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32岁。腹痛、低热、消瘦、腹泻3年,近1个月加重。右下腹痛较明显,有时可出现上腹及脐周痛,自觉进餐后可诱发腹痛及便意。查体:右下腹5cm×5cm肿块,质中等,较固定,轻压痛。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A、肠结核B、溃疡性结肠炎C、克罗恩病D、结肠癌E、肠易激综合征F、肠梗阻下一步应进行的检查是A、PPD试验B、肠镜C、便培养D、肺CTE、红细胞沉降率F、肺功能检查G、便常规+潜血患者PPD试验强阳性,胸部X线提示左肺上叶模糊斑片影,肠镜检查提示肠腔狭窄,可见横行且边缘呈鼠咬状的溃疡,考虑诊断为肠结核,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本病最好发的部位为回盲部B、病理检查示非干酪样肉芽肿C、病理检查示干酪样肉芽肿D、本病均合并肠外结核证据E、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为经口感染F、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为血行播散G、该患者易发生肠出血H、该患者易合并急性肠穿孔以下属于肠结核分型的是A、溃疡型B、增生型C、渗出型D、粘连型E、干酪型F、未定型

女性患者,32岁。腹痛、低热、消瘦、腹泻3年,近1个月加重。右下腹痛较明显,有时可出现上腹及脐周痛,自觉进餐后可诱发腹痛及便意。查体:右下腹5cm×5cm肿块,质中等,较固定,轻压痛。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A、肠结核

B、溃疡性结肠炎

C、克罗恩病

D、结肠癌

E、肠易激综合征

F、肠梗阻

下一步应进行的检查是A、PPD试验

B、肠镜

C、便培养

D、肺CT

E、红细胞沉降率

F、肺功能检查

G、便常规+潜血

患者PPD试验强阳性,胸部X线提示左肺上叶模糊斑片影,肠镜检查提示肠腔狭窄,可见横行且边缘呈鼠咬状的溃疡,考虑诊断为肠结核,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本病最好发的部位为回盲部

B、病理检查示非干酪样肉芽肿

C、病理检查示干酪样肉芽肿

D、本病均合并肠外结核证据

E、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为经口感染

F、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为血行播散

G、该患者易发生肠出血

H、该患者易合并急性肠穿孔

以下属于肠结核分型的是A、溃疡型

B、增生型

C、渗出型

D、粘连型

E、干酪型

F、未定型


相关考题:

肠结核腹痛的特点是 ( ) A、有时可出现腹部绞痛B、排便后腹痛有不同程度缓解C、进餐后腹痛明显,有便意D、多位于上腹或脐周疼痛E、多为隐痛或钝痛

A.上腹正中偏右痛B.脐周痛C.上腹正中偏左痛D.右下腹痛E.左下腹痛肠结核常见

(共用题干)患者因午后低热,盗汗,消瘦,腹痛伴有脂肪泻,经钡灌肠检查诊断为肠结核。该患者腹痛常位于( )。A.右上腹B.右下腹C.左上腹D.左下腹E.脐周

女性,28岁,反复右下腹痛、糊状便3年,无脓血,有时伴低热。查体:腹平软,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如患者近1周腹痛、腹泻加重,大便6~7次/日,体温38.0℃。治疗应选用( )A.糖皮质激素B.氨基水杨酸C.手术治疗D.免疫抑制剂E.抗生素

女性,40岁,反复右下腹痛、糊状便5年,无脓血,有时伴低热。查体:腹平软,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如患者近1周腹痛、腹泻加重,大便5~6次/天,体温38.0℃。治疗应选用( )A.免疫抑制剂B.对氨基水杨酸C.糖皮质激素D.手术治疗E.抗生素

女性,28岁。腹痛、低热消瘦、腹泻3年,近1个月加重。右下腹痛较明显,有时可出现上腹及脐周痛,自觉进餐后可诱发腹痛及便意。查体:右下腹5cm×5cm肿块,质中等,较固定,轻压痛。为确定诊断,应做哪项检查以助诊断A.血沉B.血常规C.肠镜检查D.X线钡透E.诊断性腹腔穿刺

女性,28岁。腹痛、低热消瘦、腹泻3年,近1个月加重。右下腹痛较明显,有时可出现上腹及脐周痛,自觉进餐后可诱发腹痛及便意。查体:右下腹5cm×5cm肿块,质中等,较固定,轻压痛。最大可能是哪种疾病A.右侧结肠癌B.肠结核C.克罗恩病D.溃疡性结肠炎E.血吸虫病性肉芽肿

女性,28岁。腹痛、低热消瘦、腹泻3年,近1个月加重。右下腹痛较明显,有时可出现上腹及脐周痛,自觉进餐后可诱发腹痛及便意。查体:右下腹5cm×5cm肿块,质中等,较固定,轻压痛。该患者常出现上腹或脐周部疼痛,其原因为A.原发灶肠系膜淋巴结结核B.并发肠梗阻C.胃回肠反射或胃结肠反射D.回盲部病变引起的牵涉痛E.胃肠功能紊乱

女性,28岁。腹痛、低热消瘦、腹泻3年,近1个月加重。右下腹痛较明显,有时可出现上腹及脐周痛,自觉进餐后可诱发腹痛及便意。查体:右下腹5cm×5cm肿块,质中等,较固定,轻压痛。进餐可诱发腹痛及便意,主要是由于进餐引起A.刺激胃酸分泌增加B.肠梗阻加重C.胃回肠反射或胃结肠反射D.牵涉痛E.可能并发肠穿孔

肠结核腹痛的特点是( )A有时可出现腹部绞痛B排便后腹痛有不同程度缓解C进餐后腹痛明显,有便意D多位于上腹或脐周疼痛E多为隐痛或钝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