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脉冲二次雷达的方位分辨力不应大于()度,测角精度不应大于()度,方位鉴别力不应大于()度。A、0.5;0.05;0.025B、0.6;0.05;0.025C、0.6;0.05;0.022D、0.6;0.06;0.022

单脉冲二次雷达的方位分辨力不应大于()度,测角精度不应大于()度,方位鉴别力不应大于()度。

  • A、0.5;0.05;0.025
  • B、0.6;0.05;0.025
  • C、0.6;0.05;0.022
  • D、0.6;0.06;0.022

相关考题:

空气风幕机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纵向垂直度和横向水平度的偏差()。 A、均不应大于2/1000B、纵向垂直度不应大于2/1000,横向水平度不应大于3/1000C、纵向垂直度不应大于3/1000,横向水平度不应大于2/1000

二次雷达接收机的切线灵敏度不应大于( )A.-75 dBmB.-85 dBmC.-88 dBmD.-90 dBm

单脉冲体制空管二次监视雷达在所有方位上,高度角在 0.5°~50°时,最小作用距离不应大于( )A.0.5海里B.0.5公里C.1海里D.1公里

实施相关平行仪表进近的,配备适当的监视雷达设备,其方位精度不小于(),更新周期不得大于()。A、0.3度;5秒B、0.06度;2.5秒C、0.7度;4秒D、0.03度;3秒

实施独立平行仪表进近的跑道中心线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1525米的,配备适当的雷达的方位精度不得小于0.06度,更新周期不得大于5秒。

单脉冲二次雷达天线和(Σ)波束主瓣最大增益不应小于29 dB。

单脉冲二次雷达的距离分辨力不应大于()米,测距精度不应大于()米,距离鉴别力不应大于()米。A、70;29;18B、75;29;18C、75;30;18D、80;30;18

单脉冲体制空管二次监视雷达在所有方位上,高度角在0.5°~50°时,最小作用距离不应大于()。A、0.5海里B、0.5公里C、1海里D、1公里

单脉冲体制空管二次监视雷达距离分辨力不应大于(),方位分辨力不应大于()。A、29m,0.6°B、29m,0.022°C、75m,0.6°D、75m,0.022°

继电保护所用的电流互感器稳态变比误差不应大于(),而角误差不应超过()度。

二次雷达采用单脉冲体制的作用是()。A、提高探测距离B、提高测角精度C、提高测距精度D、提高发射功率

对于二次雷达,采用单脉冲体制时,和(Σ)信号与差(△)信号接收通道(包括天馈系统)之间的相位差不应大于10°。

一次雷达测角的准确度用()的大小来表示。A、测角范围B、测角误差C、随机误差D、角分辨力

按雷达方位角度定位体制的不同,二次雷达可分成常规二次雷达和单脉冲二次。

不属于二次雷达获得方位角信息的方法()。A、滑窗检测法B、振幅型单脉冲法C、相位型单脉冲法D、多普勒法

S波段一次雷达距离分辨力和方位分辨力的参数要求是()。A、距离分辨力不应大于120m,方位分辨力不应大于0.25°B、距离分辨力不应大于200m,方位分辨力不应大于0.25°C、距离分辨力不应大于120m,方位分辨力不应大于1.45°D、距离分辨力不应大于200m,方位分辨力不应大于1.45°

对于二次雷达,接收机的切线灵敏度不应大于-85dBm。

一次雷达采用针状波束时,水平和垂直波束宽度都很窄,其雷达的搜索能力较强,而方位和仰角的分辨力和测角精度都较低。

快速出口滑行道与跑道交叉角不应大于45度,也不应小于25度,最好取30度。()

与二次雷达测角无关的是()。A、单脉冲测角B、滑窗检测技术C、多普勒效应的应用D、其他选项皆不对

S模式二次雷达首先应当使用单脉冲技术,以保证回答的()。A、距离测量精度B、方位测量精度C、高度测量精度D、速度测量精度

单选题如果某雷达的天线水平波束宽度太宽,则它的()A距离分辨力差B方位分辨力差C测距精度差D测方位精度一定高

单选题雷达天线高度影响下述使用性能哪一个()。A方位分辨力B距离分辨力C测方位精度D盲区大小

单选题雷达扫描中心偏离方位度盘中心时,可能影响()。A测方位精度B方位分辨力C测距精度D距离分辨力

单选题当雷达的扫描线起点与屏幕几何中心不一致时,将会影响()。A方位分辨力B距离分辨力C测方位精度D测距离精度

单选题雷达的定时脉冲延时的目的是().A提高距离分辨力B提高方位分辨力C提高测距精度D提高测方位精度

单选题雷达的触发脉冲延迟时间调整的目的是()。A提高距离分辨力B提高方位分辨力C提高测距精度D提高测方位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