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实践-理论-实践”多轮次循环,电子一所牵头起草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23020,简称《评估规范》),于( )正式发布。 A.2011年9月B.2012年9月C.2013年9月D.2014年9月

经过“实践-理论-实践”多轮次循环,电子一所牵头起草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23020,简称《评估规范》),于( )正式发布。

A.2011年9月

B.2012年9月

C.2013年9月

D.2014年9月


相关考题:

按照《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两化融合效能与效益评估包括竞争力、()两个主要方面。 A.经济效益B.社会效益C.经济和社会效益D.节能和环保效益

会计准则具有以下特性( )。A.规范性B.权威性C.发展性D.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性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A:工业化B:科技化C:信息化D:电子化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包括水平与能力评估、效能与效益评估两个部分,效能与效益评估包括()。A.竞争力B.综合集成C.经济和社会效益D.单项应用E.基础建设

下面关于我国《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包括水平和能力评估、效能与效益评估两个部分。其中下面不属于水平和能力评估指标的是( )。A.基础建设B.单项应用C.综合集成D.竞争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的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A:水平与能力评估B:实践与创新评估C:节能减排评估D:节约与效率评估E:效能与效益评估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中的水平与能力评估包括()等主要评估方面。A.社会管理B.基础建设C.单项应用D.综合集成E.协同与创新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包括水平与能力评估、效能与效益评估两个部分,水平与能力评估包括()。A:基础建设B:单项应用C:综合集成D:协同与创新E: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实践中形成的,即智能制造系统应具备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四个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