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建(构)筑物结构主筋作防雷引下线或避雷线时,怎样计算?

利用建(构)筑物结构主筋作防雷引下线或避雷线时,怎样计算?


相关考题:

下列引起建(构)筑物的价值减损的因素中,属于无形损耗的是()。A. 建( 构) 筑物自然老化B. 自然灾害引起的建( 构) 筑物结构缺损和功能减弱C. 因建( 构) 筑物使用而使建( 构) 筑物磨损D. 由于技术革新致使建( 构) 筑物价值降低

( )表示建(构)筑物需求量变动对建(构)筑物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A. 建(构)筑物需求的价格弹性B. 建(构)筑物供给的价格弹性C. 建(构)筑物的价格弹性D. 建(构)筑物的平均弹性

编制建设工程总概算时,市政公用建设项目一般排列顺序为( )。A、辅助建(构)筑物、配套系统、主体建(构)筑物B、配套系统、辅助建(构)筑物、主体建(构)筑物C、主体建(构)筑物、辅助建(构)筑物、配套系统D、辅助建(构)筑物、主体建(构)筑物、配套系统

建筑物防雷引下线利用建筑外立面混凝土柱内的主钢筋作防雷引下线时,应在离地0.5m处做( )。 A、接地断接点 B、防雷测试点 C、接地测试点 D、接地连通点

建筑物防雷引下线利用建筑外立面混凝土柱内的主钢筋作防雷引下线时,应在离地( )处做接地测试点。 A、0.4m B、0.5m C、0.6m D、0.8m

利用土建结构柱内主筋作建筑物引下线时,主筋直径应不小于()A、8mmB、10mmC、12mmD、16mm

建(构)筑物定位的基本内容是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上定出建(构)筑物的主轴线或中线位置作为建(构)筑物细部定位的依据。

根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在做建(构)筑物防雷设计时,应认真调查下面哪几方面?()A、地理、地质、土壤条件B、气象、环境条件C、雷电活动规律D、被保护建(构)筑物特点

雷达站建(构)筑物的外部防雷设计应按GB50057-94()防雷建筑物的要求进行设计。

利用柱主筋作接地引下线,定额是按2根主筋,计算工程量时是计算一次高度呢还是高度乘2呢?如果设计要求4根柱筋呢?

建筑物暗装防雷引下线可直接利用柱内对角的主筋作防雷引下线。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适用于新建、扩建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但不适用于改建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

凡已建或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检测,应当对防雷装置的()进行全面的检测,并绘制测点平面示意图。

经计算后,建(构)筑物符合确定的防雷等级要求,其中(构)筑物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以内,该建(构)筑物不会遭受直击雷袭击。

给雷电流提供可靠的通路,一旦建(构)筑物遭到雷击,雷电流可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接闪器、防雷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泄入大地,从而达到保护建(构)筑物的目的是防()的基本思想。A、直击雷B、感应雷C、雷电波侵入D、雷电

建筑物可利用基础内()作为接地体,利用外缘柱内外侧两根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建(构)筑物定位是指建(构)筑物结构外皮点的交点测设在施工场地上。

建筑物防雷设计没有按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专用防雷引下线”,且没有利用所有柱子作为防雷引下线,仅仅是利用部分柱子内的的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审查时如何定性?

烟花爆竹设备、设施、建(构)筑物等防雷接地合格,遇雷击一定不会爆炸或燃烧。

给雷电流提供可靠的通路,一旦建(构)筑物遭到雷击,雷电流可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接闪器、防雷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泄人大地,从而达到保护建(构)筑物的目的是防()的基本思想。A、直击雷B、感应雷C、雷电波侵入D、地滚雷

防雷接地引下线采用利用主钢筋焊接时,其工程量如何计算?

判断题建筑物暗装防雷引下线可直接利用柱内对角的主筋作防雷引下线。A对B错

判断题经计算后,建(构)筑物符合确定的防雷等级要求,其中(构)筑物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以内,该建(构)筑物不会遭受直击雷袭击。A对B错

填空题凡已建或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检测,应当对防雷装置的()进行全面的检测,并绘制测点平面示意图。

填空题建筑物可利用基础内()作为接地体,利用外缘柱内外侧两根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判断题《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适用于新建、扩建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但不适用于改建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A对B错

单选题给雷电流提供可靠的通路,一旦建(构)筑物遭到雷击,雷电流可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接闪器、防雷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泄人大地,从而达到保护建(构)筑物的目的是防()的基本思想。A直击雷B感应雷C雷电波侵入D地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