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张线观测可采用读数显微镜,每一测次应观测两测回,两测回之差不得超过()。A、0.05mm;B、0.1mm;C、0.15mm;D、0.3mm。

引张线观测可采用读数显微镜,每一测次应观测两测回,两测回之差不得超过()。

  • A、0.05mm;
  • B、0.1mm;
  • C、0.15mm;
  • D、0.3mm。

相关考题:

引张线观测可采用读数显微镜,每一测次应观测两测回,两测回之差不得超过( )。A.0.05mmB.0.1mmC.0.15mmD.0.3mm

引张线观测时,各测点测回之差不得超过()A.0.2mmB.0.1mmC.0.3mm

水平角观测方法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其观测限差有所不同,方向观测法的限差有 ( )A.半测回归零差 B.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C.2C互差 D.各测回角值之差E.各测回方向值之差

水平角观测方法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其观测限差有所不同,方向观测法的限差有()A:半测回归零差B: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C:2C互差D:各测回角值之差E:各测回方向值之差

水平角观测一测回解释为()。A、全部测量一次叫一测回B、往返测量叫一测回C、盘左、盘右观测的两个半测回合称为一测回D、循环着测一次

船闸视准线观测,半测回两次读数差不得超过(),测回差限差为()。

视准线应采用视准仪或J1型经纬仪或精度不低于J1型经纬仪的全站仪进行观测。每一测次应观测两测回。

真空激光准直每一测次应观测一测回,两个“半测回”测得偏离值之差不得大于()。A、0.1mmB、0.3mmC、0.5mm

大气激光准直每一测次应观测两测回,两测回测得偏离值之差不得大于()。A、1.0mmB、1.5mmC、2.0mm

垂线采用人工观测时,每一测次应观测两测回。两测回观测值之差不得大于()。A、0.1mmB、0.15mmC、0.5mm

土坝视准线观测,半测回两次读数限差为(),半测回差为()。

引张线观测时,各测点测回之差不得超过()A、0.2mmB、0.1mmC、0.3mm

行挠度观测时,每测回应照准两次分别进行读数。一测回中的两次读数差应不大于()A、0.03B、0.05C、0.01D、0.02

在经纬仪角度观测中,为了消除仪器的某些误差,都必须进行盘左(也称上半测回)和盘右(也称下半测回)两个位置进行观测,上、下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不超过限差时,合为一测回,取()作为角的观测结果。A、上半测回角值B、下半测回角值C、某半测回角值D、平均值

在全圆测回法的观测中,同一盘位起始方向的两次读数之差叫()A、归零差B、测回差C、互差D、指标差

在某测站上用光学经纬仪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观测两测回,应计算的观测的限差项目有()A、半测回归零差B、一测回中二倍照准差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C、上、下半测回角度之差,各测回角度之差D、上、下半测回角度之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

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的限差有()A、半测回归零差B、各测回同方向2C互差C、各测回同一方向值互差D、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E、竖盘指标差

在全圆测回法的观测中,同一盘位起始方向的两次读数之差叫()。A、归零差B、测回差C、2C互差D、指标差

用DJ6经纬仪进行测回法观测,同一测回中两个半测回角度之差应小于()。A、18″B、24″C、36″D、48″

经纬仪在一个测站上拟作两个测回,则第一测回观测起始点度盘读数置于略大于00处,第二测回观测起点度盘读数置于()处。A、600B、900C、1200D、1500

填空题土坝视准线观测,半测回两次读数限差为(),半测回差为()。

单选题引张线观测时,各测点测回之差不得超过()A0.2mmB0.1mmC0.3mm

单选题行挠度观测时,每测回应照准两次分别进行读数。一测回中的两次读数差应不大于()A0.03B0.05C0.01D0.02

填空题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规定,采用活动觇标的视准线法观测大坝的水平位移时,每一测次应测()测回,每测回包括正、倒镜各照准觇标两次,并读数两次,两测回观测值之差应小于()mm;当采用小角度法时,两测回观测之差不得超过()秒。

单选题水平角观测一测回解释为()。A全部测量一次叫一测回B往返测量叫一测回C盘左、盘右观测的两个半测回合称为一测回D循环着测一次

单选题在经纬仪角度观测中,为了消除仪器的某些误差,都必须进行盘左(也称上半测回)和盘右(也称下半测回)两个位置进行观测,上、下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不超过限差时,合为一测回,取()作为角的观测结果。A上半测回角值B下半测回角值C某半测回角值D平均值

填空题船闸视准线观测,半测回两次读数差不得超过(),测回差限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