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压机是将富气压缩至一定压力,以利于吸收系统的吸收操作。同时由转速控制反应压力,保证反应再系统压力的平衡。

汽压机是将富气压缩至一定压力,以利于吸收系统的吸收操作。同时由转速控制反应压力,保证反应再系统压力的平衡。


相关考题:

正常操作中,吸收解吸系统温度最高的是()。 A、吸收塔B、解吸塔C、再吸收塔D、气压机出口气液平衡罐

气压机在催化中担负着控制系统压力,向吸收稳定输送压缩富气的作用。

再吸收塔顶压力取决于气压机压缩能力和吸收解吸系统设备的设计压力。

在含硫天然气脱水法中,富液汽提后的汽提气的处理()。A、就地排放B、灼烧后排放C、返回吸收塔D、进入燃料气系统

影响吸收操作的因素有()A、温度B、压力C、进汽量D、吸收剂量

气压机停车,压缩富气中断,如何处理?

吸收塔顶压力控制的影响因素有()A、富气量、吸收塔吸收剂量和温度的变化B、空冷301冷却效果差,压缩富气温度高、两段回流量及冷后温度的变化C、解吸塔压力的变化;瓦斯管网压力高,干气排不出去D、再吸收塔压控阀失灵

离心式压缩机跳车后,应()。A、装置紧急停工B、富气改放火炬C、加热炉紧急停炉D、停用吸收稳定系统

离心式压缩机停中压蒸汽后,应该()。A、压缩机紧急停机处理B、装置紧急停工处理C、将分馏富气直接引到吸收稳定系统D、停电预案处理

为了回收气分装置的不凝气中的丙烯,将气分不凝气引至吸收稳定的()。A、压缩富气分液罐D301B、吸收塔C301C、稳定塔顶回流罐D302D、压缩机出口前冷器E305

因富气组分变轻,引起气压机飞动,应采取()。A、提高冷后温度,提高再吸收塔压力B、提高冷后温度,降低再吸收塔压力C、降低冷后温度,提高再吸收塔压力D、降低冷后温度,降低再吸收塔压力

富气是由()塔顶分离出来的A、分馏塔B、吸收塔C、再吸收塔D、解吸塔

气压机的密封是为防止机内压缩富气向机器的外部泄漏。

C3吸收率通常用富气中C3的量减去()中C3的量再除以富气中C3的量来表示。A、液态烃B、压缩富气C、干气D、贫气

压缩富气量和吸收剂(粗汽油和稳定汽油)量大小影响吸收效果;富气量增大和吸收剂量减小,吸收效果变差。

下列选项中,引起气压机飞动不常见的原因是()。A、再吸收塔压力控制阀失灵B、反飞动控制阀失灵C、富气组分变重D、调速器失灵

开工时,吸收解吸系统未建立汽油循环,而将气压机压缩富气并入,会造成干气带液。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利用()和()的原理将富气和粗汽油分离成干气、液化气和稳定汽油。

吸收塔充液时,()。A、空压机出口压力在0.21~0.24MPaB、氧化氮压缩机出口压力在0.74~0.76MPaC、闭路循环水系统运转正常D、关闭吸收塔液位调节阀

下列对吸收塔塔釜液位超高报警,连锁停机的处理措施,说法正确的是()。A、将吸收塔至贫油泵管线上的调节阀关小B、将富油泵出口管线上的调节阀开大C、将吸收塔至富油泵管线上的手动闸阀关闭D、清理贫油管线

气压机在生产中担负着控制反应系统(),向吸收稳定系统输送压缩富气的任务。A、流量B、压力C、温度D、料位

下列选项中,引起干气中C3含量增加的原因是()。A、富气量大B、吸收剂量小C、吸收塔压力低D、吸收塔冲塔

饱和吸收油自吸收塔底抽出经压缩富气前后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压缩富气分液罐。()

吸收稳定是利用()的方法将富气和粗汽油分离成()。

干气中C3含量增加的原因是()A、富气量低B、吸收塔液气比大C、吸收塔压力低D、中段取热量大

判断题汽压机是将富气压缩至一定压力,以利于吸收系统的吸收操作。同时由转速控制反应压力,保证反应再系统压力的平衡。A对B错

单选题气压机在生产中担负着控制反应系统(),向吸收稳定系统输送压缩富气的任务。A流量B压力C温度D料位