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某,女,35岁。1995年5月17日就诊。主诉:左下腹隐痛3年,加重1周。患者于1994年秋曾患菌痢,经治好转。此后左下腹经常隐痛,脘腹时而作胀,痛剧时上下走窜无定,并且引及肩背。饮食、大便尚正常。患者平时情绪抑郁,易生气。现脘腹胀痛走窜不定,连及两胁,食欲不振,嗳气不舒,神疲乏力。检查:舌质紫、苔白,脉细弦。该患者的中医诊断是:A、胃痛B、腹痛C、痢疾D、胁痛E、积聚该病的证候分型是:A、气滞腹痛B、瘀血腹痛C、脾胃虚弱D、中气下陷E、气滞血瘀,脾胃虚弱该病的治法:A、舒肝理气,缓急止痛B、活血化瘀C、健脾和胃D、益气升阳E、舒肝理气,化瘀止痛,健脾和胃该病选方是:A、柴胡疏肝散加减B、良附丸加减C、少腹逐瘀汤加减D、补中益气汤加减E、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加减如果病人腹痛久治不愈,出现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劳累加重,大便溏,苔薄白,脉沉,宜用何方:A、小建中汤B、四君子汤C、四物汤D、附子理中汤E、大建中汤

汤某,女,35岁。1995年5月17日就诊。主诉:左下腹隐痛3年,加重1周。患者于1994年秋曾患菌痢,经治好转。此后左下腹经常隐痛,脘腹时而作胀,痛剧时上下走窜无定,并且引及肩背。饮食、大便尚正常。患者平时情绪抑郁,易生气。现脘腹胀痛走窜不定,连及两胁,食欲不振,嗳气不舒,神疲乏力。检查:舌质紫、苔白,脉细弦。该患者的中医诊断是:A、胃痛

B、腹痛

C、痢疾

D、胁痛

E、积聚

该病的证候分型是:A、气滞腹痛

B、瘀血腹痛

C、脾胃虚弱

D、中气下陷

E、气滞血瘀,脾胃虚弱

该病的治法:A、舒肝理气,缓急止痛

B、活血化瘀

C、健脾和胃

D、益气升阳

E、舒肝理气,化瘀止痛,健脾和胃

该病选方是:A、柴胡疏肝散加减

B、良附丸加减

C、少腹逐瘀汤加减

D、补中益气汤加减

E、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加减

如果病人腹痛久治不愈,出现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劳累加重,大便溏,苔薄白,脉沉,宜用何方:A、小建中汤

B、四君子汤

C、四物汤

D、附子理中汤

E、大建中汤


相关考题:

【题干】主诉:患者,女,61岁。阵发性左胸痛伴左肩背放射痛10年,加重2天。答案要求:请围绕以上主诉,口述该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应询问的内容。

女,61岁。中风后经治半年,左侧肢体偏瘫好转,现遗留音喑失语,心悸,气短及腰膝酸软。方药宜选A、左归丸B、右归丸C、镇肝熄风汤D、地黄饮子E、六味地黄丸

患者,女,65岁。患风湿痹痛多年,经治疗略有好转,但肢体,关节仍经常疼痛,肢体并有麻木现象。治宜首选的药物是A、桑寄生B、木瓜C、独活D、蕲蛇E、秦艽

患者女,26岁。双下肢麻木、乏力伴言语不清1周就诊。1年前曾患视神经炎,在当地就诊,经服用泼尼松后好转。最可能的诊断是A、进行性延髓麻痹B、急性脊髓炎C、多发性硬化D、脑梗死E、脊髓压迫症

何某,女,57岁。2个月前曾患悬饮,经积极治疗,饮邪已退,病情好转。现仍胸胁灼痛,呼吸不畅,闷咳,天阴时明显,舌黯苔薄,脉弦。其首选方剂是A、柴胡疏肝散B、柴枳半夏汤C、小柴胡汤D、香附旋覆花汤E、瓜蒌薤白白酒汤

【题干】主诉:患者,女,61岁。阵发性左胸痛伴左肩背放射痛10年,加重2天。答题要求:请围绕以上主诉,口述该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应询问的内容。

主诉:患者,女,61岁。阵发性左胸痛伴左肩背放射痛10年,加重2天。答案要求:请围绕以上主诉,口述该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应询问的内容。

患者女,36岁,患痹证多年,近来出现心悸气短,动则加重,面色少华,舌质淡,脉虚数者,治宜当选A.独活寄生汤B.生脉散C.八珍汤D.炙甘草汤

患者赫某,女,37岁,自感腹部疼痛来医院就诊。门诊护士巡视时发现其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急促,主诉右下腹疼痛难忍。门诊护士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安排该患者提前就诊B.安慰患者,仔细观察C.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D.让患者就地平卧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