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1岁。突然寒战、高热、口咽疼痛2d来诊。胸骨无压痛,肝、脾不大。血红蛋白95g/L,白细胞1.1×109/L,淋巴细胞0.92,血小板110×109/L。骨髓粒细胞系明显减少,原粒细胞0.02,早幼粒细胞0.03,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大致正常。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骨髓纤维化D、粒细胞缺乏症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女性,31岁。突然寒战、高热、口咽疼痛2d来诊。胸骨无压痛,肝、脾不大。血红蛋白95g/L,白细胞1.1×109/L,淋巴细胞0.92,血小板110×109/L。骨髓粒细胞系明显减少,原粒细胞0.02,早幼粒细胞0.03,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大致正常。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B、再生障碍性贫血
  • C、骨髓纤维化
  • D、粒细胞缺乏症
  •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关考题:

患者女性,30岁。突然寒战、高热、咽喉疼痛2天就诊。胸骨无压痛,肝、脾不肿大。Hb95g/L,WBC1.4×109/L,淋巴细胞92%,PLT110×109/L。骨髓象中粒细胞系统明显减少,原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3%,其他阶段粒细胞比例减少。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骨髓纤维化D.粒细胞缺乏症E.再生障碍性贫血

女性,32岁。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服卡巴马唑(甲亢平)治疗,在服药过程中突然寒战、高热、咽痛就诊。体检:体温40℃,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有溃烂,甲状腺Ⅱ度肿大,心率140次/min。化验:Hb 110g/L,WBC 0.8×109/L,PLT 103×109/L,中性粒细胞0.30(30%),淋巴细胞0.70(70%)。骨髓检查增生活跃,粒系增生低下,原粒占0.02(2%),早幼粒0.03(3%),其他阶段粒细胞罕见,红细胞系占0.65(65%),形态无异常,全片巨核细胞20个。患者此次就诊最可能的诊断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B.坏死性扁桃体炎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粒细胞缺乏症E.急性红白血病

患者女性,35岁。因高热、寒战伴咽部疼痛4天入院,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服用甲巯咪唑治疗。查体:颌下淋巴结明显肿大,压痛明显,胸骨压痛(-),肝脾不大。Hb126g/L,WBC 1.6×10/L,N15%,PLT112×10/L。骨髓检查:粒系增生低下,以中晚幼为主,红系和巨核系大致正常。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白细胞减少症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粒细胞缺乏症

女,25岁,近3天来突然高热,全身皮肤及口腔粘膜出血,血红蛋白66g/L,红细胞1.8×1012/L,白细胞1.5×109/L(1500/mm3),淋巴90%,中性粒细胞10%,血小板20×109/L(2万/mm3)。骨髓象:红细胞、粒细胞系增生明显低下,巨核细胞缺如。诊断可能为:()A、粒细胞缺乏症B、急性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急性白血病D、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男性,32岁,乏力、纳呆,左上腹饱胀感3个月来诊。体检:胸骨下段轻压痛,脾肋下5cm,质地坚实,无压痛。化验:Hb110g/L,WBC62×109/L,血小板180×109/L,分类早幼粒细胞0.03(3%),中幼粒0.15(15%),晚幼粒0.20(20%),杆状粒0.25(25%),分叶核0.23(23%),嗜酸细胞0.07(7%),嗜碱细胞0.02(2%)。拟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穿刺涂片下列哪项不符合本例慢性期改变()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到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B、粒系中以中幼粒及晚幼粒增生为主C、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也增多D、原粒加早幼粒细胞通常0.10(10%)而0.20(20%)E、巨核细胞系增生基本正常

男性,45岁。左上腹发现肿块3年,近10d来高热,全身酸痛。贫血貌,胸骨有压痛,脾大平脐。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00×109/L,原粒+早幼粒细胞0.38,血小板40×109/L。骨髓有核细胞极度增生,原粒细胞0.18,早幼粒细胞0.26。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D、类白血病反应E、脾功能亢进

男性,27岁。恶寒、高热,伴咳嗽、气急3d。体温39.8℃,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70×109/L,早幼粒细胞0.01,中幼粒细胞0.04,晚幼粒细胞0.07,杆状核细胞0.10,分叶核细胞0.72,可见中毒颗粒,淋巴细胞0.06,血小板180×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多,以晚幼粒和杆状核为主,原粒+早幼粒细胞0.0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0.94,积分324分。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D、骨髓纤维化E、类白血病反应

男性,15岁。皮肤广泛紫癜伴大量鼻出血一周,病前两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肝、脾不大。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9.4×109/L,血小板10×109/L。出血时间9min,束臂试验阳性。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细胞系统和红细胞系统正常,巨核细胞增多,以幼巨核细胞为主,未见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白血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贫血D、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患者女性,35岁。因高热、寒战伴咽部疼痛4天入院,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服用甲巯咪唑治疗。查体:颌下淋巴结明显肿大,压痛明显,胸骨压痛(-),肝脾不大。Hb126g/L,WBC1.6×109/L,N15%,PLT112×109/L。骨髓检查:粒系增生低下,以中晚幼为主,红系和巨核系大致正常。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白细胞减少症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粒细胞缺乏症

