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恒比点共聚的两单体的特征是()A、r11,r21B、r11,r21C、r11,r21D、r1=0,r2=0

有恒比点共聚的两单体的特征是()

  • A、r1>1,r2>1
  • B、r1>1,r2<1
  • C、r1<1,r2>1
  • D、r1=0,r2=0

相关考题:

一对单体共聚时,r1=1,r2=1,其共聚行为是( ) A、理想共聚;B、交替共聚;C、恒比点共聚;D、非理想共聚。

生产高密度产品和生产线性低密度产品相比,聚合温度和共聚单体乙烯比变化情况是()。A、聚合温度提高和共聚单体乙烯比减少B、聚合温度提高和共聚单体乙烯比增加C、聚合温度降低和共聚单体乙烯比减少D、聚合温度降低和共聚单体乙烯比增加

当两种单体的Q、e值越是接近时,越是()。A、难以共聚B、趋于理想共聚C、趋于交替共聚D、趋于恒比共聚

在自由共聚中基,e值相差较大的单体,易发生()共聚。A、嵌段B、理想C、交替D、恒比

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参加的聚合,则称共聚合反应,产物称为共聚物。

共聚单体/乙烯比越大,聚乙烯树脂的密度越小,熔融指数也越小。

反应器循环气中,共聚单体/乙烯比与()无关。A、共聚单体加入流量B、乙烯加入流量C、乙烯分压D、乙烯进釜前压力

不同密度产品之间切换时,变化最大的是()。A、反应温度B、乙烯分压C、共聚单体/乙烯比D、氢气/乙烯比

两种单体共聚时,r11,r21,共聚物组成曲线是()A、在对角线下方,与对角线无交点B、先下后上,与对角线有交点C、在对角线的上方,与对角线无交点D、先上后下,与对角线有交点(恒比点)

竞聚率分别为r1=0.68,r2=1.42的自由基共聚合反应的类型是()。A、理想共聚B、理想恒比共聚C、有恒比点的非理想共聚D、非理想共聚

r1=r2=1,说明两种单体均聚和共聚速率(),属理想共聚,共聚曲线为共聚物组成-单体组成图上的()

r1=r2=0,说明两种单体只能共聚而不能自聚,共聚物中两单体单元()

说明两种单体进理想共聚,恒比照共聚和交替共聚r1,r2的情况。

两单体M1、M2共聚,r1=0.4,r2=0.4,若要得到组成均匀的共聚物,采用的手段是()A、恒比点加料B、一次加料,控制转化率C、补加活泼单体D、补加不活泼单体

单选题一对单体共聚时,r1=1,r2=1,其共聚行为是()。A理想共聚B交替共聚C恒比点共聚D非理想共聚

单选题当两种单体的Q、e值越是接近时,越是()。A难以共聚B趋于理想共聚C趋于交替共聚D趋于恒比共聚

单选题两种单体共聚,已知r1=2.0,r2=3.7,其恒比点组成是F1=()A1.00B0.73C0.60D0.50

问答题什么是高分子共聚物?两种单体共聚物的序列结构有哪几种?

填空题r1=r2=0,说明两种单体只能共聚而不能自聚,共聚物中两单体单元()

多选题关于共聚体系,描述正确的是()A理想共聚该聚合竞聚率r1*r2=1,并且其组成曲线关于另一对角线成对称B理想恒比共聚的竞聚率r1=r2==1C理想恒比共聚不论配比和转化率如何,共聚物组成和单体组成完全相同D交替共聚该聚合竞聚率r1=r2==0或者r1→0,r2=→0,这种聚合两种自由基都不能与同种单体加成,只能与异种单体共聚,因此不论单体组成如何,结果都是F1=0.5,形成交替共聚物。E竞聚率r1*r2=≠1的聚合都是非理想聚合

问答题说明两种单体进理想共聚,恒比照共聚和交替共聚r1,r2的情况。

单选题两单体共聚,共聚物组成与单体配料比无关的是()Ar1·r2=0Br1·r2=1Cr1·r21Dr1·r21

填空题r1=r2=1,说明两种单体均聚和共聚速率(),属理想共聚,共聚曲线为共聚物组成-单体组成图上的()

单选题在自由共聚中基,e值相差较大的单体,易发生()共聚。A嵌段B理想C交替D恒比

单选题竞聚率分别为r1=0.48,r2=0.62的自由基共聚合反应的类型是()。A理想共聚B理想恒比共聚C有恒比点的非理想共聚D非理想共聚

单选题两单体M1、M2共聚,r1=0.4,r2=0.4,若要得到组成均匀的共聚物,采用的手段是()A恒比点加料B一次加料,控制转化率C补加活泼单体D补加不活泼单体

单选题有恒比点共聚的两单体的特征是()Ar11,r21Br11,r21Cr11,r21Dr1=0,r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