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张某在2001年进入某有限责任公司工作,2007年该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协议解散。在此期间,甲与其所在公司都按照规定缴纳了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用。用人单位缴纳医疗保险的比例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 )。A.百分之六B.百分之九C.百分之十D.百分之二十

(四)

张某在2001年进入某有限责任公司工作,2007年该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协议解散。在此期间,甲与其所在公司都按照规定缴纳了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用。

用人单位缴纳医疗保险的比例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 )。

A.百分之六

B.百分之九

C.百分之十

D.百分之二十


相关考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因工程合作需要,二者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约定由甲公司将张某临时派至乙公司工作。关于下列甲公司与乙公司协商拟定的劳务派遣协议条款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A.张某在甲公司的工作期限,可以在劳务派遣协议中被分割成数个周期,每个周期结束前订立新的劳务派遣协议B.张某在乙公司的劳动报酬,应当在劳务派遣协议中约定C.张某在乙公司的工作岗位,可不在劳务派遣协议中确定,具体由乙公司根据需要而灵活决定D.甲公司与乙公司对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负保密义务,对任何人(即便是张某)都不得披露

张某是甲期货公司的副总经理,李某是该公司的客户。甲期货公司指派张某为李某提供交易服务。后张某离职到了乙期货公司工作,但甲期货公司和张某都没有将此情况告知李某。李某继续在甲期货公司交易,并继续把下达的指令交给张某,而张某并没有把收到的指令交回甲期货公司,导致了李某的损失。乙公司对此事完全知情并采取默认态度。在本案中,( )应承担该损失。A.甲期货公司B.乙期货公司C.张某D.张某和乙期货公司

王某在2002年进入某食品公司工作,2008年该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协议解散。在此期间,王某与食品公司都按照规定缴纳了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用。如果王某在失业期间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满后仍未实现再就业,则可以按规定领取()。 A、失业保险金B、养老保险金C、医疗保险金D、最低生活保障金

(五)甲在2001年进入某有限责任公司工作,2006年该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协议解散。在此期间,甲与其所在公司都按照规定缴纳了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用。87.甲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一般为本人工资收人的()。A.1%B.2%C.4%D.6%

某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张某违反规定自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营业,该公司除将其所得收入归公司所有外,还要求张某赔偿公司损失。该公司的这一做法违反了我国《公司法》的规定。( )

消费者张某因使用下列产品遭受人身严重损害,在请求赔偿时的做法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甲公司销售乙公司生产的存在缺陷的产品,张某要求甲公司承担损害赔偿和两倍损失的惩罚性赔偿责任B.张某购买甲公司销售乙公司生产的存在缺陷的产品后,乙公司因并入丙公司而解散,则张某只能向甲公司主张赔偿责任C.张某在甲网站购买了乙公司经销的健身器材,在甲网站能够提供乙公司相关资料的情况下,张某不能再要求甲网站承担责任D.张某在甲公司租赁乙公司的柜台上购买了食品,现因租期未满,张某不能要求乙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张某是甲期货公司的副总经理,李某是该公司的客户。甲期货公司指派张某为其提供交易服务。后张某离职到了乙期货公司工作,但甲期货公司和张某都没有将此情况告知李某。李某继续在甲期货公司交易,并继续把下达的指令交给张某,而张某并没有把收到的指令交回甲期货公司,导致了李某的损失。乙公司对此事完全知情并采取默认态度。在本案例中,()应承担该损失。A.甲期货公司B.乙期货公司C.张某D.张某和乙期货公司

张某是甲期货公司的副总经理;李某是该公司的客户。甲期货公司指派张某为李某提供交易服务。后张某离职到了乙期货公司工作,但甲期货公司和张某都没有将此情况告知李某。李某继续在甲期货公司交易,并继续把下达的指令交给张某,而张某并没有把收到的指令交回甲期货公司,导致了李某的损失。乙公司对此事完全知情并采取默认态度。张某以甲公司的名义与李某从事的一系列期货业务行为应当由( )责任。A.甲公司承担B.离任前由甲公司承担,离任后由乙公司承担C.张某承担D.离任前由甲公司承担,离任后由张某承担

东柳有限责任公司因经营不善,决定解散,由东柳有限责任公司自行清算。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清算组成员的是(  )。A.公司董事长B.公司实际控制人蔡某C.公司股东田某D.公司聘请的某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