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M/M/1 排队论理论对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的平均延迟时间进行分析,其结果是(67)。(67)A. 分组交换的平均延迟时间比报文交换的平均延时时间小B. 分组交换的平均延迟时间比报文交换的平均延时时间大C. 分组交换的平均延迟时间与报文交换的平均延时时间一样大D. 要视网络的状态而定

● 利用M/M/1 排队论理论对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的平均延迟时间进行分析,其结果是(67)。

(67)

A. 分组交换的平均延迟时间比报文交换的平均延时时间小

B. 分组交换的平均延迟时间比报文交换的平均延时时间大

C. 分组交换的平均延迟时间与报文交换的平均延时时间一样大

D. 要视网络的状态而定


相关考题:

利用M/M/1排队论理论对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的平均延迟时间进行分析,其结果是______。A.分组交换的平均延迟时间比报文交换的平均延时时间小B.分组交换的平均延迟时间比报文交换的平均延时时间大C.分组交换的平均延迟时间与报文交换的平均延时时间一样大D.要视网络的状态而定

ip电话、电报和专线电话分别使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是()。 A、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B、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报文交换技术C、分组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D、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

传输延迟时间最小的交换方法是(59)。A.线路交换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信元交换

试题(70)M/M/1排队论模型是分析网络性能的重要工具,假定通信量强度为ρ(信道的平均繁忙程度),则节点中的等待输出的平均分组数为(70) 。(70)A. 1/(1- ρ)B. ρ/(1- ρ)C. (1- ρ)/ρD. ρ

评估网络性能时,当用排队论模型分析网络性能时,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参数是() 。A. 平均误码率B. 分组平均到达率C. 分组平均长度D. 分组平均丢失率

下列关于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说法错误的是()。A.报文交换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B.电路交换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C.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D.分组交换可以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24、第四章 IP 电话、电报和专线电话分别使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是()A.分组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B.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C.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D.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报文交换技术

7、IP电话、电报和专线电话分别使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是()A.分组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B.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C.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D.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报文交换技术

118、IP 电话、电报和专线电话分别使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是()A.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B.分组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C.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D.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报文交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