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是某国有商业银行分理处主任,伪造金额为500万元银行汇票,利用职务便利将其在分理处贴现,据为己有。关于本案正确说法有()A.伪造金融票证罪与票据诈骗罪是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牵连关系B.贪污罪与票据证诈骗罪是交叉竞合关系C.以贪污罪定罪处罚D.数罪并罚

甲是某国有商业银行分理处主任,伪造金额为500万元银行汇票,利用职务便利将其在分理处贴现,据为己有。关于本案正确说法有()

A.伪造金融票证罪与票据诈骗罪是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牵连关系

B.贪污罪与票据证诈骗罪是交叉竞合关系

C.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D.数罪并罚


相关考题:

甲某原任某国有商业银行某分理处主任,通过两名储户介绍,认识了乙某。乙某提出为甲某拉100万元存款,并要求从甲某的分理处贷款80万元,甲某同意。后通过乙某介绍,某研究所将100万元人民币存入该行。同时乙某使用他人身份证、已失效的某公司营业执照和伪造的某研究所公章等,在甲某未经审查的情况下,双方签订了质押担保借款合同,以某研究所100万元存款做质押物,骗取80万元贷款。则甲、乙分别构成何种犯罪?( )A.甲构成玩忽职守罪B.乙构成诈骗罪C.甲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D.乙构成贷款诈骗罪

下列哪些行为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A.甲系某村民小组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达到5万元B.乙为村委会主任,利用协助乡政府管理和发放救灾款物之机,将5万元救灾款非法据为己有C.丙是某国有控股公司部门经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5万元公款非法据为已有D.丁与某私营企业的部门经理李某内外勾结,利用李某职务上的便利,共同将该单位的5万元资金非法据为已有

甲某原系某乡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在某厂征用村里土地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利用作废收款收据等手段套取征地补偿费10万元,据为已有。对于本案应当如何认定?( )A.甲某构成侵占罪B.甲某构成贪污罪C.甲某构成诈骗罪D.甲某构成职务侵占罪

下列行为构成贪污罪的是( )A.郭某是村民小组长,在管理本村行政事务时,将本村土地征收费用40 万元占为己有。B.裴某是某市外事局的局长,其在接见外国来访客人的时候,收到客人送给该市的价值5000 美金的纪念品一件,裴某见该纪念品做工精美,价格不菲,于是据为已有C. 银行工作人员钱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据为己有D.张某是某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其他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其利用职务之便伪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理赔金30 万元

甲被聘在国有公司担任职务,后因该国有公司与某外商企业合资,国有公司占10%的股份,甲被该国有公司委派到合资企业担任副总经理。在任职期间,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合资企业价值5万元的财物非法据为已有。对甲的行为应定(  )。A.侵占罪B.职务侵占罪C.盗窃罪D.贪污罪

关于贪污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国有公司中从事公务的甲,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收受的回扣据为已有,数额较大。甲行为构成贪污罪B.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乙,为农民多报青苗数,使其从房地产开发商处多领取20万元补偿款,自己分得10万元。乙行为构成贪污罪C.村民委员会主任丙,在协助政府管理土地征用补偿费时,利用职务便利将其中数额较大款项据为己有。丙行为构成贪污罪D.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丁,利用职务便利编造未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将骗取的5万元保险金据为己有。丁行为构成贪污罪

甲原任某国有商业银行某分理处主任,通过两名储户介绍,认识了乙。乙提出为甲拉100万元存款,并要求从甲的分理处贷款80万元,甲同意。后通过乙介绍,某研究所将100万元人民币存人该行。同时乙使用他人身份证、已失效的某公司营业执照和伪造的某研究所公章等手段,甲也未经审查,遂双方签订了质押担保借款合同,以某研究所100万元存款作质押物,骗取80万元贷款。甲、乙分别构成何种犯罪?()A:甲构成玩忽职守罪B:乙构成诈骗罪C:甲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D:乙构成贷款诈骗罪

下列哪种情形属于职务侵占罪:( ) A.某甲个人承包经营某国有商店,利用承包的职务之便侵吞应予上缴的承包经营款10万元 B.某乡镇企业厂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本企业财产10万元 C.某甲在外地为本单位(国有公司)收回大笔货款后,为防止丢失将其存放在朋友某乙处,某乙将其据为己有的 D.某村民委员会委员利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代征、代缴税款工作的职务上的便利,侵吞代征、代缴税款5万元

孙某被聘在国有公司担任职务,后因该国有公司与某外商企业合资,国有公司占10%的股份,孙某被该国有公司委派到合资企业担任副总经理。在任职期间,孙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合资企业价值5万元的财物非法据为已有。对孙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侵占罪B.职务侵占罪C.盗窃罪D.贪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