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10天因患肢出现坏死而行股骨远端截肢术,其主要原因是A.患者伤情复杂B.骨折端复位不良C.合并血管损伤D.开放骨折E.对筋膜间隔综合征处理不及时,不得当

术后10天因患肢出现坏死而行股骨远端截肢术,其主要原因是

A.患者伤情复杂

B.骨折端复位不良

C.合并血管损伤

D.开放骨折

E.对筋膜间隔综合征处理不及时,不得当


相关考题:

患者男性,73岁。因股骨头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卧床2周出现左小腿腓肠肌疼痛和肿胀,有紧束感。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A、低蛋白血症B、低钙血症C、切口疼痛D、切口感染E、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此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A、术后缺乏营养支持B、老年患者钙质流失C、换药时未严格无菌操作D、排斥反应E、长期卧床护理该患者应禁忌A、抬高患肢B、按摩患肢C、患肢制动D、局部硫酸镁湿敷E、停止患肢输液

患者,女性,72岁,跌倒后出现右髋部疼痛,移动患肢时疼痛明显,不敢站立和行走,查体:患肢有缩短,呈60°外旋畸形,髋部有压痛,医生诊断骨折。该患者符合那种骨折A、股骨干骨折B、股骨颈骨折C、右髋骨折D、Colles骨折E、骨盆骨折该骨折好发下列哪种人群A、老年人B、中年人C、青少年D、儿童E、女性多见F、男性多见处理原则是A、牵引复位B、手法复位C、闭合复位内固定D、切开复位外固定E、全髋关节置换术

(2012)股骨颈骨折后出现股骨头坏死最主要的原因是A.固定不牢固B.年龄高、体质虚弱SXB (2012)股骨颈骨折后出现股骨头坏死最主要的原因是A.固定不牢固B.年龄高、体质虚弱C.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D.没有达到解剖学复位E.股骨头血运破坏

股骨颈移位骨折应尽早给予 A、复位B、不复位,患肢制动C、截骨术D、固定E、人工关节置换术

患者,男性,31岁。右股骨干骨折行胫骨结节骨牵引术后3周,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是A、骨折处远、近侧关节活动为主B、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为主C、骨折处远端关节活动为主D、骨折处近端关节活动为主E、患肢关节以被动活动为主

股骨颈骨折早期临床处理的原则A.错位型者采用复位和内固定术B.无错位者采用卧床休息加患肢牵引C.无错位者采用患肢牵引加内固定术D.高龄患者可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E.错位型者采用卧床休息辅以患肢牵引

60岁女性患者,因平地滑倒摔伤致左髋关节疼痛3小时就诊。查体:双下肢无畸形,髋关节无肿胀,左大粗隆轻度叩击痛。X线检查未见明显骨折脱位。现在最恰当的处理措施是A、给以活血止痛药物,正常生活活动B、给以补钙、接骨药物,3天后复查X线C、卧床制动,2周后复查X线D、局部穿刺有无血性液体E、患者增加活动量,1周后复查X线患者回家后行走,患肢疼痛逐渐加重,并出现患肢短缩,不能承重。查体:患肢外旋短缩畸形,叩击痛明显,最可能的诊断是A、股骨颈骨折伴移位B、髋部肌肉拉伤加重C、股骨头缺血性坏死D、股骨粗隆间骨折E、髋关节后脱位复查X线见股骨颈骨折,移位明显,应当采取的治疗手段A、切开复位内固定B、股骨头置换术C、全髋关节置换术D、闭合复位内固定E、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

患者,男性,75岁。股骨头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卧床2周出现左小腿腓肠肌疼痛和肿胀,有紧束感。护理此患者应禁忌A.抬高患肢B.按摩患肢C.患肢制动D.局部硫酸镁湿敷E.停止患肢输液

患者,男性,32岁,车祸造成左胫骨骨折,手法复位行石膏固定术。护士采取的反映患肢血运情况的主要指标是A.定时测量血压B.观察神志变化C.有无疼痛D.观察患肢肢体远端皮肤色泽、温度E.患肢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