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有一放大倍率是40的物镜,其数值孔径为0.65,指出用该物镜时总放大倍率的有效范围是多少?

计算题:有一放大倍率是40的物镜,其数值孔径为0.65,指出用该物镜时总放大倍率的有效范围是多少?


相关考题:

物镜标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A、放大倍数、数值孔径、镜筒长度和所要求的盖玻片厚度B、放大倍数、镜筒长度C、放大倍数、数值孔径和所要求的盖玻片厚度D、数值孔径、镜筒长度E、数值孔径

关于大版照相的照片总放大倍率描述,正确的是A、照片总放大倍率=物镜放大倍率×照相目镜放大倍率×1.5B、照片总放大倍率=物镜放大倍率×照相目镜放大倍率×2C、照片总放大倍率=物镜放大倍率×照相目镜放大倍率×2.5D、照片总放大倍率=物镜放大倍率×照相目镜放大倍率×3E、照片总放大倍率=物镜放大倍率×照相目镜放大倍率×5

显微镜物镜表面数值“0.70”代表A、数值孔径B、放大倍数C、镜筒长度D、所要求盖玻片厚度E、折射率

显微镜物镜表面数值"0.70"代表A、数值孔径B、放大倍数C、光强度D、载玻片厚度E、分辨率

显微镜物镜表面的数值"40"代表A、数值孔径B、放大倍数C、载玻片厚度D、盖玻片厚度E、分辨率

显微镜物镜表面的数值“40”代表A、数值孔径B、放大倍数C、镜筒长度D、所要求盖玻片厚度E、折射率

显微镜物镜的景深与放大倍数和()的大小成反比。A、分辨率B、波长C、机械镜筒长度D、数值孔径

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系统不包括()。A、目镜B、物镜C、放大倍率D、注视目标

金相显微镜的物镜镜筒放大倍数为M1,目镜放大倍数为M2,则显微镜的放大倍率为()。A、M1+M2B、M1³M2C、M1/M2

数值孔径是表征()。A、目镜鉴别能力B、目镜放大倍数C、物镜放大倍数D、物镜鉴别能力

物镜的数值孔径越大其鉴别能力越高。()

物镜外壳上的特性标志40/0.65表示物镜放大倍率为40,数值孔径为0.65。()

在精密线纹尺和投影读数显示的光学系统中有两组物镜,其中前物镜主要用于调节成象的放大倍率的。

搭配显微镜使用的缺陷表面放大照像其放大倍率为:整体放大倍率=()x()

显微镜的物镜外壳上附有标记,例如40/0.65。40表示物镜的放大倍数;0.65表示镜筒长度。

光学显微镜的有效放大倍率范围为物镜数值孔径的()倍。A、100~500B、500~1000C、500~1500D、100~1000

表征物镜重要性能的有等指标。()A、放大率B、数值孔径C、分辨率D、景深

有一放大倍率是40的物镜,其数值孔径为0.65,指出用该物镜时总放大倍率的有效范围是多少?

同一放大倍数的物镜,其数值孔径愈大分辨率愈高

双透镜转换型激光头,采用两个物镜,重放DVD光盘时,如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的数值孔径NA为0.45,焦点应落在盘片内1.2mm厚度处B、物镜的数值孔径NA为0.45,焦点应落在盘片内0.6mm厚度处C、物镜的数值孔径NA为0.6,焦点应落在盘片内0.6mm厚度处D、物镜的数值孔径NA为0.6,焦点应落在盘片内1.2mm厚度处

一油浸物镜恰能分辨每厘米40000条的一组等距线条,光源为波长4500 Å的蓝光,该显微镜物镜的数值孔径为:() A、1B、1.098C、1.107D、1.250

填空题搭配显微镜使用的缺陷表面放大照像其放大倍率为:整体放大倍率=()x()

单选题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系统为开普勒望远镜结构,若M1为物镜放大倍率,M2为目镜放大倍率,总放大倍率等于()。AM1+M2BM1×M2CM1-M2DM1÷M2

单选题光学显微镜有一个放大倍数为40的物镜和放大倍数为10的目镜,成像的总放大倍数是()A40×B50×C400×D450×E1000×

单选题关于大版照相的照片总放大倍率描述,正确的是()A照片总放大倍率=物镜放大倍率×照相目镜放大倍率×1.5B照片总放大倍率=物镜放大倍率×照相目镜放大倍率×2C照片总放大倍率=物镜放大倍率×照相目镜放大倍率×2.5D照片总放大倍率=物镜放大倍率×照相目镜放大倍率×3E照片总放大倍率=物镜放大倍率×照相目镜放大倍率×5

单选题关于大版照相的照片总放大倍率描述,哪项正确?()A照片总放大倍率=物镜放大倍率×照相目镜放大倍率×3B照片总放大倍率=物镜放大倍率×照相目镜放大倍率×1.5C照片总放大倍率=物镜放大倍率×照相目镜放大倍率×2.5D照片总放大倍率=物镜放大倍率×照相目镜放大倍率×2E照片总放大倍率=物镜放大倍率×照相目镜放大倍率×5

判断题同一放大倍数的物镜,其数值孔径愈大分辨率愈高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