F、金黄色葡萄球菌

患儿男,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抽搐1次”来诊。查体:体温39℃,面色苍白。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8。为确诊,最为必要的检查是()。A、血常规B、血培养C、脑电图D、脑脊液检查E、颅脑CT

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可能的诊断为(提示抗生素治疗后,患者出现腹泻,每日7~8次,粪呈豆腐渣样细块,口腔黏膜有白色乳凝块样物,粪培养(-),粪涂片见菌丝。)()。A、化脓性阑尾炎B、细菌性肠炎C、克罗恩病D、真菌性肠炎E、生理性腹泻F、病毒性肠炎

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根据上述诊断可给予的治疗是()。A、口服甲硝唑B、口服肠道益生菌C、口服头孢类抗生素D、口服万古霉素E、立即停用抗生素F、无需特殊治疗

患者男,56岁,因“胃穿孔术后脱机困难”来诊。术后第3天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双肺新出现较多湿啰音,胸部X线片:双下肺斑片影,考虑肺部感染,给予第3代头孢菌素治疗,症状逐渐改善,体温降至37.4℃左右。5天后再次出现体温增高,体温最高39℃,伴寒战。查体:心率120次/分,镇静状态,右锁骨下留置深静脉导管(术中置管),导管入口可见少许渗出,双肺呼吸音稍粗,左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律齐,无明显杂音,腹部切口愈合可,腹软,压之无皱眉,双下肢不肿。血常规:白细胞18.2×109/L,中性粒细胞0.87。尿常规未见异常。该患者再次高热最有可能的原因为()。A、肺部感染B、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吻合口漏D、切口感染E、呼吸机相关性肺炎F、颅内感染

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患者若行痰培养最可能出现的致病菌是()。A、屎肠球菌B、真菌C、鲍曼不动杆菌D、铜绿假单胞菌E、大肠埃希菌F、肺炎克雷伯菌

单选题患儿男,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抽搐1次”来诊。查体:体温39℃,面色苍白。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8。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高热惊厥B癫痫C化脓性脑膜炎D病毒性脑炎E结核性脑膜炎

单选题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患者若行痰培养最可能出现的致病菌是()。A屎肠球菌B真菌C鲍曼不动杆菌D铜绿假单胞菌E大肠埃希菌F肺炎克雷伯菌

单选题患儿男,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抽搐1次”来诊。查体:体温39℃,面色苍白。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8。在化脓性脑膜炎的并发症中,通过颅骨透照试验+诊断性穿刺能明确诊断的是()。A脑室管膜炎B硬脑膜下积液C脑积水D脑性低钠血症E癫痫

单选题患者,女,78岁,因"嗜睡2天"来诊。慢性咳嗽、咳痰史20余年,近5年活动后气促;1周前"感冒"后痰多,气促加重;近2天嗜睡。血常规:WBC18.6×109/L,N9×109/L。血气分析:pH7.29,PaO248mmHg,PaCO280mmHg。最可能的诊断为()。AⅠ型呼吸衰竭BⅡ型呼吸衰竭C呼吸窘迫综合征D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E脑血管意外

单选题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可能的诊断为(提示抗生素治疗后,患者出现腹泻,每日7~8次,粪呈豆腐渣样细块,口腔黏膜有白色乳凝块样物,粪培养(-),粪涂片见菌丝。)()。A化脓性阑尾炎B细菌性肠炎C克罗恩病D真菌性肠炎E生理性腹泻F病毒性肠炎

单选题患者,女,44岁。主因腰痛、发热、尿频来诊,尿沉渣白细胞10~20个/HP,可见白细胞管型,WBC11×109/L,中性粒细胞0.85,诊断为(  )。ABCDE

单选题患儿5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抽搐1次入院。查体:体温39℃,面色苍白,血常规示: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占0.88。为确诊,最为必要的检查是()A血常规B血培养C脑电图D脑脊液检查E头颅CT

单选题患者女,78岁,因“嗜睡2d”来诊。慢性咳嗽、咳痰史20余年,近5年活动后气促;1周前“感冒”后痰多,气促加重;近2d嗜睡。血常规:WBC18.6×109L,N9×109/L。血气分析:pH7.29,PaO248mmHg,PaCO280mmHg。若经药物治疗无效,患者自主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A气管切开B清理呼吸道C气管内插管D高浓度吸氧E胸外心脏按压

单选题患儿男,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抽搐1次”来诊。查体:体温39℃,面色苍白。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8。为确诊,最为必要的检查是()。A血常规B血培养C脑电图D脑脊液检查E颅脑CT

单选题患者女,46岁,因“外伤,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来诊。体温最高39℃。血常规: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89。痰液:淡绿色,较多,降钙素原(PCT)5~10μg/L。可能的诊断是(提示粪常规:呈墨绿色,可见假膜;粪涂片:革兰阳性球菌占90%,粪培养见致病菌生长。)()。A真菌性肠炎B抗生素相关性肠炎C克罗恩病D化脓性阑尾炎E生理性腹泻F病毒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