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与乙出版社订立了一份出版合同,后发现甲未满18周岁,属限制行为能力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合同无效B.该合同有效C.甲享有追认权D.乙出版社享有催告权

甲与乙出版社订立了一份出版合同,后发现甲未满18周岁,属限制行为能力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合同无效

B.该合同有效

C.甲享有追认权

D.乙出版社享有催告权


相关考题:

1993年,作者甲与出版社乙就其作品W签订了一份出版合同。该合同的有效期自1993年8月1日至1999年7月31日。1997年10月21日,甲又与丙出版社就作品W签订了一份出版合同,并付诸实施。那么,()A.乙出版社对甲之作品W享有专有出版权;B.丙出版社对甲之作品W也享有专有出版权;C.甲侵犯了乙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D.丙侵犯了乙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E.甲丙均未侵犯乙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

作者甲将自己创作的一部小说交乙出版社出版,但双方始终未签订出版合同。事后,该作者又与丙出版社签订了专有出版合同,将此书交丙出版。现乙对甲和丙提出异议。本案依法应如何认定?( )A.甲的行为属一稿多投,侵犯了乙的权利B.丙明知乙出版此书,仍与甲签订出版合同,属侵权行为C.甲一稿多投并不违法,乙不签订出版合同有悖著作权法的要求D.乙应当尊重丙的专有出版权,不得再出版此书

作者甲将自己创造的一部小说交乙出版社出版,但双方始终未签订出版合同。事后,该作者又与丙出版社签订了专有出版合同,将此书交丙出版。现乙对甲和丙提出异议。本案依法应如何认定?( ) A.甲的行为属一稿多投,侵犯了乙的权利 B.丙明知乙出版此书,仍与甲签订出版合同,属侵权行为 C.甲一稿多投并不违法,乙不签订出版合同有悖著作权法的要求 D.乙应当尊重丙的专有出版权,不得再出版此书

甲与乙之间订有一借款合同,债权人乙要求甲提供相应担保。后甲找丙提供担保,订立了一份担保合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丙承担了无效担保合同的赔偿责任后,不能向甲追偿B.如果借款合同无效,则丙不用承担民事责任C.如果借款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因丙的原因导致无效,则甲、丙应对乙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D.如果借款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因乙、丙的原因而无效,则丙承担责任不超过甲不能清偿债务的1/2

甲是一个智力超常的13岁儿童画家,作品颇多。一日甲的父亲乙发现某出版社丙擅自出版了包含甲的作品的画集,认为丙构成侵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构成,甲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取得这一权利B.构成,甲的画画行为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依法有效C.构成,甲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画画属于行为能力范围而依法有效D.构成,画画属于事实行为,不属于行为能力的调整范围

甲是一个智力超常的13岁儿童画家,作品颇多。一日甲的父亲乙发现某出版社丙擅自出版了包含了甲的作品的画集,认为丙构成侵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构成,甲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取得这一权利B.构成,甲的画画的行为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依法有效C.构成,甲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画画属于行为能力范围而依法有效D.构成,画画属于事实行为,不属于行为能力的调整范围

下列有关合同的转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之间订有买卖500斤大米的合同,甲现仅有200斤大米,若甲欲将其交付另外300斤的义务转移给丙,须经乙同意B:甲、乙之间订有买卖合同,后乙将其对甲的义务转移给丙,则丙可以向甲主张其对乙的抗辩C:甲、乙之间订有租赁房屋的合同,现甲因房屋暂时无法提供,欲将其在合同中的地位转由丙来承担,须经乙同意D:甲公司分立为乙、丙两公司,则甲公司在分立之前订立的合同中的权利义务由乙、丙按份享有和承担

8、甲乙系夫妻,甲为乙购买一份人寿保险,指定受益人为配偶甲,后甲与乙离婚,乙与丙再婚,保险合同未作变更。后乙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个?A.受益人是甲B.受益人是丙C.视为未指定受益人D.甲与丙共同享有受益权

李明12岁,智力超常,已经写就三部小说出版,非常畅销。后李明发现东风出版社擅自出版其中一部并大规模发行,告诉其父,其父告出版社侵权,出版社则主张李明根本就是一小孩,不存在版权问题。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李明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写作属于其行为能力范围B.李明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取得版权C.写作行为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依法有效D.写作属于事实行为,与行为能力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