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之后》的作者是()。 A、罗尔斯B、亨廷顿C、阿尔蒙德D、麦金泰尔

《德性之后》的作者是()。

A、罗尔斯

B、亨廷顿

C、阿尔蒙德

D、麦金泰尔


相关考题:

亚里土多德认为德性可以分为两种,这两种是()。 A.个人德性B.理智德性C.群体德性D.道德德性

德育过程的操作特性是()。 A、德性之教是知识或技能传授之教B、德性之教是引发感悟之教C、德性之教是促进“内生”之教D、德性之教是心灵交往之教E、德性之教是灌输之教

作品的作者是公民的,著作权的保护期限至()。A.作者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B.作者首次发表后第100年的12月31日C.作者死亡之后第50年的12月31日D.作者死亡之后第100年的12月31日

作品的作者是法人、其他组织的,保护期限到()。A.作者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B.作者首次发表后第100年的12月31日C.作者死亡之后第50年的12月31日D.作者死亡之后第100年的12月31日

柯尔伯格把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分为()A前世俗的道德性B中世俗的道德性C世俗的道德性D后世俗的道德性E末世俗的道德性

柏拉图认为:德性分为两种,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

【单选题】根据伦理学的观点,心灵视角下的德性可被划分为以下哪一组:()A.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B.善良德性和邪恶德性C.神圣德性和世俗德性D.商业德性和农业德性

亚里士多德对德性的分类正是根据灵魂的区别来规定的。其中的一大类是理智上的德性,另一大类是伦理上的德性。”理智德性主要由教导而生成,由培养而增长,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

【单选题】认识德性也是一种()。A.真理德性B.理智德性C.实践德性D.宗教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