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实行35小时的工时制,而人均每周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性工时分别是1.6、1.5、0.4小时,则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 )。A.80%B.85%C.90%D.95%

:若实行35小时的工时制,而人均每周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性工时分别是1.6、1.5、0.4小时,则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 )。

A.80%

B.85%

C.90%

D.95%


相关考题:

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 126~130 题。对某企业工时利用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是:实行44小时(每周)工时制和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前,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85%,也就是说有15%的制度工时没有被利用。其中缺勤占去50%,停工占去40%,非生产性工时占去10%。实行40小时(每周)工时制并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都有所下降,其中人均每周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分别为1.6小时和0.4小时。第126题:实行40小时工时制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 )。A.80%B.90%C.20%D.10%

:实行44小时工时制时,该企业人均每周缺勤时间为( )。A.3.3小时B.4小时C.4.4小时D.6.6小时

:实行40小时工时制与实行44小时工时制相比,在没有被利用的工时中,人均每周缺勤时间( )。A.提高10%B.下降10%C.下降15%D.下降50%

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 126~130 题。对某企业工时利用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是:实行44小时(每周)工时制和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前,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85%,也就是说有15%的制度工时没有被利用。其中缺勤占去50%,停工占去40%,非生产性工时占去10%。实行40小时(每周)工时制并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都有所下降,其中人均每周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分别为1.6小时和0.4小时。第 126 题 实行40小时工时制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 )。A.80%B.90%C.20%D.10%

实行44小时工时制时,该企业人均每周缺勤时间为( )。A.3.3小时B.4小时C.4.4小时D.6.6小时

为减少工作量,节约时间,在具体核算时可采用倒算的方法,求得本单位或个人加工某产品时的实耗工时。其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A.实耗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B.实耗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C.实耗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D.实耗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为减少工作量,节约时间,在具体核算时可采用倒算的方法,求得本单位或个人加工某产品时的实耗工时。其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A.实耗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下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B.实耗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下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C.实耗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下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D.实耗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下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以下关于工作时间核算的表述,错误的是( )。A.缺勤分为全日缺勤和非全日缺勤B.制度工作工日=日历工日-制度公休工日C.出勤工日=制度工作工日-缺勤工日D.停工工时=全日停工工时-非全日停工工时

以下关于工作时间核算的表述,错误的是( )A.缺勤分为全日缺勤和非全日缺勤B.制度工作工日=日历工日-制度公休工日C.出勤工日=制度工作工日-缺勤工日D.停工工时=全日停工工时-非全日停工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