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后低温回火工艺适用于工具、刃具和冷作模具等工件的最终热处理。

淬火后低温回火工艺适用于工具、刃具和冷作模具等工件的最终热处理。


相关考题:

碳素工具(T10A)刃具的最终热处理工艺是()。 A、淬火(不必回火)B、淬火+低温回火(150~200℃)C、淬火+中温回火(350~450℃)D、淬火+高温回火(500~650℃)

低合金刃具钢的预备热处理是()。 A、淬火后加低温回火B、球化退火C、调质处理

某中等载荷齿轮拟选用45钢制造,其可能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 A、淬火+低温回火B、调质+表面淬火C、渗碳+淬火+低温回火D、淬火+中温回火

合金工具钢制作的刃具最终热处理是淬火加()回火,刃部的硬度一般在()HRC以上。

热锻模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 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C.调质D.调质后表面淬火

低合金工具钢的预备热处理是球化退火,最终热处理为淬火后低温回火。()

冷作模具钢的最终热处理通常采用淬火+高温回火,以保证获得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为什么以工具钢制作冷作模具时,其最终热处理是淬火+低温回火,而制作热作模具时,其最终热处理为淬火+高温回火(或多次高温回火)?

热锻模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调质D、调质后表面淬火

常见的齿轮材料20CrMnTi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A、调质B、淬火+低温回火C、渗碳D、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

碳素工具钢(T13)做锉刀的最终热处理工艺是()。A、淬火(不必回火)B、淬火+高温回火(500~650℃)C、淬火+中温回火(350~450℃)D、淬火+低温回火(160~200℃)

弹簧及一些要求具有较高屈服极限的热作模具等,常采用的热处理工艺是()。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表面淬火D、退火

渗碳工件最终热处理是()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调质D、正火

什么以工具钢制作冷作模具时,其最终热处理是淬火+低温回火,而制作热作模具时,其最终热处理为淬火+高温回火或多次高温回火?

填空题工具钢一般都属于()碳钢,其机加工前的预处理工艺为(),机加工后的最终热处理工艺为淬火+低温回火。

单选题低合金刃具钢的热处理为()A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B球化退火+淬火+高温回火C淬火+低温回火D淬火+高温回火

问答题什么以工具钢制作冷作模具时,其最终热处理是淬火+低温回火,而制作热作模具时,其最终热处理为淬火+高温回火或多次高温回火?

单选题碳素工具钢(T10A)做刃具的最终热处理工艺是()。A淬火(不必回火)B淬火+低温回火(150~200℃)C淬火+中温回火(350~450℃)D淬火+高温回火(500~650℃)

单选题弹簧及一些要求具有较高屈服极限的热作模具等,常采用的热处理工艺是()。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表面淬火D退火

问答题为什么以工具钢制作冷作模具时,其最终热处理是淬火+低温回火,而制作热作模具时,其最终热处理为淬火+高温回火(或多次高温回火)?

单选题碳素工具钢(T13)做锉刀的最终热处理工艺是()。A淬火(不必回火)B淬火+高温回火(500~650℃)C淬火+中温回火(350~450℃)D淬火+低温回火(160~200℃)

单选题冷作模具钢的最终热处理一般为()。A调质B球化退火C淬火+低温回火

单选题冷作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路线一般是()。A球化退火→预调质→低温回火→淬火B球化退火→低温回火→淬火→预调质C球化退火→预调质→淬火→低温回火D预调质→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

单选题为了使冷作模具具有较小的变形和一定的韧性,一般选用下列哪种热处理方案作为最终热处理工艺()。A较低的淬火温度和低温回火B高的淬火温度和高温回火C较低的淬火温度和高温回火D高的淬火温度和低温回火

单选题热锻模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调质D调质后表面淬火

单选题常见的齿轮材料20CrMnTi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A调质B淬火+低温回火C渗碳D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

单选题渗碳工件最终热处理是()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调质D正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