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脉冲体制空管二次监视雷达的最大仪表作用距离不应小于()。A、250公里B、250海里C、200公里D、200海里

单脉冲体制空管二次监视雷达的最大仪表作用距离不应小于()。

  • A、250公里
  • B、250海里
  • C、200公里
  • D、200海里

相关考题:

单脉冲体制空管二次监视雷达的最大仪表作用距离不应小于( )A.250公里B.250海里C.200公里D.200海里

单脉冲体制空管二次监视雷达转速在15 r/min时,目标处理能力应满足:天线每转一周能处理( )以上目标(均匀分布)A.400批B.600批C.900批D.1200批

单脉冲体制空管二次监视雷达在所有方位上,高度角在 0.5°~50°时,最小作用距离不应大于( )A.0.5海里B.0.5公里C.1海里D.1公里

单脉冲二次雷达天线和(Σ)波束主瓣最大增益不应小于29dB。(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下列设备设施中不需要机载设备配合工作的包括(  )。A.空管一次雷达B.机场场面监视雷达C.空管二次雷达D.全向信标E.仪表着陆系统

民航常用雷达包括:空管一次监视雷达、空管二次雷达、精密进近雷达和(  )。A.着陆雷达B.测距雷达C.测雨雷达D.场面监视雷达E.测风雷达

下列设备设施中需要机载设备配合工作的包括(  )。A.空管二次雷达B.广播自动相关监视C.空管一次雷达D.机场场面监视雷达E.气象雷达

下列设备设施中需要机载设备配合工作的包括(  )。A.空管一次雷达B.场面监视雷达C.空管二次雷达D.全向信标E.仪表着陆系统

二次雷达监视系统一般分为常规二次监视雷达系统和单脉冲二次监视雷达系统。

单脉冲二次雷达天线和(Σ)波束主瓣最大增益不应小于29 dB。

单脉冲二次雷达的距离分辨力不应大于()米,测距精度不应大于()米,距离鉴别力不应大于()米。A、70;29;18B、75;29;18C、75;30;18D、80;30;18

以下哪一种监视设备的运行成本低()。A、空管一次监视雷达B、空管二次监视雷达C、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D、契约式自动相关监视

目前我国民航常用的空管雷达是()。A、一、二次监视雷达B、脉冲多普勒雷达C、着陆雷达D、气象雷达

单脉冲体制空管二次监视雷达在所有方位上,高度角在0.5°~50°时,最小作用距离不应大于()。A、0.5海里B、0.5公里C、1海里D、1公里

单脉冲体制空管二次监视雷达距离分辨力不应大于(),方位分辨力不应大于()。A、29m,0.6°B、29m,0.022°C、75m,0.6°D、75m,0.022°

空管S波段一次监视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不应小于()KM。A、100B、110C、120D、130

关于空管近程一次监视雷达场地设置要求,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空管近程一次监视雷达的配置地点,应能保证对机场区域的各个飞行空域和所有空中定位点均能进行有效的探测B、空管近程一次监视雷达通常与空管二次雷达合装在一起,建在机场内或距机场较近的高地或建筑物上。有时也可以独立安装C、选择空管近程一次监视雷达设置点时,应使雷达的顶空盲区避开进场着陆航线D、空管近程一次监视雷达的设置地点,对于其所保障的主要航线,特别是进场着陆航线,不应构成使动目标显示失效的切线

以下哪种监视技术不适用于机场场面监视?()A、空管二次监视雷达B、空管一次监视雷达C、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D、多点定位系统

单脉冲体制空管二次监视雷达转速在15r/min时,目标处理能力应满足:天线每转一周能处理()以上目标(均匀分布)。A、400批B、600批C、900批D、1200批

二次雷达采用单脉冲体制的作用是()。A、提高探测距离B、提高测角精度C、提高测距精度D、提高发射功率

对于二次雷达,采用单脉冲体制时,和(Σ)信号与差(△)信号接收通道(包括天馈系统)之间的相位差不应大于10°。

空管一次监视雷达包括()。A、远程空管一次监视雷达B、近程空管一次监视雷达C、场面监视雷达D、以上都是

按雷达方位角度定位体制的不同,二次雷达可分成常规二次雷达和单脉冲二次。

空管S波段一次监视雷达的最小作用距离不应大于()KM。A、1B、1.5C、2D、2.5

MSSR指的是()。A、一次监视雷达B、二次监视雷达C、单脉冲二次监视雷达

关于空管二次监视雷达场地设置要求,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空管二次监视雷达的配置地点,应能保证其对所辖区域各条航线和主要空中定位点均能进行有效的探测B、空管二次监视雷达通常配置在机场内地势较高的高地或建筑物的顶上,或机场外(航路上)较高的地点C、选择空管二次监视雷达设置点时,应使雷达的顶空盲区避开进场航线和主要航路,并尽量保证主要航路航线

单选题与空管一次监视雷达相比较,空管二次监视雷达的特点是( )。A发射功率较大B反射回波较弱C干扰杂波少D方位精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