錾削完成后,预留为精加工用之裕量约0.5~1公厘。

錾削完成后,预留为精加工用之裕量约0.5~1公厘。


相关考题:

錾子主要用来錾削工件上的毛刺、錾切薄钢板和清理焊缝等,其切削用的楔角β要根据()而定。 A、自身材料B、被切削材料C、錾削工艺D、錾削工作量

平面錾削时,每次錾削厚度约为()mm。 A、0.5~1B、1~1.5C、1.5~2D、2~2.5

铰削之孔径为16公厘时,其铰削裕量以约0.4~0.5公厘较适当

使用平錾,錾削工件时,一般每次錾削深度为()为宜。A、0.5mm-2mmB、1mm-1.5mmC、2mm-2.5mmD、2.5mm-3mm

车削偏心量为0.5公厘时,如在外径上用量表检查,则量表指针应转动:()A、0.5B、1C、1.5D、2公厘

偏心量为1公厘之圆杆校对时,工件旋转一周,则量表长针移动:()A、0.5B、1C、1.5D、2公厘为正确。

錾削到端头时,应调头錾削,否则会产生崩角现象,而錾削脆性材料不须调头錾削。

()是手工操作专用刀具,铲去工件表面一层很薄的金属的一种精加工方法。A、锉削B、锯削C、錾削D、刮研

錾削平面时,当錾削快到尽头,与尽头相距约()mm时,应调头錾削。A、5B、10C、15D、20

外圆镗削在半精加工时,背吃刀量一般为()mm。A、0.35—0.4B、0.5—0.2C、0.5左右D、0.2左右

錾削平面时,每次錾削余量约()。A、0.5~1mmB、0.5~1.5mmC、0.5~2mmD、0.5~2.5mm

錾削的操作方法分为()。A、平面錾削B、油槽錾削C、板料錾切D、垂直錾削

手工铰削之孔径8公厘,则其钻头直径为()。A、8.0公厘B、7.8公厘C、7.6公厘D、7.4公厘

一般钢料之铰孔若孔径为12公厘,则铰削量宜为()。A、0.1~0.2公厘B、0.4~0.6公厘C、0.6~0.8公厘D、0.8~1.0公厘

键宽公厘配入键槽宽公厘,二者配合最小裕度为()。A、0.01公厘B、0.02公厘C、0.03公厘D、0.05公厘

錾削时采用之钢质手锤,愈重愈佳。

直径为11~32公厘之钻头尺寸,是每隔()有一支。A、0.1公厘B、0.2公厘C、0.5公厘D、1公厘

錾削宽度15公厘,深度1.5公厘之平面,应选用()。A、岬状錾B、菱形錾C、圆鼻錾D、平錾

錾削小型板料时,錾子对着錾面约()錾削。A、30°B、45°C、60°D、90°

使用扁錾錾削平面时,每次錾削量应约为()毫米。A、0.1~0.2B、0.1~0.3C、0.5~2D、4~6

槽錾削一般分为錾削油槽和錾削键槽。

用錾子进行錾削时每次錾削的厚度约为()。A、0.5mmB、0.5~1mmC、1~1.5mmD、1~2mm

孔径10公厘,其手工铰削之铰削裕量小于机械铰削的裕量。

()用于零配件的修整及精加工。A、锉削B、錾削C、锯削D、钻削

使用活动铰刀,每次之铰削量宜为()。A、0.03~0.08公厘B、0.15~0.25公厘C、0.3~0.4公厘D、0.5~0.6公厘

手工铰刀之铰削预留量为0.5~0.8公厘。

錾削时,手握錾子之部位宜为()。A、距柄端10~20公厘B、握持中间C、与柄端平D、尽量靠近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