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一只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如下图所示,通过实验测得 L1=L2= 100 mH,其线圈导线电阻很小可以忽略。已知:电源电压 U=6V,频率 f=400Hz。求:(1)从电压灵敏度最大考虑设计四臂交流电桥匹配,桥臂电阻最佳参数 R1和 R2应该是多大?(2)画出相应四臂交流电桥电路原理图。(3)当输入参数变化使线圈阻抗变化△z=±20Ω 时,电桥差动输出信号电压 USC是多少?

现有一只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如下图所示,通过实验测得 L1=L2= 100 mH,其线圈导线电阻很小可以忽略。已知:电源电压 U=6V,频率 f=400Hz。求:

(1)从电压灵敏度最大考虑设计四臂交流电桥匹配,桥臂电阻最佳参数 R1和 R2应该是多大?

(2)画出相应四臂交流电桥电路原理图。

(3)当输入参数变化使线圈阻抗变化△z=±20Ω 时,电桥差动输出信号电压 USC是多少?


相关考题:

电感L=500mH的线圈.其电阻忽略,设在某一瞬时,其中的电流每秒增加5A,此时线圈两端的电压是(  )。

已知通过线圈的电流线圈的电感L=70mH(电阻可以忽略不计),设电流i和外施电压u的参考方向为关联方向,那么在时刻的外施电压u为(  )。 A. -310.8V B. -155.4V C. 155.4V D. 310.8V

7、比较单线圈结构形式,差动变间隙式电感传感器优势有:A.差动变间隙式结构比单线圈结构灵敏度提高一倍;B.差动结构的线性度得到明显改善;C.差动形式的两个电感结构还可抵消温度、噪声干扰的影响D.差动结构的传感器两个线圈完全对称

变磁阻式电感传感器说法正确的是A.变磁阻式电感传感器灵敏度与气隙厚度成正比关系B.变磁阻式电感传感器差动式结构可完全消除非线性误差C.变磁阻式电感传感器差动式结构比单线圈结构的灵敏度提高1倍D.变磁阻式电感传感器铁芯和衔铁的磁阻远大于气隙磁阻

以下几种测量位移传感器:可变气隙式电感式传感器、单螺旋管线圈型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涡流式传感器、可变间距电容式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光栅传感器,哪些适用于1~100毫米范围的较长位移测量?A.可变气隙式电感式传感器B.单螺旋管线圈型传感器C.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D.涡流式传感器E.可变间距电容式传感器F.激光位移传感器G.光栅传感器

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在实际使用非常广泛,是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一种改进,下列对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描述错误的是()A.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相对于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灵敏度增大了B.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相对于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线性度增大了C.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相对于变隙式电感传感器非线性误差增大了D.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相对于变隙式电感传感器测量范围增大了;

一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通过实验测得L1=L2=100mH,其线圈导线电阻很小可以忽略。已知:电源电压U=6V,频率f=300Hz。从电压灵敏度最大考虑设计四臂交流电桥,则匹配电阻R1和R2应该是 欧。(保留一位小数)

1、差动螺管型电感传感器,要提高灵敏度,应该使铁芯的直径尽可能的接近线圈直径,长度尽可能接近单个线圈的长度。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气隙式电感传感器不宜作为大移位测量B.变气隙式电感传感器可以作为大移位测量C.螺管式电感传感器不宜作为大移位测量D.螺管式电感传感器宜作为大移位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