男性,32岁,乏力、纳差,左上腹饱胀感3个月来诊。体检:胸骨下段轻压痛,脾肋下5cm,质地坚实,无压痛。化验:Hbllog/L,WBC62×109/L,血小板180×109/L,分类早幼粒细胞0.03(3%),中幼粒0.15(15%),晚幼粒0.20(20%),杆状粒0.25(25%),分叶核0.23(23%),嗜酸细胞0.07(7%),嗜碱细胞0.02(2%)。拟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穿刺涂片下列哪项不符合本例慢性期改变()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到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B、粒系中以中幼粒及晚幼粒增生为主C、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也增多D、原粒加早幼粒细胞通常0.10(10%)而0.20(20%)E、巨核细胞系增生基本正常

女性,32岁。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服卡巴马唑(甲亢平)治疗,在服药过程中突然寒战、高热、咽痛就诊。体检:体温40℃,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有溃烂,甲状腺Ⅱ度肿大,心率140次/分。化验:Hb110g/L,WBC0.8×109/L,血小板103×109/L,中性粒细胞0.30(30%),淋巴细胞0.70(70%)。骨髓检查增生活跃,粒系增生低下,原粒占0.02(2%),早幼粒0.03(3%),其他阶段粒细胞罕见,红细胞系占0.65(65%),形态无异常,全片巨核细胞20个。患者此次就诊最可能的诊断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B、坏死性扁桃体炎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粒细胞缺乏症E、急性红白血病

单选题患者,男,32岁。乏力、纳差,左上腹饱胀感3个月来诊。体检:胸骨下段轻压痛,脾肋下5cm,质地坚实,无压痛。化验:Hb110g/L,WBC62×109/L,血小板180×109/L,分类早幼粒细胞3%,中幼粒15%,晚幼粒20%,杆状粒25%,分叶核23%,嗜酸细胞7%,嗜碱细胞2%。拟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穿刺涂片下列哪项不符合本例慢性期改变()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到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B粒系中以中幼粒及晚幼粒增生为主C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也增多D原粒加早幼粒细胞通常0.10(10%)而0.20(20%)E巨核细胞系增生基本正常

单选题患者女性,35岁。因高热、寒战伴咽部疼痛4天入院,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服用甲巯咪唑治疗。查体:颌下淋巴结明显肿大,压痛明显,胸骨压痛(-),肝脾不大。Hb126g/L,WBC1.6×109/L,N15%,PLT112×109/L。骨髓检查:粒系增生低下,以中晚幼为主,红系和巨核系大致正常。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白细胞减少症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粒细胞缺乏症

单选题患者女,20岁,因“体检发现脾大”来诊。患者无自觉不适。实验室检查:血型AB,血红蛋白130g/L,白细胞87×109/L,血小板450×109/L。外周血细胞涂片:可见中晚幼粒细胞。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0.02,早幼粒细胞0.03,中幼粒细胞0.15,晚幼粒细胞0.30。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红细胞增多症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骨髓纤维化

单选题男性,32岁,乏力、纳差,左上腹饱胀感3个月来诊。体检:胸骨下段轻压痛,脾肋下5cm,质地坚实,无压痛。化验:Hbllog/L,WBC62×109/L,血小板180×109/L,分类早幼粒细胞0.03(3%),中幼粒0.15(15%),晚幼粒0.20(20%),杆状粒0.25(25%),分叶核0.23(23%),嗜酸细胞0.07(7%),嗜碱细胞0.02(2%)。拟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穿刺涂片下列哪项不符合本例慢性期改变()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到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B粒系中以中幼粒及晚幼粒增生为主C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也增多D原粒加早幼粒细胞通常0.10(10%)而0.20(20%)E巨核细胞系增生基本正常

单选题患者女性,30岁。突然寒战、高热、咽喉疼痛2天就诊。胸骨无压痛,肝、脾不肿大。Hb95g/L,WBC1.4×109/1,淋巴细胞92%,PLT110×109/L。骨髓象中粒细胞系统明显减少,原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3%,其他阶段粒细胞比例减少。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骨髓纤维化D粒细胞缺乏症E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选题患者女性,30岁。突然寒战、高热、咽喉疼痛2天就诊。胸骨无压痛,肝、脾不肿大。Hb 95g/L,WBC 1.4×109/L,淋巴细胞92%,PLT 110×109/L。骨髓象中粒细胞系统明显减少,原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3%,其他阶段粒细胞比例减少。最可能的诊断是(  )。A粒细胞缺乏症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骨髓纤维化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再生障碍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