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 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 是常用的遗传试验材料。(1)果蝇对CO2实验。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一 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实验二 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① 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 是常用的遗传试验材料。
(1)果蝇对CO2实验。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
实验一 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
实验二 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
① 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考题:
螺旋锥蝇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食肉蝇,偏好鲜血和活肉,喜欢攻击恒温动物(比如人类、牲畜)身上的小伤口,传播各类病菌。科学研究发现,雌螺旋锥蝇是单配性的,一生只能交配一次。据此,有科学家提出一种“以蝇制蝇”的昆虫绝育方法来消灭螺旋锥蝇,即将雄蝇置于超高辐射之下使其失去繁殖能力后放生到野外,如果雌蝇与之交配,产下的卵将不会孵化,日积月累,整个螺旋锥蝇种族就会自然消失。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则除哪项外均能质疑上述科学家的建议?A.经实验改造的绝育雄蝇数量不一定多于自然状态下有生育能力的雄蝇B.用放射性手段改变雄螺旋锥蝇的特性,可能会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C.雌螺旋锥蝇有可能会排斥经过超高辐射而失去繁殖能力的雄螺旋锥蝇D.虽然雌螺旋锥蝇是单配性的,但雄螺旋锥蝇可与多只雌螺旋锥蝇交配材料在400米跑比赛中,罗、方、许、吕、田、石6人被分在一组。他们站在由内到外的1至6号赛道上。关于他们的位置,已知:(1)田和石的赛道相邻;(2)吕的赛道编号小于罗;(3)田和罗之间隔着两条赛道;(4)方的赛道编号小于吕,且中间隔着两条赛道。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研究人员对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诱变处理,培育出两个不能生产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品系乙)。下图是对其遗传特性的研究实验,多次重复实验均获得相同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1)控制品系甲与品系乙无法产生豌豆素的是________对等位基因。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有无豌豆素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9分)(2)利用图中的材料设计杂交实验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要求简要写出过程并预期实验结果。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果蝇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下列哪组杂交组合为子代,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 )。A.白眼雌蝇×白眼雄蝇B.杂合红眼雌蝇×红眼雄蝇C.白眼雌蝇×红眼雄蝇D.纯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1)果蝇对CO2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实验一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实验二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①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_____。②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____。(2)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基因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无粉红眼出现。①T、t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②F2代雄果蝇中共有____种基因型,其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在雄果蝇中所占比例为____。
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让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交配,其后代是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1:1:1:1,亲代红眼果蝇的基因型()AXWXwBXWXWCXWYDXwY
摩尔根用一只白眼雄性果蝇突变体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系列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A、亲本白眼雄果蝇×亲本雌果蝇B、F1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C、F2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D、F2白眼雄果蝇×F3雌果蝇
某种蝇的翅的表现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翅异常的雌蝇与翅正常的雄蝇杂交,后代中25%为雄蝇翅异常、25%雌蝇翅异常、25%雄蝇翅正常、25%雌蝇翅正常,那么翅异常不可能由()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C、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D、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这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同源区段)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隐性基因都是突变而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B、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C、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D、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
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蝇和黑身蝇杂交,F1全为灰身。让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的比例为()A、1:1B、3:1C、5:1D、8:1
果蝇的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在下列哪组杂交后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性别()A、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B、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D、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①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②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若让②杂交的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A、1/2B、1/4C、1/8D、3/8
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雌蝇杂合体和红眼雄蝇交配,子代中眼色的表现型是()。A、雌果蝇:¾红眼、¼白眼B、雌果蝇:½红眼、½白眼C、雄果蝇:¾红眼、¼白眼D、雄果蝇:½红眼、½白眼
摩尔根用一只白眼突变体的雄性果蝇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一系列杂交实验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A、亲本白眼雄果蝇×亲本雌果蝇B、亲本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C、F2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D、F2白眼雄果蝇×F3雌果蝇
果蝇的眼色遗传属伴X遗传,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在下列的杂交组合中,能通过后代眼色即可判断其性别的是()A、红眼♀蝇×白眼♂蝇B、杂合红眼♀蝇×红眼♂蝇C、白眼♀蝇×红眼♂蝇D、杂合红眼蝇×白眼♂蝇
在果蝇中,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这基因在X染色体上。果蝇的性决定是XY型。纯合的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交配,在它们的子代中可期望出现这样的后代()A、♀红,♂红B、♀红,♂白C、♀白,♂红D、♀白,♂白
在一个果蝇群体中收集到下面的数据:15只白眼雌蝇,52只白眼雄蝇,208只野生型雄蝇,365只野生型雌蝇(112只携带白眼基因),使用上述数据计算白眼等位基因的频率是()。A、0.15B、0.17C、0.19D、0.21
摩尔根用一只白眼果蝇突变体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提出并验证了遗传第三定律。其系列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A、亲本白眼雄果蝇X亲本雌果蝇B、F1白眼雄果蝇XF1雌果蝇C、F2白眼雄果蝇XF1雌果蝇D、F2白眼雄果蝇XF3雌果蝇
果蝇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下列哪组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A、白眼雌蝇×白眼雄蝇B、杂合红眼雌蝇×红眼雄蝇C、白眼雌蝇×红眼雄蝇D、杂合红眼雌蝇×白眼雄蝇
单选题果蝇的黄色体色是由一个性连锁的隐性基因控制,野生型颜色由显性的等位基因产生。在一个Hardy-Weinberg群体的样本中包括1021只野生型雄蝇、997只野生型雌蝇和3只黄色雄蝇。基因库中黄色等位基因的频率估计为:()A1.98%B1.67%C2.04%D2.76%E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让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交配,其后代是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1:1:1:1,亲代红眼果蝇的基因型()AXWXwBXWXWCXWYDX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